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icon
搜索文档
21评论丨为何要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06:35
罗志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 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 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战略思维全面深化,产业体系建设、实体经济发展成为"十五五"时期首要战略任务。 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首要战略任务是科技创新,创新打头阵,产业排第二,战略思路是以技术单点 突破为驱动力,推动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而到"十五五"时期,首要任务调整为产业体 系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同样重要,但居于产业之后,转变为服务于产业的后置支撑。战略思 路转变为以体系化的产业建设为主战场,牵引并承载关键技术的突破。 战略思路调整背后是双重动因的推动:一是发展阶段转变。DeepSeek等成就表明科技革命已进入产业 转化的关键阶段,创新必须可落地、能应用,深根于产业土壤中,才能避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两张 皮",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实 ...
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搜狐财经· 2025-05-28 08:13
制造业重要性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1] -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是立国之本 兴国之器 强国之基 [1] - 制造业不仅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2020年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国制造业展现出的强大韧性有力支撑了经济复苏 [1] 制造业现状与挑战 - 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但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28 1%下降至2023年的26 2% [2] -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制造业占比下降过早过快 应予以高度警惕 [2] - 制造业稳定投入机制不健全 综合成本高 在一些重要细分领域还存在短板 关键核心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 [2] 制造业发展方向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关键在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2] - 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是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3] - 积极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着力培育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3] - 推动先进制造业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 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 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 [1] -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有利于维持产业创新生态 为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提供应用场景 [1] - 加强技术攻关 并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实践 推动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 产品提质 生产增效 [3] 全球竞争与战略保障 -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保障 [1] - 关键领域如芯片 工业母机的自主可控能力 直接关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1] - 世界各国愈发重视制造业对经济增长 就业扩容的关键支撑作用 美 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推进制造业回流与振兴 [2]
经济日报金观平: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快讯· 2025-05-28 06:58
制造业的战略地位 -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提供应用场景 [1]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有利于维持产业创新生态 [1] -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保障,尤其在当前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 [1] 制造业的关键领域 - 芯片和工业母机的自主可控能力直接关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1] -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1] 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 保持制造业比重不仅是为了维持规模,更是为了通过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1] - 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1]
系统施策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经济日报· 2025-05-26 06:21
制造业的战略地位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1]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对超大规模经济体维持发展韧性和潜力具有关键作用 [1] - 14亿人口大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水平既是发展需求也是安全需要 [1] 产业发展规律与工业化进程 - 大国经济完成初始工业化后 制造业保持合理比重时间越长 工业化的技术和物质积累越雄厚 [2] - 制造业有效调动经济体系中各类资源要素 激发要素潜力 形成产业链 供应链 资金链 人才链相互促进的良性格局 [2] -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 制造业合理比重支撑产业体系持续释放活力 [2]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 14亿人口整体迈向高水平现代化需要制造业支撑充分就业和多层次需求 [3] - 我国制造业门类多 范围广 为超大规模市场需求提供坚实可靠基础 [3] - 完备制造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利好条件和宝贵财富 [3]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的实施路径 - 需要建立机制化办法营造有利发展环境 重点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 [4] - 吸引优质要素向制造业集聚 需建立从业评价 职业激励和中长期资金支持机制 [4] -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 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含金量" [4] - 强化行业标准引领 营造追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发展氛围 [4] - 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挥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新赛道的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