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义
搜索文档
亚洲最年轻国家圆梦!东帝汶加入,东盟26年首次扩员
环球时报· 2025-10-27 06:46
东盟峰会与区域动态 - 第47届东盟峰会于10月26日至28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主题为“包容性和可持续性”,聚焦东盟共同体建设、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互联互通及对外关系 [1] - 东帝汶在峰会开幕式上正式成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这是东盟自1999年接纳柬埔寨以来本世纪首次扩员,东帝汶的加入历经了14年的申请与准备过程 [1][3] - 柬埔寨与泰国在峰会期间签署关于两国和平的联合声明,内容包括撤除重型武器、清除地雷、打击诈骗集团、共同管理边境,以推进数月前达成的停火协议 [1][4] 东帝汶加入东盟的经济意义 - 东帝汶人口约140万,年国内生产总值约20亿美元,加入东盟后可利用该集团的自由贸易协议、投资机遇和更广阔的地区市场 [4] - 东帝汶总理夏纳纳表示,加入东盟将为该国带来巨大的贸易与投资机遇,标志着令人振奋新篇章的开始 [3] 东盟经济前景与合作 - 东盟由10个成员国组成(东帝汶加入前),总人口约6.8亿,GDP总值达3.6万亿美元 [5] - 受新一轮投资流入、有利的人口结构和更强连通性推动,预计到2030年东盟GDP将达到4.5万亿美元 [5]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即将签署,这将强化区域经济整体韧性,并充分释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潜力 [7] - 东亚与东盟的合作正从相互依赖转向相互促进的模式,使双方都受益 [7] 国际参与与外交 - 本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有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约30国的领导人及代表参会,巴西总统和南非总统也以金砖国家和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领导人身份受邀参加 [6] - 国际社会对东盟扩员及泰柬和平声明给予广泛关注,认为这为动荡的全球局势注入稳定性,是东盟在实现区域和平稳定征程中的关键里程碑 [1][4][6]
澳前总理顾问:美制造业“空心化”不是贸易造成的 再全球化不可逆
搜狐财经· 2025-06-25 00:19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分析 - 美国对自身全球地位相对下降感到焦虑 将中国科技实力和工业规模视为挑战 [3] - 美国通过多边机构塑造全球规则获取地缘优势 但近年转向零和思维的"交易"式外交 [3] - 加征关税政策存在内在矛盾:强势美元与贸易逆差扩大无法同时解决 再工业化需要先扩大逆差 [3]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本质是资本从工业流向金融领域 金融业占GDP比重飙升而制造业停滞 [4] 美国产业结构现状 - 高端设备/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保持优势 但无法弥补消费品制造业外流空缺 [4] - 金融工程主导下出现资产泡沫/股票回购/房地产投机 与实体经济脱节 [3][4] 全球经贸格局演变 - 东盟国家推动区域贸易本币结算 降低对美元依赖 尤其在中日韩贸易中 [5] - 南南贸易重要性提升 新兴市场通过基础设施融资/货币互换降低对西方市场依赖 [5] - 美国进口额占全球14%但经济份额下降 反映全球需求多元化趋势 [5] 再全球化发展趋势 - 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 美元武器化加速替代清算机制探索 [5] - 国际秩序向多极主义转型 表现为储备货币多元化/区域主义取代单边主义 [5] - 全球供应链在新规则下重构 非西方区域增长极(东亚/南亚/非洲)重要性提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