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贸易

搜索文档
WTO上调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人工智能成核心引擎,南南贸易亮眼
新浪财经· 2025-10-07 22:45
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调整 - 世界贸易组织将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8月份的0.9%上调至2.4% [1] - 同时将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8%下调至0.5% [1] - 2025年全球GDP增长预期为2.7%,2026年为2.6% [1] 2025年上半年贸易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4.9%,以美元计的贸易额增长6% [3] - 增长主要受人工智能相关商品需求强劲、北美地区提前进口以规避关税、以及新兴经济体间贸易活跃等因素推动 [1] - 人工智能相关商品贸易额同比大增20%,在上半年贡献了近一半的整体贸易增量 [3] 人工智能产业链贸易扩张 - 人工智能产业链的贸易扩张覆盖从硅材料、特种气体到支撑云计算与AI应用的设备 [3] - 亚洲出口在人工智能相关商品领域表现突出 [3] 新兴经济体贸易表现 - 南南贸易总额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高于全球整体6%的贸易额增速 [4] 区域贸易增速分化 - 2025年亚洲和非洲将取得最快出口增长,南美、中美及中东地区也将保持温和扩张 [4] - 欧洲出口增速很可能会放缓,而北美出口贸易可能出现下滑 [4] - 进口方面,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预计将领跑增速,与北美的缩水形成对比 [4] 全球服务贸易趋势 - 全球商业服务出口增速预计将从2024年的6.8%降至2025年的4.6%,并在2026年进一步降至4.4% [5] - 数字化可交付服务预计2025年增速将小幅上升至6.1% [5] - 欧洲有望在2025年领跑全球服务出口增长,随后为亚洲和中东地区 [5]
WTO总干事:明年关税措施仍对对贸易构成压力
第一财经· 2025-10-07 21:20
WTO总干事:明年关税措施仍对对贸易构成压力 其次,对半导体、计算机、服务器和制造设备等交易量较大的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需求飙升,以满足持 续增长的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投资。 第三,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持续增长,尤其是南南贸易。2025年上半年南南贸易额同比增长8%, 而同期全球贸易总额仅为6%。(第一财经记者 冯迪凡 ) 7日,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在记者会上表示,尽管前期加征关税以及4月至8月期间暂停多项加税措施 已将其影响推迟到今年下半年,尤其是明年,但关税措施仍在对贸易构成压力。 她还解释了2025年上半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增长强于预期,同比增长4.9%的原因。她表示,首先,进 口商提前下单,以应对未来的关税上调或报复性措施。美国的库存以美元价值计算已达到创纪录水平。 第一季度,北美进口额同比增长13.2%,主要受药品和贵金属(主要是黄金)的推动。 ...
标普全球最新研究报告:中国企业在“关税时代”走向全球南方
环球时报· 2025-08-22 06:54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促使中国企业正将业务重心转向全球南方国家。日前,标普全 球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在关税时代,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南方》。报告分析了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近年来的贸易增长情况以及关税压力下, 中企在投资这些国家时会面临的挑战等。该机构分析师表示,伴随着中国企业继续向全球南方国家拓展,其结果可能是形成"新的全球商业秩 序",其中南南贸易将成为新的重心,而中国跨国公司会成为新的关键参与者。 过去十年,出口增长一倍 标普全球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相比之下,同期中国对美国和西欧的出口分别增长28%和58%。这一 增长趋势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尤为显著。在此期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增长了65%。 中国目前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额(约1.6万亿美元)比对美国和西欧的总和(约1万亿美元)高出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仅对三个区域 ——南亚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中东的出口额就差不多超过对美、欧出口总和。 报告同时指出,日益活跃的贸易往来也促进了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商业合作。中国与这些伙伴国的双边关系基本保持稳定, ...
澳前总理顾问:美制造业“空心化”不是贸易造成的 再全球化不可逆
搜狐财经· 2025-06-25 00:19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分析 - 美国对自身全球地位相对下降感到焦虑 将中国科技实力和工业规模视为挑战 [3] - 美国通过多边机构塑造全球规则获取地缘优势 但近年转向零和思维的"交易"式外交 [3] - 加征关税政策存在内在矛盾:强势美元与贸易逆差扩大无法同时解决 再工业化需要先扩大逆差 [3]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本质是资本从工业流向金融领域 金融业占GDP比重飙升而制造业停滞 [4] 美国产业结构现状 - 高端设备/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保持优势 但无法弥补消费品制造业外流空缺 [4] - 金融工程主导下出现资产泡沫/股票回购/房地产投机 与实体经济脱节 [3][4] 全球经贸格局演变 - 东盟国家推动区域贸易本币结算 降低对美元依赖 尤其在中日韩贸易中 [5] - 南南贸易重要性提升 新兴市场通过基础设施融资/货币互换降低对西方市场依赖 [5] - 美国进口额占全球14%但经济份额下降 反映全球需求多元化趋势 [5] 再全球化发展趋势 - 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 美元武器化加速替代清算机制探索 [5] - 国际秩序向多极主义转型 表现为储备货币多元化/区域主义取代单边主义 [5] - 全球供应链在新规则下重构 非西方区域增长极(东亚/南亚/非洲)重要性提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