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的深意(观象台)
人民日报· 2025-11-19 07:03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确定性应对时代变局,把发展的主 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十五五"规划建议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一 重要战略任务时,突出强调了这一点。 什么是"合理比重"? 既不"过高"。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制造业自身有关,也与服务业等其他产业有 关。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持续升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总体在提高,制造业比 重相对以前有所降低。2010年至2024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从10.2∶46.8∶43.0转变为6.8∶36.5∶56.7。尽管 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在扩大,但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这也是其他经济体发展的一般规 律。 更不能"过低"。从世界经济史看,许多经济强国的诞生,开端皆是制造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一些国 家"脱实向虚"、转移产业,出现"产业空心化",进而影响了经济、就业等稳定增长。作为一个大国,我 们必须防止这种苗头和倾向。 对"十五五"时期的中国来说,制造业事关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事关亿万人民的 美好生活,必须守住根基、逐步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这个“合理”咋理解
人民日报· 2025-11-13 21:51
制造业合理比重的定义 - 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即为合理比重,其高低与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发展相关[2] -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10.2:46.8:43.0转变为2024年的6.8:36.5:56.7,制造业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 - 制造业比重过高不现实,过低更不可取,需防止产业空心化现象[2]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的必要性 - 制造业是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百姓吃穿用住行等基本需求均离不开制造业[3] - 制造业是产业发展的坚实依托,农业和服务业水平提升均有赖于制造业实力[3] - 制造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从业人员超1亿人,占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比重达24.4%[3] - 中国虽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但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4] - 国际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4]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连续10多年居全球首位[7] - 全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7] - 中国生产全球70%以上的锂电池和光伏组件,6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和风电装备[7] - 行业仍存在源头创新能力不足、关键产业领域技术缺口等短板[7]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的路径 -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6]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6] - 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7] - 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