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包容)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已不是过去的美国”,特朗普挥向高等教育的大棒会带来什么?
虎嗅· 2025-05-31 16:29
哈佛大学与联邦政府冲突事件 - 哈佛大学在毕业典礼上因校长嘲讽特朗普驱逐国际学生政策获得3万人起立鼓掌,事件登上中国互联网热搜 [1] - 马萨诸塞州联邦法院裁决允许哈佛继续招收国际学生的临时限制令继续有效,政府给予30天提交证据期限 [1] - 特朗普政府暂停新国际学生签证面谈,国务卿卢比奥宣称将"大力撤销中国学生签证",影响已获签证的中国学生 [1][6] 事件发展过程 - 5月22日国土安全部要求哈佛72小时内提交过去5年外国学生"非法"活动记录,否则取消招收资格,理由包括反犹和支持哈马斯 [3] - 哈佛校长发表公开信谴责DHS决定"非法且毫无根据",并向法院提起72页诉讼,指控政府违反宪法和进行政治报复 [4] - 哈佛和MIT校长均强调"没有国际学生,学校就不再是学校",超过300人在校园抗议政府驱逐国际学生 [4][5][6] 政府采取的措施 - 特朗普要求常春藤盟校国际学生比例从31%降至15%,声称外国学生挤占美国学生名额 [6] - 政府冻结哈佛26.5亿美元联邦拨款与合同,计划撤销免税地位,众议院通过法案将捐赠基金税率提高至21% [19] - 政府扩大对中国学生签证审查,1000多名哈佛中国学生面临签证撤销风险 [6][13] 学术界的反应 - 部分华人学者认为特朗普措施过分但理解政府立场,批评哈佛等校因DEI政策造成反向不平等 [8][13] - 哈佛教授Pinker指出学校言论自由排名全美倒数第一,DEI政策压制不同观点导致政治多样性不足 [10][11][12] - 学术界对哈佛支持哈马斯学生抗议活动的暧昧态度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学校自食其果 [8][10] 反犹主义争议 - 国土安全部指责哈佛纵容反犹和支持恐怖主义,校园调查报告证实存在针对犹太学生的偏见事件 [14] - 哈佛采纳改革方案加强防止抗议越界,但Pinker认为校园不存在真正反犹主义,只是语义争论 [15] - 学者认为哈佛成为政府整治校园反犹思潮的替罪羊,事件与以色列外交官枪杀案有关联 [15][16] 高等教育体系影响 - 学者指出美国高等教育实质是国家治理逻辑一部分,依赖联邦政府对国家利益的界定 [16] - 特朗普政策被指旨在削弱自由派主导的高教体系,可能对美国科研教育造成长期破坏 [18][19] - 政策收缩导致中美联合办学叫停,反映美国保护教育科技成果不被中国获取的战略转向 [21] 国际学生与学术影响 - 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数25%,若被卡将损失高昂学费收入,影响学校运营 [4][19] - 签证限制和审查加强可能导致美国人才虹吸效应消散,影响全球科研合作 [21] - 哈佛被视为检验美国三权分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试金石,其司法斗争结果具有标志性意义 [21]
美政府“围剿哈佛”扯上中国,专家:这是美国典型利用中国议题进行国内政治操作的手法
环球时报· 2025-05-21 06:49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自4月以来,联邦政府与哈佛大学之间的斗争一直在加剧。政府已冻结超过 20亿美元的拨款,这促使哈佛大学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称,特朗普政府一直在针对涉嫌违反美国《民权法》的重点大学。美政府已削减 对哥伦比亚大学的4亿美元联邦拨款,还冻结了康奈尔大学约10亿美元拨款和西北大学的约7.9亿美元拨 款。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20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政府和国会对哈佛大学的全方位综合"围剿"步 步升级。前期,特朗普团队因哈佛在办学中强调DEI(多元、平等、包容)价值观,认为其不符合联邦 政府确立的高校办学道德与规则,便反复削减其巨额联邦拨款。如今,美国会相关委员会又以哈佛大学 与中国的联系为由,将"围剿"再次升级。这反映出美国白宫和国会有意为美国高校办学理念以及高校与 中国联系设立边界,一方面整肃高校文化,另一方面妖魔化美国高校与中方的文化交流关系,这是美国 典型的利用中国议题进行国内政治操作的手法。(李萌)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9日报道,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穆莱纳尔 等3名共和党议员当天致信哈佛大学,要求该校提供内部文件和通信记录, ...
美国最富有、最有影响力的基金会正“抱团反击”特朗普!
金十数据· 2025-05-12 17:42
基金会联合行动 - 美国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私人基金会(包括福特基金会、盖茨基金会和查尔斯·科赫基金会)正非正式联合起来保护其免税地位 [1] - 基金会讨论在免税地位受威胁时寻求集体或单独的法律代表 [1] - 部分基金会承担了联合行动的法律和沟通费用 [1] 政府政策动向 - 特朗普政府探索挑战非营利组织免税地位的更广泛方式 但未明确承诺撤销基金会免税地位 [1] - 特朗普威胁撤销哈佛大学免税地位 并暗示可能对特定非营利组织采取行动 [1] - 1月21日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机构在5月21日前确定对大型非营利组织(资产≥5亿美元)的潜在调查 针对DEI项目 [2] 免税地位的重要性 - 免税地位被剥夺将缩减基金会筹集和捐赠资金的能力 损害"制度化慈善"这一美国独特资产 [1] - 基金会一半捐赠依赖税收优惠驱动的捐助者 失去免税地位将重创其运营 [1] - 根据501(c)(3)条款 免税机构可接受税前扣除捐款并免缴净收益税 但需遵守运营规则 [3] 基金会应对措施 - 基金会高管准备对政府撤销免税地位的努力提出法律反击 预计会胜诉 [2] - 部分基金会寻求单独法律代表 但可能最终联合行动 [5] - 通过Council on Foundations等行业组织协调行动 强调组织独立运作的共识 [5] 行业数据与影响 - 2023年美国基金会向慈善机构捐赠超1000亿美元 是仅次于个人捐赠的第二大资金来源 [4] - 基金会每年需缴纳捐赠基金净投资收益1.39%的消费税 并将约5%资产用于慈善目的 [3] - 国会可能提高消费税或改变支出要求 引发行业担忧 [4] 跨领域联动 - 高等教育领域也在联合应对特朗普政府对研究资金和学术独立的攻击 [2] - 社区基金会、企业基金会和信仰类基金会参与行动 覆盖全美近50个州 [4] - 自由意志主义和保守派基金会参与部分出于对未来政府针对免税地位的担忧 [4]
特朗普与常春藤对立升级!共和党考虑调整名校捐赠基金税率,最高或飙至21%
华尔街见闻· 2025-05-10 09:56
共和党提议提高大学捐赠基金税率 - 共和党考虑将大学捐赠基金投资收益税率从现行1 4%提高至14%-21% 具体取决于捐赠基金规模 [1] - 特朗普政府特别指出哈佛530亿美元捐赠基金"基本免税" 这一数字超过部分国家经济体量 [1] - 税率提高至14%预计在10年内为联邦政府创造100亿美元收入 [1] 对大学财务的潜在影响 - 大学通常提取捐赠基金约5%回报用于奖学金和运营成本 高额征税将冲击这一模式 [2] - 戴维森学院年税额可能从100万美元增至1100万美元 相当于取消200名学生的全额奖学金 [2] - 明德学院税单可能从100万美元增至1200万美元 加剧其现有预算赤字问题 [3] 捐赠基金当前面临的挑战 - 哈佛大学将530亿美元捐赠基金中近40%配置给私募股权 正谈判出售约10亿美元私募份额以缓解流动性压力 [1] - 私募股权资金返还周期达10多年来最长 导致捐赠基金面临严重流动性紧缩 [1] - 部分大学因担忧税收上调 选择不从捐赠基金提取额外资金应对财务困境 [3] 政策背景与争议焦点 - 2017年税改首次对符合条件(500名学生且人均50万美元储备金)的大学捐赠基金征收1 4%税 2023年从56所大学收取3 8亿美元 [2] - 现行提案包括众议院筹款委员会14%方案和议员们考虑的21%方案 副总统万斯曾提议35%税率 [2] - 共和党主张税收促使资金转向学生需求 而非DEI项目或政策法律挑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