Workflow
创新价值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板积极拥抱优质未盈利企业 构建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平台
证券日报· 2025-06-14 12:21
上海超硅IPO获受理 - 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公司为半导体行业"独角兽" 截至2024年底仍处于亏损状态 [1] - 上交所积极推进优质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 成为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 [1] 科创板制度创新 - 科创板推出5套"科创企业IPO标准" 打破传统企业盈利门槛刚性约束 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 [2] - "科八条"政策落地后 科创板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有望夯实中国资本市场科技底色 [1][2] - 目前有10家未盈利企业处于IPO审核过程中 包括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武汉禾元生物科技等 [2] 未盈利科创企业表现 - 科创板开板以来共有54家企业上市时未盈利 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行业 包括21家生物医药企业和18家集成电路企业 [5] - 截至2025年5月底 54家公司A股总市值1.43万亿元 境内外总市值1.90万亿元 2024年合计营收1740.89亿元 同比缩亏30% [5] - 已有22家公司上市后实现首次盈利并"摘U" 部分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者 [5] 典型案例 -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核心产品安佳因®在国内重组八因子市场占有率第一 1类新药安佑平®获批上市 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6] -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2024年国内累计三维电生理手术量突破7万例 位列国产厂商第一 全国第三 业绩扭亏为盈 [6] 政策支持 - 全球主要资本市场通过革新制度增加包容性 中国监管部门表态要增强对科创企业包容性 [7] - 证监会提出完善发行上市制度 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 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7] - 资本市场制度允许"用时间换空间" 有望构建"技术突破-资本加持-产业崛起"的完整生态闭环 [7] 行业趋势 - "创新价值"取代"盈利崇拜"成为全球共识 科创企业更倾向将利润投入研发而非创造财务报表盈余 [3] - 未盈利科创企业上市将形成示范效应 吸引创新资源向硬科技领域汇聚 推动半导体、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技术突破 [3]
再增一单!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证券时报· 2025-06-14 08:13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IPO动态 - 上海超硅半导体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拟融资49 65亿元用于300毫米硅外延片扩产及高端硅材料研发项目 [1][6]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入选2024全球独角兽榜 是国内最早从事大尺寸硅片的企业之一 [5]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累计3家未盈利企业获受理 包括西安奕斯伟(全球硅片市场份额第六)和昂瑞微(L-PAMiD产品量产) [7] - 目前另有北芯生命 禾元生物等10家未盈利企业在IPO审核进程中 [7] 科创板制度创新成效 - 设立五套上市标准打破盈利门槛 西安奕材选择第四套标准 昂瑞微和上海超硅选择第二套标准 [9] - 开板6年来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 募资2027 31亿元 总市值1 9万亿元 2024年营收1740 89亿元同比缩亏30% [11] - 22家企业已实现盈利"摘U" 占比41% 包括中芯国际 百济神州等龙头企业 [11] - 32家企业市值超百亿 寒武纪等3家市值超千亿 神州细胞 微电生理等实现扭亏为盈 [12] 硬科技企业发展特征 - 半导体和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周期长 需要耐心资本支持 美股七巨头中亚马逊 特斯拉均经历多年亏损 [10] - 美股七巨头2024年总市值17万亿美元占标普500的32% 股价涨幅中位数44% [10] - 中芯国际募资532亿元推进14nm工艺 天岳先进发布12英寸碳化硅衬底 百济神州创新药销售额破10亿美元 [12]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 - "科创板八条"和"十六项措施"明确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迪哲医药完成首单再融资 [14] - 证监会提出用好未盈利企业上市制度 稳妥实施第五套上市标准 [15] - 全球主要交易所通过JOBS法案等制度革新争夺科技企业上市资源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