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放大效应

搜索文档
更早、更久、更热,欧洲距离50℃的夏季还有多远?
央视网· 2025-07-16 19:09
6月底的一个中午,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家餐馆里,47岁的副厨师兰佐(Luigi Randazzo)在各个炉头间 奔忙。厨房里,烤箱和炸锅一同运转,水壶旁的温度计显示出60℃的高温。尽管空调开着,但几乎不起 作用。兰佐的厨师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午餐服务才刚开始,他的双腿就已经累得发抖。 "我就像在火山里工作。一个小时感觉就像整个夏天一样漫长。"他对《卫报》说。 兰佐的经历只是这个夏天无数普通欧洲人在高温下的故事之一。2021年8月11日,西西里岛曾创下欧洲 大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48.8℃。而今年,早在6月28日,西班牙就出现了46.6℃的高温。西班牙 卡洛斯三世健康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5月16日至7月13日期间,该国因高温相关原因死亡人数达 1180人,较去年同期的114人激增935%。 过去两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幅已经打破了《巴黎协定》设定的1.5℃升温控制目标。根据联合国政府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这意味着北半球夏季将更频繁出现40℃以上的高 温,热浪持续时间也将延长50%。过去几年,欧洲、中国、美国等主要地区的气温趋势正在印证这一预 测。 眼下,今年第三波热浪正在席 ...
热浪提前来袭 气候警钟再响——访欧盟气候监测机构科学家尼古拉斯
新华网· 2025-07-15 13:07
尼古拉斯表示,这是因为海洋吸收了约90%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热量。"这种高温海水对海洋生态系 统构成严峻威胁。去年我们已经观察到全球范围内的珊瑚白化现象,今年的极端海温事件可能导致更多 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面临风险。"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近日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 第三热的6月。西欧地区则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这家机构科学家尤利恩·尼古拉斯接受记者视 频专访时指出,热浪正在更早、更频繁、更猛烈地影响欧洲,这一趋势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气候危机 的紧迫性不容忽视。 报告显示,欧洲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在6月中下旬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热浪。尼古拉斯说,这类高温 事件发生的时间点本身就是一个警示。"过去我们更多是在7月和8月看到类似热浪,但现在已经提前至6 月。这种时间上的前移,正是气候变暖带来的直接体现。" 尼古拉斯说,导致6月热浪加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西地中海地区创纪录的高海表温度。"这增强了热浪 的强度,尤其在夜间带来了大量'热带夜'——也就是在欧洲最低气温不低于20摄氏度的夜晚,对人体健 康构成严重威胁。" 他指出,西地中海地区近年来海表温度持续升高并非孤立事 ...
专访丨热浪提前来袭 气候警钟再响——访欧盟气候监测机构科学家尼古拉斯
新华网· 2025-07-09 16:40
气候变暖趋势 - 全球刚经历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西欧则创下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1] - 热浪正以更早、更频繁、更猛烈的态势影响欧洲,与全球变暖直接相关 [1] - 西地中海地区创纪录的高海表温度加剧了热浪强度,导致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20摄氏度的"热带夜"现象增多 [1] 极端天气事件 - 欧洲西部和南部在6月中下旬经历两次明显热浪,高温事件发生时间从传统7-8月提前至6月 [1] - 东欧和东南欧地区未来几个月面临较高高温和干旱风险,热浪已成为欧洲夏季常态 [2] - 北极海冰范围较平均值低6%,为47年卫星记录中6月第二低值;南极海冰范围较平均值低9%,为有记录以来6月第三低值 [2] 气候变化影响 - 地中海区域升温速度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成为气候变化"热点"区域 [1] - 海洋吸收了约90%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热量,高温海水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可能导致珊瑚白化和海洋生物风险加剧 [1] - 北极变暖速度快于全球,加剧"北极放大效应",可能改变高空急流走向导致极端天气频发 [1] 应对措施建议 - 需加快减缓措施从源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 强化社会各领域应对极端天气和长期全球变暖趋势的适应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