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共济
icon
搜索文档
牢记嘱托答好民生“幸福卷”
陕西日报· 2025-10-23 08:22
就业保障与促进 -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密集举办多场综合类、专场、校园及网络直播招聘会,擦亮“乐业陕西 '就'在三秦”系列招聘品牌 [2] - 培育认定劳务品牌158个,累计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近400万人,例如“汉中藤编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3] - 从2022年至今年8月,陕西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163.26万人,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4]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因地制宜构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例如西安市新城区长乐社区的“饭大爷”老年餐厅为老年人提供优惠就餐服务 [5] - 不断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及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助浴、助医等多样化服务 [6] - 推行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让社区居民在楼底下、家门口享受方便实惠、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 [9] 托育服务与“一小”关怀 - 社区托育中心为上班族提供便利,解决孩子照料问题,例如西安市长缨东路社区的居民可将孩子送至社区托育中心 [9] - “一老一小”服务网进一步织牢织密,通过社区便民服务托住稳稳的幸福 [9] 医疗保障完善 - 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家庭共济,共济亲属范围扩大至参加基本医保的近亲属,提升政策便民实惠性 [10] - 落实全民医保参保计划,截至今年9月,全省基本医保参保3692.18万人,其中职工医保892.5万人、居民医保2799.68万人 [12] 住房与教育改善 -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等措施,使群众以低成本改善住房条件,例如安康市汉滨区搬迁群众仅出资1万元即可入住三室一厅新房 [10] -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落实“双减”政策等举措改善教育环境,例如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的教学设施得到提升 [11] 社会保障兜底 - 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12] - 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民生底线 [11][12]
今年1-7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31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
央视网· 2025-08-31 09:55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总体情况 - 2025年1-7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总人次达2.31亿,总金额304.57亿元[1] - 共济主要通过即时调用被绑定人账户和医保钱包转账两种方式实现[1] 即时调用方式共济详情 - 即时调用方式共济人次2.31亿,金额303.41亿元,占总额99.6%[2] - 同一统筹区内共济2.12亿人次(金额269.94亿元),省内跨统筹区共济1950.72万人次(金额33.47亿元)[2] - 共济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定点医疗机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274.87亿元,定点零售药店费用17.34亿元,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7.09亿元[2] 医保钱包转账方式共济详情 - 医保钱包转账方式共济17.06万笔,金额1.16亿元[3] - 2025年7月单月转账7.05万笔,金额4952.19万元,其中支付就医购药费用2.29万笔,金额418.88万元[3] - 7月省内转账3.83万笔(金额2743.13万元),跨省转账3.22万笔(金额2209.06万元)[3] 各省即时调用共济数据 - 浙江省共济金额最高达45.25亿元(2819.19万人次),江苏省31.83亿元(2839.81万人次),广东省23.07亿元(2112.85万人次)[4] - 北京市共济1937.07万人次金额21亿元,上海市1240.84万人次金额10.94亿元[4] - 西藏自治区共济规模最小,仅21.65万人次金额0.49亿元[4] 各省医保钱包使用情况 - 2025年7月底累计开通医保钱包人数96.54万人,当月新增开通27.79万人[5][6] - 四川省当月省内转出5128笔(金额320.31万元),跨省转出2255笔(金额182.75万元),均为全国最高[5] - 河北省累计开通13.6万人居全国首位,当月新增1.85万人[5] - 7月全国医保钱包省内转出总额2743.13万元,跨省转出总额2209.06万元[6]
2025年1—7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31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
央视网· 2025-08-31 09:36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总体情况 - 2025年1-7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总人次达2.31亿,总金额304.57亿元[1] - 共济主要通过即时调用被绑定人账户和医保钱包转账两种方式实现[1] 即时调用方式省内共济详情 - 即时调用方式共济人次2.31亿,金额303.41亿元,占总体共济规模的99.6%[2] - 同一统筹区内共济2.12亿人次(占比91.8%),金额269.94亿元(占比89.0%)[2] - 省内跨统筹区共济1950.72万人次,金额33.47亿元[2] - 共济资金主要用于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支付(274.87亿元,占比90.6%),其次为定点零售药店费用(17.34亿元)和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7.09亿元)[2] 医保钱包转账方式共济情况 - 2025年1-7月通过医保钱包转账共17.06万笔,金额1.16亿元[3] - 2025年7月单月转账7.05万笔,金额4952.19万元,其中支付就医购药费用2.29万笔,金额418.88万元[3] - 7月省内转账3.83万笔(2743.13万元),跨省转账3.22万笔(2209.06万元)[3] 各省即时调用共济规模排名 - 浙江省共济金额45.25亿元居全国首位,共济人次2819.19万[4] - 江苏省共济金额31.83亿元位列第二,共济人次2839.81万[4] - 广东省共济金额23.07亿元排名第三,共济人次2112.85万[4] - 北京市共济金额21.00亿元,共济人次1937.07万[4] - 共济金额超过10亿元的省份有12个,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湖北等[4] 医保钱包使用情况省际差异 - 河北省医保钱包累计开通人数13.60万居全国首位,当月新增开通1.85万[5] - 四川省当月省内转出笔数5128笔(320.31万元),跨省转出2255笔(182.75万元)[5][6] - 上海市跨省转出金额330.31万元为全国最高,转出笔数7344笔[5] - 全国医保钱包累计开通人数96.54万,当月新增开通27.79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