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主题ETF

搜索文档
创新药板块震荡调整 超百亿元资金借道ETF进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8-24 23:36
资金流向 - 8月以来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达138.7亿元 其中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42.36亿元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40.93亿元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12.76亿元 [2] - 8月19日单日超30亿元资金流入创新药主题ETF 当日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13.25亿元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11.32亿元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2.79亿元 [2] - 多只创新药主题ETF份额创新高 截至8月21日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达83.38亿份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达61.67亿份 景顺长城港股创新药50 ETF达13.15亿份 [2] 机构行为 - 部分重仓创新药板块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实施限购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自8月19日起限购100万元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目前已暂停申购 [3] 行业动态 - 创新药板块经历前期大幅上涨后8月以来波动加剧 但资金借道ETF持续流入 [1][2] - AI制药等前沿技术有效提升研发效率并降低研发成本 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1][4] - 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持续成交 增强资本对行业发展前景信心 [1][4] 发展前景 - 中国创新药企业盈利进入爆发阶段 头部企业逐步证明盈利能力 [4][5] - 远期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中占比或达30%至50% 对应200亿至300亿美元利润规模 [5] - 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推动下 中国创新药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地位 [1][4] 投资策略 - 机构建议重点关注基本面优质个股 警惕单纯依赖资金推动的标的 [1][5] - 创新药板块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但短期因涨幅较大需密切跟踪调整风险 [1][5]
第二批科创债ETF已上报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1:12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8月20日盘中最高涨至3767.43点,创十年新高 [1] - 科创芯片板块爆发,多只相关主题ETF涨幅超4% [1] - 港股创新药板块回调,多只相关主题ETF跌幅超1.5% [1] 芯片主题ETF表现 - 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上涨5.57%,涨幅居全市场ETF第一 [4] - 科创芯片ETF富国(588810)上涨4.97% [5] - 科创芯片ETF博时(HS 066889)上涨4.96% [5]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上涨4.78% [5] - 人工智能ETF科创(588760)上涨4.70% [5] 债券型ETF交易活跃度 - 全市场10只ETF成交额破100亿元,其中7只为债券型ETF [6] - 短融ETF(511360)成交额236.61亿元,换手率43.08% [8] - 科创债ETF南方(159700)成交额145.18亿元,换手率138.25% [8] - 30年国债ETF(511090)成交额122.11亿元,换手率44.98% [8] 资金净流入情况 - 8月19日4只ETF资金净流入超10亿元 [2]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净流入13.25亿元 [10]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流入11.32亿元 [10] - 鹏华上证AAA科创债ETF净流入11.20亿元 [10]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10.91亿元 [10] 行业前景与产品动态 - 光模块板块今明两年或维持高景气,受益于全球AI产业算力需求增长 [11] - 第二批科创债ETF于8月20日由14家基金公司上报 [3][12] - 上报产品将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等 [12] - 创新药产业未来5年或迎来收入、利润快速增长期 [9] 债市环境分析 - 股市强势回暖导致市场风险偏好变化,部分资金流出债市 [7] - 债市整体仍处于较为有利的环境 [7]
逆势进场!资金涌入创新药板块
天天基金网· 2025-08-13 13:05
资金流向与ETF动态 - 7月30日至8月11日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达100.09亿元,较7月1日至29日的9.09亿元显著增长 [3]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净申购28.94亿元,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24.78亿元,银华、华宝、景顺长城旗下相关ETF净申购均超6亿元 [3]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达72.47亿份,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11.83亿份,均创历史新高 [3] - 外资机构巴克莱银行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元,3月多只企业年金集中买入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4]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创新药产业长期向好,但板块将分化,基本面优质公司更具投资价值 [1][6] - 交银施罗德基金指出国内政策优化(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商业健康险目录制定)及全球化BD加速推动行业成长空间 [7] - 长城基金梁福睿认为行业处于爆发期,但需警惕估值泡沫化,应聚焦基本面支撑个股 [8] - 华富基金廖庆阳提到创新药估值依赖远期销售峰值模型,中国药企研发效率全球领先 [8] 产品动态与市场热度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年内收益超130%并暂停申购,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限购10万元 [4] - 交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基金、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等多只被动产品正在发行 [7] - 长城港股医疗保健精选混合、建信医疗创新股票等主动管理型新品同步推出 [7]
逆势进场!资金涌入创新药板块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7:05
资金流向 - 自7月30日创新药板块调整以来 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达100.09亿元 较7月1日至29日的9.09亿元大幅增长 [2]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净申购28.94亿元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24.78亿元 多只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超6亿元 [2]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达72.47亿份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达11.83亿份 均创历史新高 [2] 机构持仓动态 - 巴克莱银行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元 位列第一大持有人 [4] - 3月多只企业年金集中买入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4]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年内收益率超130% 目前已暂停申购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实施10万元限购 [4]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药产业处于爆发增长态势 行业迎来基本面拐点 正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7] -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提升创新药准入效率和商业回报预期 商业健康险创新药目录制定打开市场空间天花板 [7] - 创新药企业全球化进程加速 通过BD带来可观收入增厚 国内政策红利释放与全球化突破构成核心驱动逻辑 [7] 估值与投资逻辑 - 创新药板块估值采用"远期产品销售峰值+现金流贴现"模型 当前估值反映首付款溢价 随全球研发推进和商业化落地仍有提升空间 [8] - 中国创新药企业每亿元研发投入产出效率远超国际同行 成为全球产业链重要补充 [8] - 板块存在技术性调整压力 需警惕估值泡沫化风险 重点挖掘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 [7] 产品动态 - 交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基金、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等多只创新药主题基金正在发行 [6] - 长城港股医疗保健精选混合基金、建信医疗创新股票基金等主动管理型医药基金同步推出 [6]
看长做长创新药 资金借道ETF逆势进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资金流向 - 7月1日至29日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9.09亿元 但7月30日至8月7日调整期间净申购额大幅增至62.02亿元 显示资金逢低进场意图明显 [1] - 8月7日创新药主题ETF净值跌幅超3% 但当日净申购额达15.43亿元 其中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7.41亿元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3.18亿元 [1] - 8月新发嘉实、博时、国泰三只港股创新药ETF合计发行规模18.82亿元 上市前需完成建仓为板块注入新资金 [2] 机构布局 - 外资巨头巴克莱银行截至6月30日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元 成为第一大持有人 [2] - 3月多只企业年金集中买入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2] - 交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基金正在发行 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和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即将启动发行 [2] 行业趋势 - 创新药板块从"甜蜜期"进入"深水区" 后续将出现分化 需聚焦基本面优质公司 [1][2][3] - 医保目录持续扩容与商保目录试点推进共同为创新药打开更广阔市场空间 [3] - 中国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增加 技术水平提升 国际竞争力增强 [3] 市场表现 - 年内多只创新药主题ETF净值一度翻倍 但7月底以来波动加剧涨幅回落 [1] - 近期创新药板块成交大幅放量 高位筹码松动显示市场分歧加大 [3] - 医药主题基金及部分全市场成长型基金对创新药持仓明显上升 导致短期筹码拥挤与长期机会矛盾 [3] 投资策略 - 需关注海外授权兑现、业绩扭亏及管线价值挖掘带来的优质公司价值重估机会 [3] - 投资策略将调整 包括整体仓位变动、拥挤个股兑现及布局低估个股 换手率可能提升 [4]
创新药主题ETF上涨 港股ETF大举“吸金”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5:07
ETF市场表现 - 通信ETF(515880)和通信设备ETF领涨,周涨幅分别为5.64%和4.57% [2] - 创新药主题ETF表现突出,一周涨幅前十的ETF中半数属于创新药主题,包括创新药ETF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等,周涨幅均超过4% [2] -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今年以来的涨幅一度超过100%,截至8月1日收盘涨幅回落至90%以上 [2] - 科创综指ETF嘉实跌幅最大,周跌幅为14.16%,港股汽车相关ETF和稀有金属相关ETF普遍跌超6% [3] - 能源化工ETF周跌幅为6%,位列周跌幅前十 [3] 资金流动情况 - 港股ETF资金流入显著,香港证券ETF、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恒生科技ETF(513130)一周净流入额均超过30亿元,香港证券ETF日均成交额达190亿元 [4] - 宽基指数ETF资金净流出较多,包括沪深300ETF(510300)、中证A500ETF富国等,医药、半导体、光伏等行业ETF也有较多资金流出 [4] - 债券型ETF如科创债ETF和可转债ETF获得较多资金流入 [4] 成交额情况 - 跟踪中证A500、科创50、沪深300等宽基指数的ETF以及香港证券、恒生科技、港股创新药等跨境ETF成交额较大 [5] - 香港证券ETF、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日均成交额超百亿元,短融ETF、30年国债ETF等债券型ETF成交活跃 [5] 行业展望 - 通信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期,6G技术研发和AI大模型应用将推动行业增长 [7] - 创新药板块迎来政策面与基本面双重驱动,估值具有吸引力,外资对港股创新药配置有提升空间 [7] - 海外算力链、非银金融、独立景气行业个股和港股红利被看好 [7] - 市场有望维持偏强格局,基本面数据维持韧性,微观流动性充裕 [6]
年内“翻倍基”清一色创新药主题 主动权益赢得业绩主题ETF赚足规模
证券时报· 2025-08-04 03:32
行业表现与基金市场动态 - 人形机器人和创新药板块今年以来演绎极致上涨行情,带动相关基金产品业绩显著提升 [1][2] - 创新药主题基金中17只实现年内业绩翻倍,其中10只为主动权益基金,7只为ETF产品 [2] - 业绩领先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等,ETF产品如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等紧随其后 [2] 主动权益基金与ETF规模对比 - 10只翻倍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末规模94亿元,增量58亿元,而7只创新药ETF同期规模增加129亿元至284亿元 [3] - 7月以来ETF规模再增近100亿元,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规模从134亿元升至154亿元,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从78亿元升至120亿元 [3] -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受限,仅永赢医药创新智选规模超30亿元,部分产品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甚至出现规模下滑 [3] ETF优势与资金偏好 - ETF被动跟踪机制精准捕捉行业贝塔收益,资金更倾向通过ETF快速布局高景气赛道而非依赖主动选股能力 [4] - ETF凭借透明持仓、灵活交易(如T+0机制)及低管理费率吸引量化资金和交易型投资者 [5] - 基金公司战略重心向被动投资倾斜,2025年新成立ETF中科创板人工智能、港股通科技等主题占比显著提升 [6] 主动权益基金的差异化价值 - 主动权益基金可通过提前布局低估个股平滑市场波动,发挥价值发现作用 [6] - ETF与主动投资面向不同投资者需求,前者为规模引擎,后者保障深度研究和差异化策略 [6] - ETF竞争倒逼主动基金加快寻找差异化路径,如强化个股挖掘能力 [7] ETF短期投机风险案例 - 人形机器人主题ETF年初规模激增后随行情降温停滞或缩水,资金追涨杀跌特征明显 [8] - 稳定币行情推动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规模一个月翻倍,涨幅超40%,但回调后回撤逾7% [8]
创新药赛道一骑绝尘 业内人士:普涨行情不可能持续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7:44
创新药ETF表现 - 7月31日多只前期表现强势的创新药ETF有所回调 [1] - 拉长时间看创新药主题ETF仍是近期全市场回报率较高的一类产品 [1] - 华泰柏瑞基金、万家基金、汇添富基金旗下港股创新药主题ETF今年以来回报率均超过100% [1]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药领域下一阶段有望迎来"1—10"的爆发阶段 [1] - 更多创新药产品将在国内上市放量同时海外市场会出现代表性新药 [1] - 创新药板块投资正经历从"防御性配置"向"进攻性赛道"的范式转换 [1] 投资机会与挑战 - 创新药板块普涨行情不可能持续后续超额收益取决于投资者认知和信息解读能力 [1] - 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创新药企才能吸引资金青睐 [1]
创新药赛道一骑绝尘 基金经理:超额收益并非短期现象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5:13
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7月31日多只创新药ETF出现回调 但拉长时间看仍是近期全市场回报率较高的一类ETF产品 [1] - 截至7月31日 华泰柏瑞基金 万家基金 汇添富基金旗下港股创新药主题ETF今年以来回报率均超过100% [1] - 7月29日数据显示 创新药板块行情火热 多只相关主题基金单日净值增长率超4% 当日已有6只ETF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00% 均为创新药主题产品 [2] - 截至7月31日 今年以来涨幅超100%的ETF缩减至3只 分别为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2] - 创新药主题主动权益基金实现"翻倍"时间更短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6月12日回报率超100% 截至7月29日回报率已超140% [2] 创新药行业发展前景 - 业内人士认为创新药领域有望迎来"1-10"的爆发阶段 更多创新药产品将在国内上市放量 同时海外市场会出现代表性新药 [1] - 相关板块投资正经历从"防御性配置"向"进攻性赛道"的范式转换 [1][3] - 基金经理表示2025年开始创新药进入收获期 可以期待这个收获期比较长 以一年以上甚至几年为维度看待 [3] - 中国创新药发展周期2015-2024年为第一个投入期 2025-2029年为收获期第一阶段 目前正从1往上迈进 [3] - 在政策支持 国际化突破 研发效率提升与资本持续涌入的共振效应下 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显著提升 [3] - 创新药作为穿越周期的成长主线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 全球竞争力验证及行业企业业绩拐点到来 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3] 创新药投资特点 - 创新药投资的超额收益并非短期现象 未来几年基本面发展将非常迅速 [4] - 创新药经历多个关键节点 如临床数据发布 国内外临床成功及上市后销售收入 通常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4] - 评估创新药企应从全球竞争力和国内商业化能力角度分析 [7] - 判断全球竞争力需优先选择"全球前三"的创新药产品 关注与全球大型跨国药企的战略性合作 [7] - 考察国内商业化与运营能力需关注产品领先竞品时间 销售团队与渠道管理能力 收入放量速度与费用率控制 [7] 行业风险与挑战 - 创新药企业研发具有高投入 高风险 周期长 竞争激烈等特点 个别上市公司股价虚高 出现估值泡沫 [5] - 大部分创新药企业体量较小 面临管线推进和现金流分配 国际化合作协议条款 海外临床监管沟通 研发效率等挑战 [6] - 疾病靶点发现中"容易获得的果实"所剩不多 中国原创靶点更少 行业竞争加剧 [6] - 创新药投资的超额收益从底部启动时最为显著 后续超额收益取决于投资者认知和信息解读能力 [6]
基金经理:超额收益并非短期现象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5:02
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多只创新药主题ETF今年以来回报率超过100%,华泰柏瑞基金、万家基金、汇添富基金旗下港股创新药ETF表现突出 [1] - 7月29日创新药板块行情火热,6只创新药主题ETF单日净值增长率超4%,均为汇添富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6家公募机构产品 [1] - 截至7月31日,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仍保持超100%涨幅 [2]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6月12日成为今年首只"翻倍基",截至7月29日回报率超140% [2] - 该基金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映恩生物、科伦博泰生物、信达生物等港股创新药企 [2]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药领域正从"0-1"阶段进入"1-10"爆发期,国内上市放量与海外新药突破将推动行业成长 [1] - 政策支持、国际化突破、研发效率提升与资本涌入形成共振效应,板块景气度显著提升 [3] - 行业投资范式正从防御性配置转向进攻性赛道,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3] 基金经理观点 -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基金经理江琦预测2025-2029年为创新药收获期,认为行业刚完成0-1阶段 [2] - 华泰柏瑞基金经理指出创新药板块将作为穿越周期的成长主线,受益政策红利与业绩拐点 [3] - 超额收益取决于对临床数据发布、国内外上市进度等关键节点的信息解读能力 [4] 企业竞争力评估 - 全球竞争力需关注产品是否进入"全球前三",以及与跨国药企的战略合作深度 [4] - 国内商业化能力取决于产品领先时间、销售团队实力及收入放量速度 [4] - 创新药企需平衡研发管线推进与现金流分配,提升国际化合作条款谈判能力 [3] 行业潜在挑战 - 部分创新药企存在估值泡沫风险,研发具有高投入、长周期、强竞争特性 [3] - 基础科研瓶颈导致原创靶点稀缺,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影响企业盈利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