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岛效应

搜索文档
世界气象组织等多机构对全球极端高温发出警告
中国新闻网· 2025-08-09 15:12
全球极端高温现状 - 2025年7月是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7月 [1] - 土耳其最高气温达50.5摄氏度 [1] - 瑞典和芬兰经历30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的异常持续 [1] - 日本8月份记录到41.8摄氏度的气温新高 [1] - 巴基斯坦南部等地最高气温超过42摄氏度 [1] - 伊朗西南部和伊拉克东部的局部气温超过50摄氏度 [1] 极端高温引发的灾害 - 加拿大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山火季,过火面积超过660万公顷 [1] - 土耳其、希腊、塞浦路斯等国山火造成人员伤亡,数千民众被迫撤离 [1] - 山火烟雾导致加拿大、美国北部及欧洲空气质量恶化 [1] 高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2000年到2019年全球每年约有48.9万人死于高温相关原因 [2] - 高温相关死亡中45%发生在亚洲,36%发生在欧洲 [2] - 城市中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面临更高风险 [2] - 全面推广高温健康预警系统每年可能挽救近10万人的生命 [2]
更早、更久、更热,欧洲距离50℃的夏季还有多远?
央视网· 2025-07-16 19:09
欧洲极端高温现状 - 2025年5月16日至7月13日西班牙因高温相关原因死亡人数达1180人,较去年同期的114人激增935% [1] - 2022年夏天极端高温在欧洲造成超过6万人死亡 [2] - 2025年6月末至7月初欧洲12个主要城市热浪导致2305例超额死亡,其中65%(1504例)归因于人为气候变化 [6] - 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经历的"极端高温天数"是历史平均水平的两倍,约40亿人平均经历30天以上极端高温天气 [7] 高温对行业的影响 - 意大利飙升至40℃高温使住院人数比平时增加五分之一,法国多地学校因酷暑停课,核电站因河水温度过高被迫关闭 [4] - 意大利政府禁止建筑、农业及食品配送人员在一天中最炎热时段工作 [4] - 希腊森林大火频发,雅典卫城、埃菲尔铁塔等景点因酷暑频繁关闭,铁路和公路因高温变形软化 [11] - 南欧多地因严重干旱限制游客用水 [11] 空调行业现状与争议 - 欧洲空调普及率极低:德国仅3%,法国约5%,南欧约40%,远低于美国90%和中国60% [8] - 自1990年以来欧洲空调数量翻倍,制冷需求增长四倍,预测到2050年安装量可能再增长三倍 [9] - 全球现有约20亿台空调,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7%,到2050年或增长至超过50亿台,排放翻两倍 [9] - 空调设备购置和安装费用在欧洲往往超过3000欧元,审批流程耗时数月 [8] 能源与建筑行业应对 - 2025年6月太阳能首次成为欧盟最大电力来源,但极端高温下可调性电源仍不充分 [10] - 欧洲老旧建筑多为冬季保温设计,夏季隔热性能差,需大规模改造和被动式降温技术推广 [10] - 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分时电价等需求管理手段将成为应对空调负荷激增的关键 [10] - 需加快建筑翻新、绿色屋顶和反射表面应用,建立高温预警和"气候庇护所"网络 [12] 旅游业与公共设施 - 异常天气可能打乱欧洲旅游旺季与淡季,重塑经济与社会格局 [5] -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希腊等地阳光海滩和户外景点将遭受严重破坏 [5] - 意大利为中暑激增患者搭建临时分诊帐篷,反映医疗系统应对能力紧迫短缺 [10]
欧洲多国遭遇罕见“热浪” 空调为何仍是“稀缺品”?
搜狐财经· 2025-07-03 17:21
欧洲空调普及率现状 - 欧洲家庭空调普及率整体仅为20%左右 远低于美国的90% 其中英国5% 德国3% [3] - 热浪导致欧洲多国出现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事件 但家庭普遍缺乏空调设备 [1] 空调稀缺的四重原因 历史与建筑因素 - 欧洲缺乏使用空调的传统需求 被视为奢侈品而非必需品 [3] - 大量房屋建于20世纪前 建筑结构不适合安装空调 英格兰六分之一住宅建于1900年前 [3] 经济与政策因素 - 高电价抑制空调使用 俄乌冲突后能源价格大涨 中低收入家庭难以负担运行成本 [4] - 欧盟碳中和政策限制空调推广 西班牙要求公共场所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7摄氏度 [4] 市场趋势与潜在机会 - 国际能源署预测欧盟空调设备数量将从2019年水平翻倍至2050年的2.75亿台 [5] - 英国住宅空调咨询量五年内增长三倍 反映需求觉醒 [5] 争议与挑战 - 政治人物呼吁大规模空调基建计划 但专家警告传统空调依赖化石燃料可能加剧气候变化 [6] - 集中使用空调可能使城市室外温度上升2至4摄氏度 强化热岛效应 [4]
西班牙度过“最热六月”,葡萄牙热浪“创下新高”,新一轮极端高温炙烤欧洲多国
环球时报· 2025-07-02 06:59
欧洲极端高温事件 - 西班牙近2/3城镇发布健康风险警告,其中804个城镇处于最高警戒级别 [1] - 法国近1350所学校在1日部分或全部关闭 [1][6] - 意大利医院急诊科报告称中暑病例增加10%,部分医院设立专门中暑通道 [1][6] 气温数据记录 -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韦尔瓦省埃尔格拉纳多6月28日录得46摄氏度高温,创下西班牙6月最高气温纪录 [2] - 西班牙6月平均气温为23.6摄氏度,超过7月和8月的正常平均值 [2] - 葡萄牙埃武拉地区小城莫拉6月29日达到46.6摄氏度,接近该国47.3摄氏度最高气温纪录 [5] 高温应对措施 - 法国16个省处于最高级别红色预警状态,68个省为橙色警戒状态 [4] - 德国企业规定室温超过30摄氏度必须采取应对措施,超过35摄氏度员工可拒绝工作 [7] - 意大利罗马市政游泳池对70岁以上老人免费开放,威尼斯75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享受博物馆导览服务 [6] 高温影响统计 -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统计学家预测6月30日至7月3日期间可能造成4500多例超额死亡 [8] -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57个国家中只有21个报告制订了国家高温健康行动计划 [8] - 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打破了2023年创下的纪录 [8] 气候变化影响 - 科学家指出气候变化加剧高温热浪现象,城市地区热岛效应使气温进一步升高 [9] - 地中海水温升高导致狮子鱼、有毒兔头鲀等物种出现在意大利南部海域 [9]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称气候危机是一场人权危机 [9]
盛夏来临,海南城市如何消暑纳凉?
海南日报· 2025-06-10 09:05
海南"清凉城市"建设规划 - 2024年海南在海口、三亚、儋州、澄迈等市县开展"清凉城市"建设试点,通过生态系统化思维优化城市热环境 [1] - 采用生态空间布局、建筑形态调整等策略,结合风雨连廊、地下通道等设施提升城市宜居性 [1] - 计划到2025年底建设一批示范性项目,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并在全省推广 [6] 城市热环境优化措施 - 专家组制定《"清凉城市"规划技术导则》,重点解决冷源不完善、风廊不畅导致的"热岛效应" [2] - 通过疏浚江河湿地、构建通风廊道(如三亚河两岸廊道)降低热量积蓄,五源河湿地公园周边居民体感温度显著降低 [2] - 三亚基于风环境模拟明确清凉廊道范围,优化滨水植被并贯通慢行碧道 [2] 街区微改造与场景应用 - 设计清凉居住社区、公建街区等四大典型场景,友谊国贸城通过骑楼式顶棚和廊桥构建遮荫步行空间 [3][4] - 南渡江河口右岸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湿地驳岸修复形成城市通风廊道 [4] - 政策支持住宅架空层、加装连廊等不计入容积率,鼓励"清凉城市"理念融入建设项目 [4] 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 海南能源交易大厦采用双层呼吸式幕墙系统,热量降低62.4%,超白玻璃透光率达91.5% [5] - 2024年全省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超90% [5] - 新能源汽车推广12.2万辆(同比+17.7%),市场渗透率全国第一 [5] 国际经验与实施路径 - 借鉴新加坡、纽约等地经验,结合海南气候特点推进建设 [6] - 目标通过示范项目提升街区活力与城市形象,降低炎热气候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6]
城市的浪漫藏不住了!这个夏天祝你一路生花
央视新闻· 2025-05-31 06:55
城市绿化景观升级 - 长春市绿化覆盖率近45%,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 [2][4] - 长春街路补植树木2.68万株,栽植花卉5.72万平方米,打造36个立体彩化景观 [8] - 银川市打造19处花卉景观区域,形成"花廊"效果 [20] 特色花卉应用 - 长春采用耐旱耐寒品种及彩叶树种,构建多层次花海景观 [9] - 银川精选花期长、色彩艳丽品种,如蔷薇、牵牛花、大花葱等 [20] - 济南选用矮牵牛等抗旱易活花卉,形成红黄色块波浪造型 [24][28] 景观设计创新 - 长春将交通岛改造为迷你花境,营造"流动花海"渐变效果 [10] - 银川花卉与建筑彩绘融合,形成"莫奈花园"式景观 [15] - 济南在车流密集区设计流动式花卉景观带 [24] 生态与社会效益 - 花卉绿化带提升生物多样性,为传粉昆虫和鸟类提供栖息地 [31] - 绿化带改善城市微气候,减轻热岛效应和交通噪声 [31] - 市民反馈显示花卉景观显著提升生活幸福感 [12][14][18][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