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促进

搜索文档
加纳启动技能培训项目
商务部网站· 2025-09-06 01:28
(原标题:加纳启动技能培训项目) 国家学徒计划旨在为10,000名15至25岁的受益者提供符合现代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培训涵 盖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酒店业、时尚、美容、建筑、传统工艺和创意产业等重 点经济领域。这些领域的重点与加纳认为具有增长潜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领域相契合。 目前,加纳近70%的年轻人在非正规部门工作,既没有工作保障,也没有明确的晋升机会。15至24 岁年轻人的官方失业率为5.4%,但如果将不稳定的非正规就业纳入考量,失业率将跃升至38.8%。 据《加纳新闻》9月1日报道,加纳推出了一项全面的学徒计划,旨在帮助全国 120 万陷入失业或不 稳定非正规部门工作的年轻人。 ...
喀麦隆总统批准为青年、卫生和农业领域新增1250亿中非法郎(约2.16亿美元)贷款
商务部网站· 2025-08-10 01:36
融资概况 - 喀麦隆总统批准新增1250亿中非法郎(约216亿美元)贷款 用于青年 卫生和农业领域 [1] - 贷款债权方包括非洲开发银行 渣打银行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发展基金(OPEC Fund) [1] - 贷款金额占2025年财政法案预算赤字的约三分之一 [1] - 截至2025年6月底 喀麦隆公共债务总额达141050亿中非法郎(约24319亿美元) 占GDP的43% [1] 农业领域 - OPEC基金提供2500万美元贷款 用于打造水稻全产业链 [2] - 项目计划在Yagoua Ndop和Nanga-Eboko灌溉区新增12万吨稻谷产量 [2] - 目标每年减少5000万美元的亚洲稻米进口成本 [2] 卫生领域 - 渣打银行提供2300万欧元贷款 由英国出口信贷担保局担保 [2] - 资金用于建设雅温得Jamot地区200张床位的胃肺医院和Mfou150张床位的精神病医院 [2] - 预计减少每年1000万美元国外就医支出 创造1000个直接就业岗位 [2] 青年就业领域 - 非洲开发银行提供136亿欧元贷款 用于提升极北大区青年技能与就业能力 [2] - 该地区贫困率达74% 项目计划培训35万名青年 其中女性占一半 [2] - 支持在8个县创办1万个微型企业 [2] 预期影响 - 项目实现后有望减少30%谷物贸易逆差 [3] - 创造数万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3]
湖北整合20万个岗位促就业 确保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0%
长江商报· 2025-08-05 07:59
为切实解决青年就业问题,近日,湖北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消费新热点等行业企业用工需 求,整合适合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的岗位20万个,募集见习岗位不少于6万个。所有岗位信息将通过湖 北公共招聘网实时更新,为求职青年提供持续有效的岗位对接服务。 2025年以来,湖北以"才聚荆楚.共建支点"为引领,创新实施"百县进百校联万企"就业促进行动,以暖 心服务架起校地企协同育才引才的"连心桥",以多元举措为高校毕业生铺就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高速 路"。 在各类措施的积极推动下,湖北在2025年初定下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的目标,截至目前,年度 目标任务已完成超八成。 十大举措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 近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才聚荆楚.共建支点"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 坚行动实施方案》(简称《方案》),2025年7月至12月,在全省集中开展专项服务行动,全力促进高校 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据了解,行动以"攻坚促就业奋进创未来"为主题,重点服务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至24岁登 记失业青年,通过政策落实、岗位对接、技能提升等十大举措,力争年底前实现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 ...
哈尔滨上半年新增就业4.3万人 创业担保贷款增5倍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5 06:22
就业工作 -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3172人,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36条政策措施,细化149项工作任务 [1] - 向上争取就业补助资金3.1亿元,稳岗返还、阶段性降费助企减负2.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同比增加501.4% [1] - 开发就业见习、"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岗位1.1万个,举办专项招聘42场 [1] - 带动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2156人,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到2.6万人,2125名失业人员纳入包保就业范围 [1] - 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59个、零工驿站5个 [1] 社保体系 - 188.83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13个村集体组织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 [2]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提高10元,117.7万参保居民受益 [2] 人才队伍 - 市级重点、市级领军人才梯队达到127个 [2] - 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3092人次,订单、定向、定岗培养高技能人才7182人 [2] - 52家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3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2] 劳动关系 - 建成16个社区(乡镇)劳动关系基层服务站,配备专职劳动关系协调员32名 [3] - 开展冬季攻坚、欠薪风险大排查等多轮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建设项目拖欠工资 [3] - 全面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新模式 [3]
上半年内蒙古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 完成年度目标的68.4%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08:46
就业数据与成果 - 内蒙古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8.4% [1] - 调查失业率同比环比均下降,就业局势稳中向好 [1] - 农牧民转移就业259万人 [1] - 累计发布岗位68.9万个 [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释放援企稳岗政策红利20.9亿元 [1] - 发放创业和助企贷款9.6亿元 [1] - 出台降低工伤和失业保险费率、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 [1] 高校毕业生与青年就业 - 放宽应届高校毕业生认定条件,加快释放政策性岗位资源 [1] - 征集政策性岗位计划6.1万个,已招收3.3万人 [1] - 新增紧缺急需本科专业19个,撤销就业状况不佳专业20个 [1] -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落实"1131"实名制帮扶措施 [2] 技能培训与岗位匹配 - 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30.3万人次 [1] - 上线"就业内蒙古"求职招聘平台,推动人岗智能匹配 [1] - 分行业、分领域开展招聘活动1827场 [1] - 全面摸排重点产业用工需求和培训意愿,扩大订单、定向、定岗培训规模 [2] 未来计划与项目推进 - 出台配套举措落实国家就业增量政策,细化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提高稳岗返还比例等措施 [2] - 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加大岗位挖潜扩容 [2] - 推动第一批以工代赈项目全面开工并筹划第二批项目 [2]
政企校同向发力 构建就业大格局
北京青年报· 2025-06-06 02:14
高校就业合作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例如在中铁建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以党建为引领 结合学校教育和企业发展实际情况 为学生实习实践 职业发展 前沿研究 实地考察提供高水平供需对接平台 [1][2] - 学校持续开展访企拓岗工作 加强学科领域的课堂外培养 定期开展就业双选会 邀请重点企事业单位来校开展人才招聘工作 建立"就业单位-学校-学生"三方反馈机制 不断优化就业措施和服务 [3] - 2022-2024届毕业生共计807人 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71% 毕业去向落实率逐年稳步提高 [3] 企业就业举措 - 美团2025年面向校园提供超1.5万个岗位 其中应届毕业生超6000人 有转正机会实习生4000人 日常实习生5000人以上 [4] - 美团创新应用数字化招聘手段 利用带岗直播 模拟面试 对话行业"大咖"等形式 2025年上半年总部接待老师 学生参访近千人次 参与全国100多所高校的宣讲会 双选会共100多场 [4] - 近两年美团平均每年入职超过6000名应届校招生 覆盖所有业务部门和岗位序列 技术 产品及商业分析序列中超过70%校招生入职第一年完成首次晋升 两年左右成为团队骨干员工 [4][5] - 美团建立骑手人才培养体系 包括新手帮扶 站长培养 学历提升等通道 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推出"骑手上大学"项目 已帮助385名骑手免费进修本科和大专学历 其中30多名学员已通过学习实现晋升 [5] 政府就业服务 - 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造多维服务体系 依托"朝阳就业服务云平台"整合企业用工需求与人才数据库 实现岗位智能匹配 针对困难毕业生群体实施"一生一策"兜底帮扶 [5] - 朝阳区举办"展翼未来 才子朝阳"招聘活动 线上搭建云招聘平台 线下开展招聘活动累计36场 覆盖1000余所高校 吸引超770万人次观看 收取简历90余万份 确保朝阳区户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达到95%以上 [6] - 朝阳区打造全国首个基于腾讯地图的线上零工平台 求职者可通过微信"附近的工作"功能实现零工岗位精准定位 上线以来累计服务25.5万人次 撮合15007人次实现就业 [6] - 朝阳区开通"宜业朝阳"抖音账号 开展直播带岗活动81场 发布岗位2113个 打造"十五分钟就业服务圈" 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400余个 [7] - 朝阳区首创就业流动服务站"七进"活动服务模式 2024年累计举办2000余场线下流动服务站 为17.5万家企业发布岗位72万个 促进1.9万人实现就业 [8]
省委全会部署激励江苏干部群众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好发展尖子生,蹚出共富新路子
新华日报· 2025-06-04 06:54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 苏北泗洪县界集镇娥眉村通过打造文旅产业园(子湖文旅产业园)整合村居民宿、水上乐园、休闲农业,带动4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年收入从几万元起步,通过红薯粉条加工厂等项目提升村民就业[2] - 昆山市锦溪镇朱浜村依托明清古砖窑资源开发"金砖水乡"文旅项目,计划复垦430万立方米土地打造1600亩高标准农田,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192万元,并配套窑文化体验产业[3] 民生保障与社会福利 - 江苏省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每人每月873元,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分别为1733元/月、1209元/月,全省保障低收入人口96万人,通过7部门联网实现182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5] - 苏州市姑苏区创新"幸福助餐工程"覆盖老年人餐饮及文娱需求,全省建成8000多家老年助餐点,服务140万人,同时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6] 就业促进与产业联动 - 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因业务扩张招聘近500名技术研发及操作工,全省5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19亿元(进度35.5%),带动企业用工登记达2084.5万人(同比增5.9万人)[7] - 南京市通过政府补贴开展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职业培训,计划优化3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归集600万个岗位,帮扶3万名困难群体就业[8] 文旅与特色产业开发 - 娥眉村通过直播带货单场销售3000斤红薯粉条,计划建加工厂激活100多名村民手艺[2] - 朱浜村以"窑烧咖啡"吸引周边游客,结合砖窑文化打造体验区提升村民收入[3]
我省建立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推出系列稳岗拓岗举措
海南日报· 2025-05-28 10:38
就业促进机制 - 海南省建立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推出系列稳岗拓岗举措,以就业之稳助力经济之稳、社会之稳、民心之稳 [10] - 202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7.26万人,脱贫人口务工31.82万人,保持就业总体稳定 [12] - 截至2024年底,全省农村劳务带头人、致富能人和乡村匠人"三支队伍"发展壮大到7407人,带动就业21.34万人次 [13] 政策支持 - 出台"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二十条措施",通过技能培训、住房保障、法律援助等措施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11] - 推行档案接收、补贴申领、社保缴纳、落户手续等政策服务"一件事打包办"制度,给予落户自由、住房补贴、创业帮扶、个税优惠等支持吸引青年学子 [12] - 采取"大数据+铁脚板"方式开展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晴天行动",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为就业困难人员建立就业帮扶档案 [13] 就业服务体系 - 全省就业驿站已达261家,累计走访和接待劳动者近70万人次,帮助就业32万余人次 [16] - "海南好就业"小程序累计发布岗位293.08万个、登记求职者23.06万人、浏览量258.07万次 [17] - 推动就业驿站进驻全省21所高校,以海南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方式运行 [16]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 - 海南大学成立生物医药工程、信创和新能源汽车等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提升人才培养和地方产业行业匹配度 [19] -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企业建设智慧旅游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理想汽车产业学院等创新平台帮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实际需求 [19] - 截至今年1月,全省累计培育48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52.34万人次 [20] 招聘活动与校企合作 - 举办高校与园区人才供需对接专场招聘会,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衔接 [18] - 从"四城同办"到"五湖四海"举办招聘会,推动人才与海南"双向奔赴" [17] - 校企携手提升青年求职竞争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9]
美团骑手数量背后的社会经济新动向
搜狐财经· 2025-05-20 16:42
骑手规模与收入 - 2024年全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达336万,构建庞大高效的配送网络[1] - 一线城市乐跑骑手月均收入11547元,显著高于其他层级城市[1][2] - 三四五线城市乐跑骑手收入增速突出,全年月均8757元较Q3增长12%[1] - 收入分层明显:S级城市全体高频骑手9344元,A级7988元,B级7674元,C/D级6650元[2] 收入对比与社会影响 - 广州高频骑手月收入比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34%(83436元年收入基准)[2] - 中低线城市收入提升吸引劳动力就近就业,缓解人口外流并带动地方经济[1] - 稳定高收入使骑手岗位成为职业转型者和灵活就业者的热门选择[2] 平台保障措施 - 推出"防疲劳"机制限制跑单时长,保障骑手健康可持续工作[3] - 实施"超时免罚款"政策降低工作压力[3] - 自2022年7月起累计出资14亿元,在7省市为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障保费[3] 行业与社会价值 - 骑手规模增长反映平台发展活力,创造大量就业岗位[3] - 配送网络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1] - 职业群体未来有望在促进就业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3]
有业可择 有梦可追
辽宁日报· 2025-05-05 08:38
就业形势 - 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 新就业人员20.8万人 同比分别增长8.4%和3.9% 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1] - 一季度全省组织4061场次招聘会 提供94.6万个岗位 解决18.8万个用工缺口 [6] -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8万人 同比增长18.8% [8] 政策支持 - 围绕22个重点产业集群推出19条支持措施 包括吸纳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险降费率等惠企政策 [3] - 向符合条件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 高校毕业生创业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 [3] - 推出"辽宁军创贷"金融扶持政策 20家银行研发45款专属产品 已发放贷款8218万元 [3] - 全年计划释放政策红利20亿元以上 支持企业减负稳岗 [4] 招聘活动 - "振兴有你·就有未来"招聘活动168家企业发布5322个岗位 [4] - "春暖辽沈·兴企护航"招聘活动提供4.5万个岗位 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领域岗位增多 [4]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举办13场专场招聘会 提供19969个岗位 132家企业进校宣讲 [7] 重点群体就业 - 一季度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8万个 高校开展"访企拓岗"行动 每校走访不少于100家企业 [7] - 实施"宏志助航计划" 对18284名困难毕业生优先推荐岗位 [7] - 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20场 提供3.3万个岗位 达成就业意向2630人 [8] 技能培训 - 推出"技能照亮前程·匠才助推振兴"专项培训计划 全年培训100万人次以上 [9] - 开展"1+N"培训计划 覆盖人工智能和康养照护等领域 [9] - 培育19个省级劳务品牌 实行培训鉴定发证就业一条龙服务 [11] - 打造"辽服到家"家政康养照护托育培训行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