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言论自由
icon
搜索文档
Pressure mounts on Disney over Kimmel suspension as some boycott calls spread
NBC News· 2025-09-20 06:31
Disney is under siege from all sides. Within 48 hours of its decision to pull late-night host Jimmy Kimmel off the air indefinitely, the parent company of ABC has once again found itself at the center of a bitter political battle. The company now faces protests outside its studios, celebrities threatening to break ties and political pressure from Republicans and Democrats.Kimmel’s removal came Wednesday after he commented on Charlie Kirk’s killing. ABC’s decision has further amplified a free speech debate t ...
Concha: This was a 'LAST STRAW MOMENT' for Disney
Youtube· 2025-09-19 08:30
this. Let's welcome back to the show Fox News contributor Joe Ki. He's a great writer and thinker.Joe, it's good to see you again. Joe, how do sitting senators and Democrats like Chuck Schumer, Chris Murphy, Governor Gavin Newsome not know that workers do not have first amendment rights at work. That includes late night hosts.The First Amendment does not protect what they say on the job. Companies can fire you at will. Precisely, Liz, because you are representing a brand and when that brand is toxic, in the ...
Nexstar Sasy It Made Decision To Preempt Jimmy Kimmel “Unilaterally” And With No Communication With FCC Or Government Agencies
Deadline· 2025-09-19 06:55
Nexstar said that it made the decision to pre-empt Jimmy Kimmel’s show from its ABC stations “unilaterally,” without communication with members of the FCC or other government agencies. The company, the largest station group in the country,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decision to preempt Jimmy Kimmel Live! was made unilaterally by the senior executive team at Nexstar, and they had no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CC or any government agency prior to making that decision.” Nexstar has issued the statement in respons ...
Trump's pressure on the media appears to be mounting with Kimmel sidelined indefinitely
CNBC· 2025-09-18 22:31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pressure on media companies appears to be mounting.On Wednesday,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pulled "Jimmy Kimmel Live!" off the air "indefinitely" from its ABC network after the host made comments linking the alleged killer of conservative activist Charlie Kirk to Trump's MAGA movement.The move is drawing comparisons to CBS's cancellation of "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 in July and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free speech in a Trump-era broadcast environment. "We h ...
马斯克隔空喊话伦敦10万抗议者:英国需要“革命性变革”
金十数据· 2025-09-15 11:36
周末在伦敦爆发了一场由极右翼人士汤米·罗宾逊(Tommy Robinson)组织的名为 "Unite the Kingdom"(团结王国)的大规模抗议,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此次抗议的背景是英国国内民族主义情 绪的高涨,以及极右翼政党在民意调查中的崛起。此外,美国保守活动人士查理·柯克(Charlie Kirk) 上周被谋杀,罗宾逊利用这一事件来动员支持者。 抗议者表达了对非法移民、国家认同和言论自由的诉求,并针对政府的移民政策进行了抨击。抗议过程 中出现了与警方的冲突,引发26名警察受伤和至少25人被逮捕的混乱局面。 马斯克则以线上方式出现在抗议活动上。他在与罗宾逊的问答环节中说:"英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政府 改革,人民应该掌握权力,而不是那些毫不关心的官僚机构。" 马斯克通过大屏幕直播对人群说:"暴力正在向你们而来。你要么反击,要么死去。"他隔空说:"我呼 吁的是英国人的常识,要环顾四周,认真思考:'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你将生活在怎样的世界 里?'" 他还提到上周三在美国遇害的政治活动家查理·柯克,称"左派的人"在"公开"庆祝他的死亡。马斯克 说:"左派就是谋杀的政党,庆祝谋杀的政党。" 这番言论发表之际 ...
大规模举报运动兴起,多人因“不当言论”被炒,柯克被枪杀后美国更分裂了
环球时报· 2025-09-15 06:52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已定于9月21日在亚利桑那州一座大型体育场为查理·柯克举办追悼会。据报道,特朗普表示,他"有义务"参加柯 克的追悼会和葬礼。 与此同时,柯克被杀案的许多关键问题仍然存疑。《今日美国》称,枪杀查理·柯克的嫌疑人罗宾逊将于周二(9月16日)首次出庭,他面临谋杀、开枪致人 重伤和妨碍司法公正等多项重罪指控。对于是否会判处罗宾逊死刑,犹他州总检察长布朗称:"所有可能性都在考虑之中。" CNN称,柯克遇刺以来,特朗普加大了对"激进左翼"的攻击力度。特朗普13日表示:"我们正在与一群激进左翼的疯子打交道,他们不喜欢公平竞争。"他还 说,"激进左翼"不喜欢美国目前的一切,这股势力是美国国内实现和解的最大障碍。特朗普在柯克被杀后曾在白宫发表视频讲话时称:"激进左翼直接导致 了我们今天在美国看到的恐怖主义","激进左翼分子就是问题所在,他们邪恶、可怕。"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萧达 王逸 张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重要盟友、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在犹他州大学演讲遭枪击身亡后,其有关支持拥 枪、反对多元性别、反移民等政治立场引发的争议却正在加剧美国社会的撕裂。共和党政客和右翼人士在美 ...
超10万人参加伦敦右翼反移民集会,马斯克“现身”呼吁英国重新选举
观察者网· 2025-09-14 16:29
示威活动规模与性质 - 英国伦敦爆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右翼示威活动之一 参与人数达11万至15万人 远超警方预期 [1][2] - 活动由极右翼活动家汤米·罗宾逊组织 被宣传为"言论自由节" 示威者举英国米字旗、圣乔治十字旗及美以国旗 戴MAGA帽子 [2][5] - 示威者高呼批评英国首相斯塔默的口号 举"阻止这些船""送他们回家"等标语 呼吁驱逐乘船抵英的寻求庇护者 [2] 冲突与警方应对 - 部分示威者与警方爆发激烈冲突 导致26名警察受伤 其中4人伤势严重 警方拘捕至少25人 [1][12] - 伦敦警方部署超过1600名警察 包括从其他警队调来的500人 遭遇"不可接受的暴力" 警察被踢打及投掷瓶子、照明弹等物品 [8][11] - 示威者试图闯入安保区域及"反对种族主义"集会区域 警方正确认参与骚乱人员 将采取强力行动 [9][13] 移民问题背景 - 移民问题成为英国首要政治议题 盖过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英国庇护申请数量创纪录 今年超28000名移民乘小船穿越英吉利海峡抵英 [14] - 示威活动将英国近期紧张的反移民氛围推向高潮 导火索为7月一名埃塞俄比亚男子因性侵14岁女孩被捕 引发多地针对移民安置酒店的抗议 [1] 关键人物言论与支持 - 马斯克通过视频连线现身集会 称"暴力即将来临" 呼吁"反击" 批评英国因大规模失控移民被破坏 主张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4][15][17] - 罗宾逊批评英国法院"裁定无证移民权利凌驾于当地社区" 称移民享有比英国公众更多权利 赞扬示威展现"爱国主义浪潮" [7] - 法国极右翼人物泽穆尔声称英国人正被"来自南方和穆斯林文化的人"替代 被"前殖民地所殖民" [19] 相关事件与人物背景 - 罗宾逊为英国极右翼代表人物 创立反伊斯兰教、反移民的英格兰防卫联盟 去年因藐视法庭罪被判入狱18个月 今年5月出狱 [5][18] - 活动向遇刺的美国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致敬 包括举其画像及默哀演奏《奇异恩典》 原计划邀请特朗普前策略师班农未果 [5][19]
超10万人涌上街头,马斯克“现身”:英国该换政府了
观察者网· 2025-09-14 16:11
事件规模与性质 - 英国伦敦爆发大规模反移民示威活动 参与人数达11万至15万人 被描述为英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右翼示威活动之一 [1][3] - 示威活动名为"团结王国"或"言论自由节" 由英国极右翼活动家汤米·罗宾逊组织 其创立的英格兰防卫联盟以策划反伊斯兰教、反移民集会闻名 [3][6] - 同期有约5000人在伦敦参与"反对种族主义"集会 形成针锋相对局面 [8] 示威诉求与参与者特征 - 示威者高呼批评英国首相斯塔默的口号 举着"阻止这些船"、"送他们回家"、"够了 救救我们的孩子"等标语 呼吁驱逐乘船来英寻求庇护的移民 [3] - 参与者展示英国米字旗、圣乔治十字旗 以及美国和以色列国旗 部分人佩戴"让美国再次伟大"帽子 [3] - 法国极右翼政治人物埃里克·泽穆尔声称示威者正被"来自南方和穆斯林文化的人"替代 并称"被前殖民地所殖民" [14] 冲突与警方应对 - 示威者与警方爆发激烈冲突 导致26名警察受伤 其中4人伤势严重 警方拘捕至少25人 [1][10] - 伦敦警方部署超过1600名警察 包括从其他警队调来的500人 遭遇"不可接受的暴力" 包括被踢打及投掷瓶子、照明弹等物品 [8][10] - 部分示威者试图闯入安保区域及反对种族主义示威者所在区域 警方强调将确认参与骚乱者并采取强力行动 [8][10] 政治人物与外部支持 - 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通过视频连线现身集会 声称英国因大规模失控移民被破坏 呼吁解散议会并重新选举 [11][13] - 马斯克多次涉足欧洲国家政治 表达对极右翼人士支持 并多次发声力挺罗宾逊 [13] - 活动邀请美国右翼评论员凯蒂·霍普金斯、法国极右翼人物泽穆尔发言 原计划邀请特朗普前策略师班农 [14] 社会背景与触发因素 - 移民问题成为英国首要政治议题 庇护申请数量创纪录 今年以来超过28000名移民乘小船穿越英吉利海峡抵达英国 [11] - 示威活动直接触发因素为7月一名埃塞俄比亚男子因性侵14岁女孩被捕 引发英国多地针对移民安置酒店的抗议 [1] - 活动同时向遇刺的美国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致敬 包括默哀片刻及演奏基督教歌曲《奇异恩典》 [14]
政治暴力受到谴责,舆论担忧更多动荡,特朗普盟友演讲时遇刺
环球时报· 2025-09-12 06:40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欣 文远】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10日在犹他州奥 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演讲时遭枪击身亡,终年31岁。特朗普将这起枪杀事件描述为"美国的黑暗时刻",并下令全国降半旗志哀,直至本周日晚。他还发布 了一段视频,称赞柯克的同时将其遇刺归咎于美国自由派的言论。美国保守派活动人士克里斯托弗·鲁福附和称:"现在是时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渗透、 瓦解、逮捕并监禁所有造成这场混乱的人了。"英国《卫报》援引专家的话警告说,柯克的遇刺标志着一个分水岭,人们担忧这一事件可能会激化美国本已 存在的分裂,并引发更多动荡。德国《南德意志报》评论说,在当前形势下,人们甚至无法确定美国这个民主国家能否真正撑到明年庆祝独立250周年的纪 念日。如今的美国,两大政治阵营如同敌对部落般相互对峙。在柯克遇害之后,整个国家陷入战火的危险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美国《纽约时报》 称,一些不祥的预兆表明,美国已处于内战边缘。 这是一次 " 有针对性的政治袭击 " 综合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网上发布的视频片段显示,当地时间10日中午12时20分左右,柯克正 ...
深度|订阅超百万“美版公众号”Substack联创:我们进入了注意力稀缺世界,真正稀缺的不是内容,而是值得你付出注意力的优质内容
Z Potentials· 2025-09-11 11:21
图片来源: a16z Z Highlights Katherine Boyl e : 曾经有一个平台站出来说,我们要保护言论自由,那就是 Substack 。 Andrew Chen : 那个时代也是博客生态开始衰落的时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实际上拯救了博客,以及整体上的网络写作。 Chris Best : 在早期,人们经常带着某种指责的语气对我说, Substack 不过就是带了商业模式的博客。而我的反应是,这听起来挺不错的。 Erik Torenberg : 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关于如何颠覆媒体。那么大的计划是什么? Chris Best : 我的愿景是, Substack 应用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地方:你回过头来看自己花在上面的时间时,会觉得 " 我很高兴我做了这件事,它让我变成了 一个更好的人 " 。 Chris Best , Substack 联合创始人兼 CEO ,曾任 Kik Messenger 首席技术官。 Substack 作为领先的付费订阅内容平台,为数以万计创作者提供了直接变现 和言论自由的土壤,被广泛视为媒体行业的颠覆者。本次访谈由 a16z 的 Erik Torenberg 、 K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