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板块估值
icon
搜索文档
逆势进场!资金涌入创新药板块
天天基金网· 2025-08-13 13:05
资金流向与ETF动态 - 7月30日至8月11日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达100.09亿元,较7月1日至29日的9.09亿元显著增长 [3]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净申购28.94亿元,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24.78亿元,银华、华宝、景顺长城旗下相关ETF净申购均超6亿元 [3]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达72.47亿份,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11.83亿份,均创历史新高 [3] - 外资机构巴克莱银行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元,3月多只企业年金集中买入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4]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创新药产业长期向好,但板块将分化,基本面优质公司更具投资价值 [1][6] - 交银施罗德基金指出国内政策优化(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商业健康险目录制定)及全球化BD加速推动行业成长空间 [7] - 长城基金梁福睿认为行业处于爆发期,但需警惕估值泡沫化,应聚焦基本面支撑个股 [8] - 华富基金廖庆阳提到创新药估值依赖远期销售峰值模型,中国药企研发效率全球领先 [8] 产品动态与市场热度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年内收益超130%并暂停申购,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限购10万元 [4] - 交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基金、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等多只被动产品正在发行 [7] - 长城港股医疗保健精选混合、建信医疗创新股票等主动管理型新品同步推出 [7]
逆势进场!资金涌入创新药板块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7:05
具体而言,7月1日至29日,创新药板块持续上涨,据Choice测算,其间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并不多,合计9.09亿元。但从7月30日创新药板块开始调整 以来,大量资金入场,截至8月11日,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达100.09亿元。 其中,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净申购额为28.94亿元,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额为24.78亿元,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华宝恒生港股通 创新药精选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净申购额都超过6亿元。 随着资金涌入,部分创新药主题ETF份额创上市以来新高。具体来看,截至8月11日,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为72.47亿份,景顺长城中证港股 通创新药ETF份额为11.83亿份,均创新高。 近日,前期强势上涨的创新药板块有所调整。从资金端来看,在经过短暂的获利了结后,近日资金重新凝聚共识,借道ETF逆势进场。据统计,自7月底 创新药板块剧烈波动以来,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已超百亿元。 创新药板块后续将如何演绎,备受市场关注。多名基金经理表示,创新药产业趋势长期向好,但后续板块将有所分化,基本面优质的公司投资价值依然明 显。 资金涌入创新 ...
医药赛道迅速蹿红 主题基金迎上报高峰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17
创新药板块行情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行情向好,成为二级市场热点 [1] - 二季度公募机构上报医药主题基金约30只,与2024年全年成立数量相当 [1][2] - 部分重仓创新药个股的公募基金年内回报率超80% [2]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从6.53亿元增至64.89亿元,净流入超44亿元 [2] - 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从12.67亿元增至44.25亿元,净流入超20亿元 [2] 基金产品布局 - 华宝基金布局华宝中证制药ETF、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 - 鹏华基金布局鹏华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联接、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2] - 华泰柏瑞基金布局华泰柏瑞港股通医疗精选混合、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 [3] - 浦银安盛基金布局浦银安盛医药创新混合、浦银安盛医疗创新混合 [3] - 招商基金布局招商医药科技混合、招商医药精选混合、招商医药量化选股混合 [3] - 鑫元基金布局鑫元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鑫元医药睿选混合 [3] 行业估值与前景 - 创新药板块估值未进入泡沫化阶段,仍在可理解范围 [1][5][6] - 港股市场吸引创新药公司上市,为指数增添活力 [4] - 国内人口老龄化提升医药需求,中国创新药企业国际地位提高 [4] - 2023年创新药迎来收获期,未来2-3年更多公司可能贡献BD品种 [7] - 创新药行业需要持续研发投入和强大金融市场支持 [5] 投资策略 - 主动权益类基金在医药行业仍低配,未来可能回归标配 [1][7] - 临床数据向好将推动药品和公司价值提升 [7] - 主动产品在创新药等专业赛道可能更有超额收益机会 [7] - 被动产品强调基础工具属性,主动产品追求阿尔法收益 [8] - 部分公司采取"被动为主、主动为辅"策略完善医药投资工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