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产业

搜索文档
创新药“纯度”100%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焕新
证券时报· 2025-08-14 01:41
为使公募ETF更精准捕捉创新药个股收益,港股创新药指数中权重占比大、"跑得慢"的CXO公司(医药 研发生产外包服务组织)被剔除。 近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CXO公司,聚焦创新药核心公司,修订规 则于8月11日正式生效,该指数将成为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此次调整源于CXO公司与创新药产业景气度分化加剧——被移出的5家企业年内涨幅均落后于指数整体 表现,且合计权重高达20%。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对CXO板块的配置比例已 降至历史冰点,而跟踪该指数的创新药ETF年内收益已逼近翻倍,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产业进入盈 利兑现期的强烈预期。 今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医药主题基金持仓CXO公司占比处于历史低位,多只医药主题基金陆续减 持CXO公司,并更换为港股创新药股票。截至8月11日,主动权益类医药基金前10名的核心持仓中, CXO公司的持仓比例降至最低水平。 华南地区某大型公募基金负责人认为,CXO与创新药在商业模式和产业链价值分配上存在明显差异, 剔除CXO公司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业,能够更精准地表征本轮创 ...
都是创新药指数 A股和港股有何不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2:56
创新药指数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热度持续攀升,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等港股及A股市场的创新药相关指数纷纷走强 [1] 指数编制规则差异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聚焦A股创新药研发公司,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样本,不剔除医药外包公司(CXO) [2]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聚焦港股通创新药公司,明确剔除医药外包公司(CXO),按照上市公司与创新药业务的相关性分数进行选样,成份股数量为40只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选样方法为选取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最高的50只证券,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则根据相关性分数最高的40只证券选为成份股 [4] 医药外包公司定义 - 医药外包公司主要提供药物发现、商业化生产等外包服务,核心价值在于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提升、规模效应导致的成本降低以及经验积累形成的质量保障 [3] 行业分布差异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化学制剂(46.6%)、医疗研发外包(21.3%)和其他生物制品(15.2%) [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前两大权重行业为化学制剂(48.9%)和其他生物制品(41.1%),明确剔除了医疗研发外包行业 [5] - 化学制剂属于化学药,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其他生物制品属于生物药,研发周期更久、技术壁垒更高 [5] 成份股差异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集中度更高,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约为75%,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合计占比不到50% [9]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中,药明康德(权重13.09%)和恒瑞医药(权重10.19%)为前两大成份股,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石药集团(权重10.75%)和中国生物制药(权重10.31%)为前两大成份股 [1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汇聚更多生物科技公司,如康方生物(权重10.24%)、信达生物(权重9.45%)等 [11] 指数产品跟踪 - 市场上有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等产品分别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12]
逆势进场!资金涌入创新药板块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7:05
具体而言,7月1日至29日,创新药板块持续上涨,据Choice测算,其间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并不多,合计9.09亿元。但从7月30日创新药板块开始调整 以来,大量资金入场,截至8月11日,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达100.09亿元。 其中,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净申购额为28.94亿元,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额为24.78亿元,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华宝恒生港股通 创新药精选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净申购额都超过6亿元。 随着资金涌入,部分创新药主题ETF份额创上市以来新高。具体来看,截至8月11日,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为72.47亿份,景顺长城中证港股 通创新药ETF份额为11.83亿份,均创新高。 近日,前期强势上涨的创新药板块有所调整。从资金端来看,在经过短暂的获利了结后,近日资金重新凝聚共识,借道ETF逆势进场。据统计,自7月底 创新药板块剧烈波动以来,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已超百亿元。 创新药板块后续将如何演绎,备受市场关注。多名基金经理表示,创新药产业趋势长期向好,但后续板块将有所分化,基本面优质的公司投资价值依然明 显。 资金涌入创新 ...
东吴医疗服务股票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809.49万元 净值增长率18.12%
搜狐财经· 2025-07-21 12:47
AI基金东吴医疗服务股票A(013940)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809.4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06元。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 为18.12%,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5252.2万元。 该基金属于标准股票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截至7月18日,单位净值为0.822元。基金经理是毛可君,目前管理2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其 中,截至7月18日,东吴医疗服务股票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75.56%;东吴智慧医疗量化混合A最低,为46.48%。 基金管理人在二季报中表示,二季度,创新药引领医药行业呈现较好表现。尽管四月初国际贸易影响引发市场大幅波动,但创新药板块迅速回升,市场的快 速纠正体现了对创新药产业趋势的认可与信心。国内药企和海外跨国大药企MNC的大额BD交易事件频频落地与未来的交易常态化预期,实质上集中反映了 我国创新药产业在多年累积与发展后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我国低成本高效率的真创新药资产有望未来得以持续重估。 本轮创新药行情是由明确的产业趋势驱动,中国创新药才刚刚开始真正参与欧美医药市场的商业价值分配,未来产业逻辑与业绩兑现的时间与空间可能都相 ...
创新药ETF沪港深: 西藏东财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7:17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创新药ETF沪港深,场内简称创新药ETF沪港深,基金主代码159622 [2] - 基金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3年04月21日 [2]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236,603,238.00份 [2] - 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2] - 投资策略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 [2] - 在正常市场情况下,力争将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控制在0.35%以内,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 [2] 业绩表现 - 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8.6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7.86% [7] - 过去六个月净值增长率25.9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4.84% [7] - 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48.8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46.79% [7]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净值增长率-3.3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0.91% [7]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基金份额净值为0.9664元 [10] 投资组合 - 股票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97.67%,金额226,405,894.32元 [11] - 制造业投资占比41.88%,金额95,762,449.64元 [12]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占比13.08%,金额29,917,724.50元 [12] - 医疗保健行业投资占比41.91%,金额95,828,070.79元 [13] 基金管理 - 基金经理吴逸,从业15年,曾任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产品创新及量化投资部总监助理 [7][8] - 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9] - 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公平交易制度,未发现存在违反公平交易管理要求的行为 [9] 基金份额变动 -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232,603,238.00份 [13] -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80,000,000.00份,总赎回份额76,000,000.00份 [13]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236,603,238.00份 [13]
港股医药板块走势向好 丽珠医药大涨超13%
搜狐财经· 2025-07-16 14:42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7月16日港股医药板块整体走强 丽珠医药上涨超13% 绿叶制药和复星医药上涨超8% 康方生物上涨超5% 联邦制药、威高股份、石四药集团等上涨超4% [1]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提出5方面16条措施 覆盖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全链条 [1] - 政策目标为"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 重点解决创新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 - 措施中特别提出增加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 标志着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增强 [2] 商业保险发展机遇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商业保险提供发展空间 预计商保将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2] - 商业保险的灵活性和补充性可为高价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支付支持 [2]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药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上游产业链回暖 包括科研试剂和CXO等行业 预计2025年半年报开始业绩向好 [2] - 人口老龄化趋势推动医药健康需求刚性增长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持续提升 [2] - 老年群体对药品、医疗器械及健康管理服务需求高于其他年龄层 直接推动医药市场规模扩大 [2] 医药市场数据表现 - 医药行业保持稳健增长 在经济环境挑战下展现抗周期性 [3] - 老年人口增加不仅提升基础用药需求 还催生专科治疗、康复护理、健康监测等多元化需求 [3] -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需求增长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成为支撑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3]
ETF及指数产品网格策略周报-20250715
华宝证券· 2025-07-15 18:05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介绍网格交易策略并分析华宝证券本期 ETF 网格策略重点关注标的,建议投资者用相关性低的 ETF 构建组合以分散风险和提高资金利用率 [3][13][25] 网格交易策略概述 - 网格交易是基于价格波动的高抛低吸策略,不预测市场走势,利用价格自然波动获利,适用于价格频繁波动市场,震荡行情中可灵活运用以增强投资收益,待市场方向明确后再切换仓位和策略 [3][13] - 适用网格交易的标的需具备选择场内标的、长期行情稳定、交易费用低廉、流动性好、波动性较大等特征,权益型 ETF 较适合 [3][13] 华宝证券 ETF 网格策略标的分析 医疗 ETF(512170.SH) - 长期看,全球人口老龄化使医疗刚性需求上升;短期看,2025 年我国出台多项支持创新药产业政策,提升创新药投资价值,如政府工作报告、医保局和卫健委举措及医保目录调整等 [3][14] 人工智能 ETF(159819.SZ) - 2025 年政府和政治局会议鼓励人工智能技术落地,表述从“持续推进”变为“加快实施”,陆家嘴论坛提出支持政策,政策推动下行业涌现新成果,截至 6 月 30 日有 433 款国产大模型备案 [4][17] 机器人 ETF(159530.SZ) - 机器人产业是战略核心领域,政策支持下加速技术自主化和产业集群化突破,赛事展示技术水平,6 月 25 日相关企业中标项目标志产业迈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 [6][19] 德国 ETF(159561.SZ) - 跟踪德国 DAX 指数,可分享德国经济刺激政策下高端制造与科技龙头发展红利,有全球化区域多元配置价值,2025 年德国大规模财政扩张,DAX 指数涵盖多领域龙头,军工和 AI 业务发展良好 [7][21] 其他关注标的 - 包括恒生科技 ETF、中概互联 ETF、标普油气 ETF 等多只 ETF,涉及港股、美股、A股 等不同投资范围 [27] 投资建议 - 建议投资者用数只合适、相关性低的 ETF 构建组合,如“宽基 + 行业”或“A 股 + 港股”组合,以分散风险和提高资金利用率 [25]
最新资金净流入超2000万元,恒生医疗ETF嘉实(159557)上涨1.48%,规模创近1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03 10:53
市场表现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强势上涨1 67% 成分股中华昊中天医药-B上涨16 97% 亚盛医药-B上涨7 11% 康方生物上涨6 95% 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等个股跟涨 [1] - 恒生医疗ETF嘉实(159557)上涨1 48% [1] - 恒生医疗ETF嘉实近1年净值上涨68 77% QDII股票型基金排名16/122 居于前13 11% [2] - 恒生医疗ETF嘉实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3 84% 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45 8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 67% 月盈利百分比为69 23% 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 00% [2] 流动性及规模 - 恒生医疗ETF嘉实盘中换手6 64% 成交2135 18万元 近1月日均成交4655 24万元 [2] - 恒生医疗ETF嘉实最新规模达3 15亿元 创近1年新高 最新份额达2 21亿份 创近3月新高 [2] - 恒生医疗ETF嘉实最新资金净流入2024 81万元 [2] 估值水平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7 19倍 处于近3年9 23%的分位 估值低于近3年90 77%以上的时间 处于历史低位 [2] 指数构成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 72% 包括信达生物(7 27%)、百济神州(9 95%)、药明生物(10 59%)、石药集团(4 26%)、康方生物(5 45%)等 [3][5]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提出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 [5] 行业展望 -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 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 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投资机会 [6] - 创新产品陆续商业化 头部创新药企业开启盈利周期 全球突破性临床数据陆续读出 带动海外授权市场持续活跃 研发成果加速兑现 [6]
药品行业周报:双目录调整启动,国内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20250623
湘财证券· 2025-06-23 15: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产业运行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或迎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投资机会,基本面边际变化支撑二级市场回暖 [4][29] - 从中期看,行业需求端优势显著,供给端竞争格局改善,供需格局优化,创新成核心驱动力,看好产业拐点投资机会 [6][34] - 长期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医药生物产业迎来转型升级机遇,创新药景气度回暖,但部分三级行业景气度未显著改善,整体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6][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分析与展望 上周市场走势复盘 - 医药生物板块整体回调,下跌4.35%,位列全市场一级行业跌幅第3位,跑输万得全A 3.28个百分点,13个三级行业均下跌,药品制造相关行业跌幅居前,生物药、化学制药及原料药跌幅分别为6.7%、5.7%和4.5% [5][8] - 2025.1.1 - 2025.6.22医药生物上涨4.6%,位列全市场一级行业涨幅第6位,跑赢万得全A 3.3个百分点,13个三级行业中5个子行业上涨,药品制造产业链表现居前,化学制剂、原料药及生物药涨幅分别为19.1%、16.0%和11.5%,疫苗及医药流通跌幅居前 [5][8] - 6月20日医药生物PE - TTM(剔除负值)为27.2X,位于负1倍标准差附近位置,PB 2.56X,低于负1倍标准差 [5][8] - 个股涨跌幅方面,昂利康、悦康药业和创新医疗涨幅居前,澳洋健康、康惠制药和浩欧博跌幅居前 [22] - 全球生物科技板块,恒生生科及A股生科大幅波动,分别下跌8.19%、6.28%,纳指生科波动较小,下跌1.95% [5][24] - 港股市场,恒生医疗保健下跌7.78%,位列恒生一级行业跌幅第一位,跑输恒生指数6.3个百分点 [28] 市场展望 - 第85届ADA会议召开,国内多款在研管线入选,GLP - 1靶点拉动下减重市场扩容,下一代减重产品受关注,国产创新药有望在下一代减重市场兑现价值,建议关注该领域投资机会 [5] - 2025年医保及商保目录调整启动,多元化支付制度有望落地,国内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 [5] - 国内医药产业步入创新成果兑现期,短期市场认可产业趋势变化,Biotech超跌修复,中长期以基本面为内核、创新为引擎的产业新成长周期启动 [5] 投资建议 - 创新源动力主线:锚定临床需求,甄选技术平台和产品力优势显著的投资标的,布局基本面与资本市场错配的个股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华东医药、奥赛康 [6] - 复苏边际改善主线:关注部分底部资产,其有安全边际优势,需求改善下有望走出低谷,建议关注企业运营周期与政策周期复苏共振的个股投资机会,建议关注长春高新、华润双鹤、卫信康 [6]
太嗨了!年内超九成医疗主题基金飘红,25只涨幅超50%
华夏时报· 2025-06-10 17:23
医疗主题基金表现 - 2025年医疗主题基金整体表现强势回暖,全市场286只医疗主题基金中超九成实现正收益,部分产品涨幅突破50% [1][3] - 中银港股通医药A/C、鹏华医药科技A/C、平安医药精选A/C等产品年内回报率均超60%,最高达72.23% [1]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幅超50%,万得创新药指数上涨约25%,显著跑赢恒生科技指数及A股主要指数 [4] 基金持仓与标的分析 - 涨幅居前基金普遍重仓港股医药公司,如中银港股通医药前五大持仓为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 [6] - 科伦博泰生物-B为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专注药物研发及商业化,康方生物致力于肿瘤及自身免疫领域抗体药开发 [6] - 百济神州为三地上市全球生物制药企业,信达生物聚焦肿瘤及代谢疾病创新药研发 [7] 行业驱动因素 - 创新药成为主要上涨动力,海外药企将部分研发转移至中国,带动本土创新药公司订单增长 [5] -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内ADC、双抗等技术处于全球第一梯队,研发成本优势推动创新出海加速 [8][9] - 港股医药股此前超跌,估值修复至合理水平,但行业分化明显需精选安全边际高的标的 [2][9] 新兴技术领域 - AI医疗应用加速,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已在百家医院部署,覆盖辅助诊断及数据安全等场景 [8] - 脑机接口、科研服务上游及血制品等国产替代方向被看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