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打包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县乡村医共体,如何让群众就近“看好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31 06:18
县域医共体机制设计 - 医保打包支付机制确保医院收入不因病人减少而降低 财政投入稳定 医保和个人付费资金打包给医共体后 群众少得病可形成资金结余 结余部分可用于人员绩效激励 [2] - 医保总额包干制度使医生与患者目标一致 通过预防性健康管理减少重症发生率 考核标准从诊疗量转向健康效果指标 [3] - 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错位协同 县级医院处理重症 基层机构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形成分级诊疗体系 [3] 人员下沉与激励机制 - 推行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制度 保留编制身份的同时要求基层服务 并设置轮岗机制强制下沉 [5] - 将基层服务经历与职称晋升挂钩 晋升副高/正高前需在基层工作满半年至一年 [5] - 实施双绩效激励 下沉人员可同时领取原机构绩效和基层服务绩效 [5]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 紧密型维度要求人财物统一管理 建立共同目标 [7] - 同质化维度确保县乡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一致 重点提升基层能力 [7] - 促分工维度通过分级诊疗优化患者流向 提效能维度控制医疗负担 最终落脚于健康管理效果 [7] 服务模式转型 - 县级医院主动参与家庭医生团队 协助乡村医生管理患者 推动服务重心从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管理 [4] - 通过运动/体重控制等预防手段管理血压血糖 降低脑梗等重症发生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