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澳前总理顾问:美制造业“空心化”不是贸易造成的 再全球化不可逆
搜狐财经· 2025-06-25 00:19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分析 - 美国对自身全球地位相对下降感到焦虑 将中国科技实力和工业规模视为挑战 [3] - 美国通过多边机构塑造全球规则获取地缘优势 但近年转向零和思维的"交易"式外交 [3] - 加征关税政策存在内在矛盾:强势美元与贸易逆差扩大无法同时解决 再工业化需要先扩大逆差 [3]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本质是资本从工业流向金融领域 金融业占GDP比重飙升而制造业停滞 [4] 美国产业结构现状 - 高端设备/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保持优势 但无法弥补消费品制造业外流空缺 [4] - 金融工程主导下出现资产泡沫/股票回购/房地产投机 与实体经济脱节 [3][4] 全球经贸格局演变 - 东盟国家推动区域贸易本币结算 降低对美元依赖 尤其在中日韩贸易中 [5] - 南南贸易重要性提升 新兴市场通过基础设施融资/货币互换降低对西方市场依赖 [5] - 美国进口额占全球14%但经济份额下降 反映全球需求多元化趋势 [5] 再全球化发展趋势 - 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 美元武器化加速替代清算机制探索 [5] - 国际秩序向多极主义转型 表现为储备货币多元化/区域主义取代单边主义 [5] - 全球供应链在新规则下重构 非西方区域增长极(东亚/南亚/非洲)重要性提升 [5]
苏州大学双破钙钛矿电池效率纪录,光伏ETF基金(516180)早盘涨超1%,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新能车ETF(515700)涨近1%
新浪财经· 2025-06-09 11:49
光伏产业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上涨0.77%,成分股爱旭股份(600732)上涨4.03%,锦浪科技(300763)上涨3.14%,弘元绿能(603185)上涨3.03%,晶澳科技(002459)上涨2.46%,阳光电源(300274)上涨2.06% [1] - 光伏ETF基金(516180)盘中涨0.75%,最新价0.54元,近1周累计上涨0.95% [1]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隆基绿能(601012)、阳光电源(300274)、通威股份(600438)等,合计占比56.2% [13] - 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突破,0.1平方厘米电池认证稳态效率达27.3%,1平方厘米达26.9% [2] - 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增速5%-10%,组件端需求有望达650-700GW,头部厂商TOPCon产能升级或改善盈利 [2] 新能源汽车产业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上涨0.06%,成分股厦钨新能(688778)上涨5.93%,盟固利(301487)上涨5.13%,先导智能(300450)上涨4.60% [1] - 新能车ETF(515700)上涨0.06%,最新价1.61元,近1周累计上涨1.20% [1] - 新能车ETF盘中换手率0.69%,成交1523.88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6695.17万元,最新规模22.13亿元 [2]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比亚迪(002594)、宁德时代(300750)、亿纬锂能(300014)等,合计占比58.76% [12] 汽车零部件 -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931230)下跌0.02%,成分股时代新材(600458)上涨4.33%,海联金汇(002537)上涨4.11% [5] - 汽车零件ETF(159306)上涨0.18%,最新价1.11元,近半年累计上涨2.88% [5] -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汇川技术(300124)、福耀玻璃(600660)、三花智控(002050)等,合计占比43.86% [11] 新材料 - 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H30597)上涨0.30%,成分股光威复材(300699)上涨2.91%,国轩高科(002074)上涨2.57% [8] -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上涨0.61%,最新价0.49元,近1周累计上涨0.41% [8] - 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300750)、北方华创(002371)、万华化学(600309)等,合计占比52.54% [10]
专访摩根大通环球企业银行全球联席主管Bregje de Best:看好中国-东盟贸易走廊增长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6:19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 - 全球市场仍面临挑战 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绝对值较高 叠加高利率和供应链重构等因素 [1] - 世界进入"再全球化"阶段 中国-东盟 中国-中东 中国-拉丁美洲等贸易走廊增长显著 [1][5] -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谈判完成 2024年双边贸易规模达9822亿美元 预计将持续增长 [1][7] 企业战略调整 - 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 从产品销售转向品牌建设 本地化运营能力成为核心要素 [2][8] - 企业需采用"全球化-本土化"双轮驱动策略 摩根大通通过28个细分行业专长和全球网络提供支持 [2][8] - 供应链布局调整需求增加 风险管理工具如对冲业务使用显著上升 [4] 摩根大通业务布局 - 整合商业银行业务至环球企业银行架构 覆盖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四大板块 [2] - 针对贸易走廊增长迅速调配资源 如派驻中文银行家至中东地区强化外汇 支付和贸易融资服务 [6] - 将贸易走廊机遇提升至集团战略高度 通过敏捷性部署快速捕捉自贸协定落地红利 [7] 人工智能应用 - 摩根大通开发生成式AI平台"LLM套件" 已应用于500多个业务场景 包括财报会议纪要总结和演示文稿生成 [9] - AI技术显著提升生产力 通过优化提示词可高效提炼信息核心 解放人力投入企业服务 [9] - 亚太区企业积极布局AI 聚焦高度重复性工作场景转化 有望引领全球技术创新 [10][11] 行业前景展望 - 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从60%降至40% 但滞胀风险仍存 低增长与高通胀并存环境对企业形成压力 [3][4] - AI被视为未来十年最具颠覆性变革力量 将深度赋能医疗健康等领域技术突破 [11] - 亚太区不仅成为技术前沿阵地 更可能通过创新协作引领全球思想变革 [11]
光伏2025年中期策略:供给侧困境反转见曙光,看好产能再全球化、技术迭代破局机会
国金证券· 2025-06-03 22: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供给侧矛盾凸显,市场化出清与企业自律协同,辅以政策配合监督,有望推动光伏困境反转 [4] - 国内需求平稳衔接、海外景气度维持,全球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维持5%-10%的增速,组件端需求有望提升至650 - 700GW [4] - 组件产能再全球化趋势下,具备跨国经营和扩张能力的企业有望扩大优势,海外辅材产能优势提升 [4] - 关注TOPCon、HJT、XBC三种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差异化优势,跟踪贱金属浆料渗透节奏,头部电池厂商有望率先走出困局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供给:顶层关注+企业自律协同推动困境反转 - 2024年以来光伏主产业链供给全面过剩,名义产能超1000GW,即便考虑产能利用率,供给仍充足 [8] - 自去年底起,我国顶层政策制定机构多次传递解决光伏行业结构性矛盾的决心,但因行业特征,市场化力量更关键,且供给侧已开始出清 [11] - 24H2以来多家二三线电池组件企业出售股权或托管给国资委背景企业,行业并购重组加速 [12] - 主产业链已持续亏损近一年,企业加强现金管理、收缩规模、加大筹资,但筹资能力分化,多数企业资产负债率超70%,后续二三线企业筹资难,资金及偿债压力凸显 [17] - 行业自律减产使主产业链各环节开工率维持较低水平,库存得到有效控制,未来有望推动光伏困境反转 [38] 需求:国内平稳衔接、海外景气度维持,全球需求持续增长 - 抢装带动国内新增装机规模显著提升,25Q1新增装机59.71GW,同比+31%,4月新增装机45.22GW,同比+215%,1 - 4月累计装机104.93GW,同比+75% [42] - 2025下半年终端需求不会“断崖式”下跌,国内“月度组件实际出货量”较“月度装机”平滑且滞后,企业交付重心调整及政策支持将支撑需求 [46] - 1 - 4月电池组件出口105.3GW,同比+4%,国内抢装背景下仍维持高景气,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维持5%-10%的增速,组件端需求有望提升至650 - 700GW [55][56] 组件产能再全球化趋势下,关注差异化产能优势 - 光伏产业链再全球化,组件封装产能快速全球化,美国等地区产能建设进展及电池片出口增速高于组件出口验证了该趋势 [65] - 美国本土组件产能释放,但电池供给少,2025年晶硅电池片与组件名义产能差额超40GW,电池片进口需求将增加 [66]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大,具备非东南亚四国海外低税率电池产能的企业将享受定价优势和高额利润 [75] - 中长期看,具备跨国生产经营和异地扩张能力的企业有望扩大竞争优势和市占率,维持壁垒超额利润 [76] - 头部组件企业积极布局海外辅材产能,随着组件封装产能再全球化推进,海外辅材产能优势提升,有望维持高溢价和超额盈利 [78] 新技术:关注三种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技术优势,跟踪贱金属浆料渗透节奏 - 2025上半年行业经历抢装与退坡,产业链中下游价格波动,电池组件环节盈利承压,截至5月电池环节连续亏损超一年 [83] - 2025年落后、低效产能加速出清,涉及电池规划产能近130GW,落地产能超35GW [86] - 头部电池企业“高效技术 - 客户价值 - 盈利反哺 - 技术研发”形成良性闭环,率先完成TOPCon技术迭代的企业有望稳固地位、率先走出困局,预计行业约50 - 100GW的产能在年内完成升级 [91][95] - 2025年XBC产业链完善壮大,落地产能接近45GW,在建产能约50GW,规划产能超280GW,产品性能优、有溢价,在分布式和集中式市场均有进展,成本与TOPCon差距缩窄 [100][106][117] - 2025上半年近30GW HJT电池项目推进,部分国央企扩大或新增HJT标段,价格有溢价,预计到2026年初HJT组件量产功率提升,成本有望下降,与TOPCon成本差距缩窄 [121][126][131] - TOPCon、BC出海面临专利风险,有望加速HJT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渗透,HJT在金属化方面有成本优势,其降本思路可供参考 [144][145]
对话摩根大通环球企业银行全球联席主管Bregje de Best:全球化迈进新阶段,拥抱贸易走廊增长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11:13
峰会概况 - 摩根大通第21届全球中国峰会在上海举行,主题为"资本为桥 连通世界" [2] - 峰会汇聚全球领先投资者和公司,探讨政策与市场交汇、能源合作、技术创新等关键话题 [2] - 会议重点讨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的投资策略及新技术变革性影响 [2] 全球化趋势 - 摩根大通环球企业银行全球联席主管提出世界迎来"再全球化"而非"去全球化",尤其体现在贸易走廊增长 [2] - 中国与中东、拉丁美洲之间的贸易走廊增长显著 [2] - 摩根大通在利雅得、圣保罗等地派驻中文母语银行家,提供多语言本地业务支持以参与"再全球化" [2] 中美经贸合作 -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见摩根大通董事长杰米·戴蒙,强调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2] - 中国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摩根大通等美资企业深化对华合作 [2] - 杰米·戴蒙表示愿深耕中国资本市场,服务跨国公司来华及中国公司海外发展 [2]
这才是中美贸易战最大的转折点,中国没趴下!美国却失去主导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5-03 03:2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在中美关税大战中已无能力控制中国走向,其关税政策成政治秀,“脱钩”失败,“去中国化”未遂,美国正“失控”,主导权悄然转移 [3][6][13] 245%关税:不是杀手锏,是最后的情绪表达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光伏和半导体征245%惩罚性关税,震撼力不如2018年首战 [3] - 中国社会和经济质变,不再依赖美国市场,关税成美国政治秀,作用有限且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3] - 美国制造业未回流,通胀加剧、消费者成本上升、企业投资放缓;中国企业布局海外市场,全球化产业链复杂难断 [5] “脱钩失败”是美国最大痛点 - 关税大战实质是控制权和主导力博弈,美国试图“脱钩”压制中国,结果自身全球控制力下降,中国加速独立 [6] - 美国围堵下中国内循环、创新发展,如自研芯片架构、发展锂电池、海外建厂等 [7] - 美国关税政策想遏制中国制造、维持规则制定权,但该权力正动摇 [9] “去中国化”未遂,全球市场反而更加依赖中国 - 美国想“替代”中国,但无国家能替代中国制造能力,也无国家愿为其战略买单 [10] - 2023年中国电动车出口同比增70%,一半以上进欧洲;欧洲光伏装机多来自中国;英伟达、ASML重视中国市场 [10] - 美国战略错判,低估中国韧性、高估盟友配合、误判全球市场意志,盟友有自身利益考量 [12] 美国“失控”,是这场博弈的真正底牌 - 美国关税是政治秀,其已“失控”,政策不系统、手段无后劲、目标模糊,盟友关系不稳 [13] - 美国从“规则制定者”变“规则干扰者”,正瓦解自己建立的全球体系,中美竞争是制度等方面较量 [15] 结语:不是中国赢了,而是美国出完了牌 - 美国关税是其控制力丧失的信号,无法规定博弈规则,最多制造扰动,主导权已转移 [16][18]
全球化的丧钟为谁而鸣?
虎嗅APP· 2025-05-02 11:38
全球化演变历程 - 全球化1.0由美国主导,以关贸总协定为框架,推动战后经济重建,1950-1973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达7.8% [7][8] - 全球化2.0以WTO为核心,中美形成"消费国-生产国"循环,全球关税税率从1991年6.2%降至2006年3.2% [11][12] - 全球化3.0由数字技术和新兴经济体推动,呈现区域化、双边化特征,RCEP和CPTPP成为新合作平台 [25][26] 全球化2.0崩溃原因 - 美国内部贫富分化加剧,铁锈地带产业空心化,资本外流导致本土就业恶化 [17][20] - MAGA主义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中美贸易战使全球出口/GDP占比从2008年25.9%降至2018年22.9% [14][25] - 全球FDI/GDP占比从2007年3.8%降至2018年1.2%,多边贸易体系被区域协定替代 [14][15] 产业格局变化 - 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推动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补贴,重构供应链 [25] - 中国高附加值出口份额2016年超14%居全球首位,新兴经济体改变全球分工 [15] - 数字技术催生跨境电商、远程办公等新业态,打破地理限制 [26] 经济影响数据 - 美国1948-1952年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提供131.5亿美元援助 [8] - 美国对外投资从1960年662亿美元增至1970年1486亿美元 [8] - 全球矿产勘查投资1991-1997年年均增长14.6% [12] 未来趋势 - 贸易成本上升可能引发战争风险,大国博弈已延伸至科技战、金融战 [27] -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替代性贸易网络 [26] - 数字经济将重构全球支付、信用体系,形成去中心化贸易生态 [27]
【国金电新】钧达港股进展点评:组件封装引领光伏制造再全球化,独立电池片供应龙头迎价值重塑
新兴产业观察者· 2025-04-22 15:32
+ 目录 摘要 ■ 投资逻辑 事件简述: 2025年4月21日,公司发布关于刊发境外上市股份(H股)发行聆讯后资料集的公告。根据招股书,公司港股募集资金拟用于1)建设5GW光伏电池海外生产 地;2)用于研发先进的光伏电池技术;3)建立及加强海外销售业务及分销渠道;4)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事件点评: 海外产能如期推进,强化公司盈利弹性: 本次拟投资建设的阿曼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5.6亿美元(视未来调整而定),其中一期5GW预计投资金额2.8亿美元,将 2026年开始商业化生产,并将根据一期进度审慎推进二期建设。同时,公司已与一家领先的北美光伏组件企业订立谅解备忘录,双方将积极探讨及探索潜在合作 会,该企业拟于2025年向公司阿曼产能购买1-2GW光伏电池,侧面印证美国本土进口电池片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根据我们测算,随着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全球输 产能成本曲线更加陡峭,美国本土组件+阿曼电池产能盈利有望达到7美分/W以上(详细测算见下文),公司阿曼产能作为低税率输美产能的稀缺性增强,投产后有 带动进一步凸显公司全球化竞争优势、强化整体盈利弹性。 兼顾"守正"与"出奇",全面探索光伏电池量产路径: 公司MoN ...
【国金电新 周观点】光伏制造全球化重塑独立电池片地位,电网特高压、智能化建设持续加力
新兴产业观察者· 2025-04-20 19:10
新能源 - 钧达股份一季报环比大幅减亏并再次向港交所提交发行申请[1] - 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一期10万千瓦样机工程正式签约[1] - 光伏制造产业链再全球化背景下电池片环节地位及领先企业价值有望重塑 重申推荐钧达股份、横店东磁[4] - 钧达股份Q1实现收入18.75亿元 环比+7.14% 归母净利润-1亿元 环比大幅减亏[7] - 钧达股份海外销售业务占比达58% 同比+46PCT 环比+9PCT 连续5个季度持续提升[7] - 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采用6台16-18MW漂浮式风机 是全球最大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10][11] 电网 - 南网公示25年度总部集中采购批次安排 共计划30个物资招标采购批次 同比增长3个批次[2][16] -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8%[2] - 国网董事长会见巴西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主席[2] - ABB拟分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2] - 国电南瑞直接控股股东拟由南瑞集团变更为国网电科院[2] - 南网首次将AI训练服务器单独进行批次招标 凸显能源数字化重视[16] 新能源车&锂电 - 华为享界S9增程、问界M8正式上市 上汽尚界品牌正式官宣[3][31] - 长城哈弗枭龙MAX二代正式上市 定价超预期 上市1小时大定8231台[29] - 吉利极氪007 GT正式上市 定价略超预期[27] - 比亚迪方程豹钛3正式上市[3] - 赣锋锂业、LGES固态电池公布新进展[35][36] - 4月2周乘用车销量35.1万辆 电车18.6万辆 电车渗透率53%[24][25] 氢能与燃料电池 - 广州花都将氢能纳入重点支持产业领域[4] - 呼伦贝尔3万吨/年风电制氢项目签约[4] - 佛山发布1000辆燃料电池冷藏车招标公告[4] - 舟山落地30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4] - 四企业签署《广西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4] - 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法案将于2028年生效 绿醇有望成为航运公司重要燃料[41][42] 风电 - 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一期10万千瓦样机工程正式签约[1][10] - 项目采用6台16-18MW漂浮式风机 是全球最大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11] - 欧洲海风项目股权IRR水平在6%-9%左右 预计项目推进有望加速[12] - 2025年海陆高增趋势明确 国内海外需求共振[13] - 重点推荐三条主线:海缆单桩环节、整机环节、大型化铸锻件叶片环节[13] 光伏 - 光伏制造产业链再全球化背景下电池片环节地位及领先企业价值有望重塑[4][5] - 组件封装环节产能建设是各国实现光伏供应"自主可控"相对最切实可行的方向[5] - 电池片出口增速持续高于组件出口增速 验证组件封装产能正在快速全球化趋势[5] - 龙头独立电池片供应商有望获得行业地位和企业价值重塑[6] - 钧达股份Q1实现毛利率6% 环比+3PCT 净利率-6% 环比+4PCT[7] - 5月组件排产进入观察窗口 "抢装后"国内外需求韧性有望得到验证[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