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南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 南南贸易对全球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经济日报· 2025-10-16 11:33
全球贸易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额强劲增长超过5000亿美元,且增长势头有望在三季度继续保持 [1] - 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源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扩张和制造业出口的回升 [1] 南南贸易分析 - 南南贸易对全球贸易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其动力主要源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互补性 [2] - 东亚地区引领南南贸易,但排除东亚后,全球南南贸易在2025年二季度出现收缩,过去12个月内总体表现较弱 [2] - 南南贸易面临基础设施不足、贸易壁垒、融资困难等挑战,限制了其潜力的发挥 [2] 制造业贸易表现 - 制造业是推动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引擎,在2025年二季度表现强劲 [2] - 制造业季度环比增速为3%,高于农业2%的增速以及自然资源行业2%的负增速 [3] - 电子产业贸易额季度环比增长7%,其中人工智能相关设备是增长最快领域 [2] -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贸易额环比增幅分别为17%和10%,而传统燃油汽车下降3% [2] 重点行业与区域贡献 - 中国、韩国等东亚地区国家是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3] - 中国出口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韧性,尤其在电子产品和绿色交通领域表现突出 [4]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入带动其制造业出口,推动中国在全球汽车贸易中的份额上升 [4] 未来增长动力与潜在影响 - 随着绿色与科技转型推进,电池、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电子产品将继续拉动制造业增长 [3] - 贸易额由贸易量和价格因素共同决定,部分产品如太阳能产品会因价格下跌而表现疲软 [3] - 钢铁等特定制造业领域的全球产能过剩,可能引发更多贸易保护措施 [3]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 南南贸易对全球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经济日报· 2025-10-16 06:11
全球贸易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额增长超过5000亿美元并保持强劲势头,增长动力有望在第三季度延续 [1] - 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源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扩张和制造业出口的回升 [1] 南南贸易分析 - 南南贸易对全球贸易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动力源于发展中国家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及特定领域的互补性 [1][2] - 东亚地区引领南南贸易,但排除东亚后,全球南南贸易在2025年二季度出现收缩,过去12个月总体表现较弱 [2] - 南南贸易潜力受限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贸易壁垒和融资困难等挑战 [2] 制造业贸易表现 - 制造业是推动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引擎,2025年二季度表现强劲,季度环比增速为3%,高于农业的2%增速和自然资源行业2%的负增长 [2][3] - 电子产业贸易额季度环比增长7%,人工智能相关设备是增长最快领域 [2] - 汽车产业中,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贸易额环比增幅分别为17%和10%,而传统燃油汽车下降3% [2] - 制造业贸易韧性较强,尤其在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受政策支持明显 [3] 重点行业与区域贡献 - 中国、韩国等东亚地区国家是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3] - 中国出口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韧性,在电子产品和绿色交通领域表现突出,其新能源汽车产业投入推动了全球汽车贸易份额上升 [4] - 中国通过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联系,在全球贸易波动中保持稳定 [4] 未来增长动力与潜在影响 - 绿色与科技转型将持续推进,电池、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电子产品将继续拉动制造业增长 [3] - 部分产品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未来贸易额,例如太阳能产品因价格下跌而表现疲软 [3] - 钢铁等特定制造业领域的全球产能过剩,可能引发更多贸易保护措施 [3]
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2.4%
商务部网站· 2025-10-11 02:02
全球贸易增长预测调整 - 世界贸易组织将2024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率从0 9%上调至2 4% [1] - 预计2025年服务出口增长率为4 6%,2026年增长率为4 4%,均低于2024年的6 8% [1] - 将2026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预测从1 8%下调至0 5% [1] 贸易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上半年商品贸易意外强劲,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工智能相关采购增加、美国因担心关税而提前进口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强劲 [1] - 全球贸易增长中高达42%来自人工智能相关产品,远高于其在世界贸易中15%的份额 [1] - 2025年上半年南南贸易额同比增长8%,超过全球贸易总额6%的增幅 [1] 全球贸易前景风险 - 全球贸易前景的主要下行风险是贸易限制措施和政策不确定性蔓延至更多经济体和行业 [1]
WTO上调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人工智能成核心引擎,南南贸易亮眼
新浪财经· 2025-10-07 22:45
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调整 - 世界贸易组织将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8月份的0.9%上调至2.4% [1] - 同时将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8%下调至0.5% [1] - 2025年全球GDP增长预期为2.7%,2026年为2.6% [1] 2025年上半年贸易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4.9%,以美元计的贸易额增长6% [3] - 增长主要受人工智能相关商品需求强劲、北美地区提前进口以规避关税、以及新兴经济体间贸易活跃等因素推动 [1] - 人工智能相关商品贸易额同比大增20%,在上半年贡献了近一半的整体贸易增量 [3] 人工智能产业链贸易扩张 - 人工智能产业链的贸易扩张覆盖从硅材料、特种气体到支撑云计算与AI应用的设备 [3] - 亚洲出口在人工智能相关商品领域表现突出 [3] 新兴经济体贸易表现 - 南南贸易总额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高于全球整体6%的贸易额增速 [4] 区域贸易增速分化 - 2025年亚洲和非洲将取得最快出口增长,南美、中美及中东地区也将保持温和扩张 [4] - 欧洲出口增速很可能会放缓,而北美出口贸易可能出现下滑 [4] - 进口方面,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预计将领跑增速,与北美的缩水形成对比 [4] 全球服务贸易趋势 - 全球商业服务出口增速预计将从2024年的6.8%降至2025年的4.6%,并在2026年进一步降至4.4% [5] - 数字化可交付服务预计2025年增速将小幅上升至6.1% [5] - 欧洲有望在2025年领跑全球服务出口增长,随后为亚洲和中东地区 [5]
WTO总干事:明年关税措施仍对对贸易构成压力
第一财经· 2025-10-07 21:20
关税措施对贸易的影响 - 尽管前期加征关税及4月至8月暂停多项加税措施已将其影响推迟到今年下半年,但关税措施仍对明年贸易构成压力[1] - 进口商提前下单以应对未来的关税上调或报复性措施,导致美国库存以美元价值计算达到创纪录水平[1] 2025年上半年商品贸易额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同比增长4.9%,强于预期[1] - 北美进口额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3.2%,主要受药品和贵金属(主要是黄金)推动[1] - 对半导体、计算机、服务器和制造设备等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需求飙升,以满足持续增长的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投资[1] - 南南贸易额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而同期全球贸易总额增长仅为6%[1]
标普全球最新研究报告:中国企业在“关税时代”走向全球南方
环球时报· 2025-08-22 06:54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促使中国企业正将业务重心转向全球南方国家。日前,标普全 球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在关税时代,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南方》。报告分析了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近年来的贸易增长情况以及关税压力下, 中企在投资这些国家时会面临的挑战等。该机构分析师表示,伴随着中国企业继续向全球南方国家拓展,其结果可能是形成"新的全球商业秩 序",其中南南贸易将成为新的重心,而中国跨国公司会成为新的关键参与者。 过去十年,出口增长一倍 标普全球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相比之下,同期中国对美国和西欧的出口分别增长28%和58%。这一 增长趋势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尤为显著。在此期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增长了65%。 中国目前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额(约1.6万亿美元)比对美国和西欧的总和(约1万亿美元)高出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仅对三个区域 ——南亚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中东的出口额就差不多超过对美、欧出口总和。 报告同时指出,日益活跃的贸易往来也促进了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商业合作。中国与这些伙伴国的双边关系基本保持稳定, ...
澳前总理顾问:美制造业“空心化”不是贸易造成的 再全球化不可逆
搜狐财经· 2025-06-25 00:19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分析 - 美国对自身全球地位相对下降感到焦虑 将中国科技实力和工业规模视为挑战 [3] - 美国通过多边机构塑造全球规则获取地缘优势 但近年转向零和思维的"交易"式外交 [3] - 加征关税政策存在内在矛盾:强势美元与贸易逆差扩大无法同时解决 再工业化需要先扩大逆差 [3]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本质是资本从工业流向金融领域 金融业占GDP比重飙升而制造业停滞 [4] 美国产业结构现状 - 高端设备/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保持优势 但无法弥补消费品制造业外流空缺 [4] - 金融工程主导下出现资产泡沫/股票回购/房地产投机 与实体经济脱节 [3][4] 全球经贸格局演变 - 东盟国家推动区域贸易本币结算 降低对美元依赖 尤其在中日韩贸易中 [5] - 南南贸易重要性提升 新兴市场通过基础设施融资/货币互换降低对西方市场依赖 [5] - 美国进口额占全球14%但经济份额下降 反映全球需求多元化趋势 [5] 再全球化发展趋势 - 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 美元武器化加速替代清算机制探索 [5] - 国际秩序向多极主义转型 表现为储备货币多元化/区域主义取代单边主义 [5] - 全球供应链在新规则下重构 非西方区域增长极(东亚/南亚/非洲)重要性提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