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八载同行进博 欧姆龙以责任与创新践行共享共赢
人民网· 2025-11-04 17:02
作为扎根中国的外资企业,欧姆龙始终重视本土化布局,致力于推出贴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服 务。东谷隆史认为,企业的本土化实践不仅体现在产品创新上,更贯穿于服务模式与战略响应的全过 程。 "为社会做贡献"是欧姆龙始终秉持的企业理念,这一理念也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东谷隆 史介绍,欧姆龙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校园健康领域,企业多次走进希望小学及 各地高校,从捐赠健康监测设备到开展健康讲座,全方位助力校园健康生态建设。在绿色医疗领域,企 业发起"数智守护,无汞测温"系列公益活动,向多家医院捐赠电子医疗器械,积极响应国家无汞政策, 助力医疗领域绿色转型。"这些行动既是对企业理念的践行,也是我们对中国社会的真诚回馈。"他说。 谈及进博会对跨国企业的意义,东谷隆史认为,进博会为欧姆龙搭建了双向对接与价值共创的重要 平台,连续八年参展,欧姆龙的收获远超展会本身。八年的坚守,不仅让企业向中国市场传递了深耕发 展的坚定承诺,更构建了坚实的品牌信任。"我们借助这一平台,正将'Going for ZERO 预防医疗,让世 界更健康'的全球愿景,转化为助力'健康中国'的具体实践,实现共享共赢。" 东谷隆史介绍, ...
美年健康(002044):AI赋能、科学提效降本,利润稳定增长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3 17:06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美年健康维持“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1] - 采用PE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6年归母净利润4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7.06元 [1] 财务预测与业绩展望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7.46亿元、119.06亿元、130.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4%、10.8%、9.8% [1][2] - 预测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亿元、6.91亿元、9.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9.9%、63.4%、39.4% [1][2] - 预测同期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11元、0.18元、0.25元 [1][2]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4年的3.6%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10.0% [2] - 预计销售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42.8%提升至2027年的45.2% [5] 业务运营与战略重点 - 公司全面聚焦科学提效降本,持续以AI赋能精益化运营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结合AI技术手段取得的主营收入达2.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02% [4] - 公司开设特色服务,截至9月底已开设33家减重代谢门诊,引入最新GLP-1RA药物;并在64家体检中心开展智慧中医体检服务 [4] - 在医疗端,“健康小美”智能主检系统已上线217家体检中心,累计审核并生成300万份体检报告 [4] - 重要异常AI自动上报系统已覆盖95家体检中心,超声AI语音智能体正在部分中心测试,预计四季度规模化推广 [4] 技术驱动与创新增长 - 公司以“技术+产品”双轮驱动,持续构建“AI+健康管理”标杆平台 [4] - 公司与华为合作推进AI智能穿戴项目,试点开展检后个性化健康管理 [4] - AI慢病管理产品矩阵初具规模,肺结宁、脑睿佳等明星产品线持续升级,并推出AI智能血糖管理、AI智能肝健康管理等新业务 [4] - 检后健康管理业务已在30多个地区正式启动,正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新增长点 [4] 行业前景与季节性因素 - 随着进入四季度体检行业旺季,公司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3]
健康能“变现”?政策市场齐发力,万亿健康险转型提速
第一财经· 2025-10-30 12:49
行业市场概况 - 2025年前8个月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达7599亿元,同比增长2.38%,全年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1][8] - 行业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人口老龄化双重机遇下稳步发展,但面临"投保易、服务难"、数据壁垒等长期痛点 [1][8] - 传统单一经济补偿模式难以匹配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行业转型压力日益凸显 [1][4] 行业转型趋势 - 行业核心变革是从"风险补偿"转向"健康管理驱动",保险从风险工具升级为贯穿生命全程的健康服务生态 [4][5] - 健康服务成为贯穿产品设计、销售、理赔全流程的核心引擎,而非附加项 [5] - 头部险企通过量化用户健康行为并推出积分机制,形成"健康行为—积分奖励—保障升级—健康提升"的良性循环 [4][5] 政策支持导向 - "十五五"规划明确健康保障体系建设部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推动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6] - 政策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为行业转型划定方向并注入金融动能 [1][6] - 医保数据赋能、医保与商保同步结算等支持政策有望提升险企产品开发精准度和消费者购买意愿 [7] 企业创新实践 - 平安健康险作为行业排头兵,于2023年首发并于2025年焕新升级"平安乐健康"服务品牌,完成"健康保险+医健服务"战略的底层互通 [4] - 平安乐健康通过四项核心服务精准回应用户痛点:鼓励主动健康管理、提供专业就医服务、调理身心健康、提供全生命周期医疗保险产品守护 [4] - 头部险企加码服务密度与深度,举措包括打通公立医院直付通道、借助AI技术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提供"出院即赔"体验和数字化慢病管理方案 [5] 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 - 金融监管总局鼓励在健康险领域加大"可穿戴设备+大模型"等技术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供主动健康管理建议 [9] - 行业需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覆盖健康管理、诊疗干预、理赔服务的全链条数据能力 [9] - 应促进健康保险与产业协同发展,鼓励与药企药械直接合作,将创新疗法和管理技术纳入健康解决方案 [9][10] 未来发展前景 - 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天然适配医药创新、健康养老等长期投资领域,可助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7] -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应用深化和生态布局推进,商业健康险有望在多层次保障体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10]
超四成首选健康管理 科学守护成新常态
新京报· 2025-10-29 19:23
新 京 报 s 2 JU , Mille (0 ll "新银龄"_趋势六 秋意渐浓,重阳已至,"银龄族"再次成为社会的聚焦人群。 中国正处于加速老龄化的关键阶段。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 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未来十年,这一群体仍将以每年超 千万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预计突破4亿,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人口变老,生活方式却正在变"新"。银龄族的生活方式正在变得更加年轻化、数字化和多元化。随着健康水平提 升和教育程度提高,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模式,而是积极拥抱学习、健身、旅行、创业等多样生 活场景,成为推动"银发经济"崛起的新动力。 这不只是一个人口结构的拐点,更是一场社会模式与生活心态的重构。 国家层面的政策布局也在加速落地。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明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 在重阳佳节之际,新京报贝壳财经通过问卷调研推出《2025年新银龄生活方式报告》,透视银龄生活与消费的八 大 ...
盈康生命(300143) - 300143盈康生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9
2025-10-29 17:1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3.58亿元,同比增长10.59% [3]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27.27% [3]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9,380.70万元,同比增长12.75%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43.06万元,同比提升12.53% [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1.17万元,同比略有下滑 [3]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33% [3] -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 医疗服务板块运营 - 2025年前三季度自营医院服务用户量同比增长8%,门诊人次提升7%,入院人次增长20% [5] - 2025年前三季度手术量整体同比增长10%,其中三四级手术量同比提升12% [5] - 2025年前三季度肿瘤收入达4.15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显著增长 [5] - 长沙珂信肿瘤医院2025年1-9月完成微创手术7,000余台,同比增长8% [9] - 长沙珂信肿瘤医院省外患者占比达40%,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9] - 长沙珂信并表后患者量同比提升11%,门诊量同比提升11%,入院量同比提升13% [10] - 友谊医院、广慈医院及长沙珂信入院患者平均在院天数分别同比下降3.4%、5.9%与2.6% [7] 医疗器械板块 - 输注泵国内市占率突破10%,行业排名升至第3位 [8] - 乳腺钼靶设备市占率约10%,位列行业第三 [8] - 2025年前三季度医疗器械海外收入实现29%的同比增长 [8] - 海外业务占比已提升至30% [8] AI技术应用成效 - AI影像系统使微小转移灶检出率提升32% [11] - VTE智能防治系统实现风险评估率100%、高危识别率100% [11] - AI靶区勾画的精准度较人工提升15% [11] - 患者单次就诊全流程耗时从2-3天缩短至1天内,影像诊断时间从15分钟压缩至5分钟,放疗计划制定时间从3-5天缩短至1小时,平均就诊时长下降60% [11] - 医生阅片效率提升26%,放疗科日接诊量从2-3人提升至8-10人,人效提升超200% [11] - 肿瘤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80%,癌痛解决方案覆盖90%以上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下降40%,骨髓抑制管理达到100%覆盖 [12] 战略发展与并购整合 - 公司致力于打造预/诊/治/康全产业链生态平台 [3] - 长沙珂信通过集团供应链赋能,在引进大型设备方面直接节省成本100万元 [10] - 未来并购将围绕影像增强、肿瘤治疗、生命支持等细分赛道布局 [17][18] - 圣诺医疗若累计净利润高于承诺目标,交易对价将上调,调整部分将列报为非经常性损益 [15]
持续血糖监测新品热销,鱼跃医疗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8.58%
贝壳财经· 2025-10-29 17:15
公司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45亿元,同比增长8.58% [1]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9.63% [1] - 2020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23.7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39% [3] - 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4.45亿元,同比增长9.76% [3] 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板块增长 - 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板块成为公司日趋重要的新增长极 [1] - 公司血糖管理业务近两年持续维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 [2] - 国内血糖类产品在“618”期间增长超过了40% [2] - CGM系列产品作为公司大力推动的业务板块,具备舒适性、便捷性、安全性、智能化等优势 [2] CGM产品技术突破与市场表现 - 2023年3月,鱼跃CGM Anytime CT3获批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3] - 2024年4月,新一代CGM产品Anytime 4系列和Anytime 5系列同步问世 [3] - Anytime 5系列核心技术指标MARD值达到8.58%,佩戴周期延长至16天,达到全球头部水平 [3] - 临床专家评价Anytime 5在准确性、便利性和舒适度上与国际知名企业处于同一梯队,达到iCGM标准 [4] - “618”期间Anytime 5系列在京东平台取得165%的销量增长,成为同类产品中增速最快的品牌 [4] - 配套应用程序“鱼跃安耐糖”下载量长期稳居苹果App Store医疗应用类目榜首 [4] 销售渠道拓展 - 线上与京东健康达成战略合作,进行新品首发 [4] - 线下与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其零售网络和专业服务构建全链条闭环 [5] - 公司将指血血糖仪和CGM系统定位为未来海外市场拓展的重点板块,加快业务全球化 [5] AI+医疗生态布局 - 公司发布AI agent健康管家大模型,深度融合产品矩阵与智能健康管理生态 [6] - 整合多品类医疗设备数据接口,实现多维度健康数据的采集管理与整合分析 [6] - 部分产品已接入阿里AQ、京东“京医千询”等健康管理平台,探索健康服务模式创新 [6] - 公司积极推进医疗健康产品IoT化布局,推动“硬件+软件+数据”一体化生态体系构建 [6] 用户互动与慢病管理 - 公司通过“未来伙伴招募计划”邀请用户深度参与产品研发 [7] - 举办糖尿病夏令营、品牌日活动,联合三甲医院及专家提供免费问诊咨询 [7] - 成立线上糖友社区,为糖尿病患者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7] - 公司实践“医院家用化,家用穿戴化”理念,围绕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进行系统性布局 [7] 行业背景与机遇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长,血糖与体重管理成为慢病预防重要措施 [2] -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带动健康消费市场持续火爆 [2] - 家庭诊疗仪器品类涨势惊人,国内市场对CGM产品的知晓率与渗透率远低于海外市场,存在巨大普及空间 [2]
华大基因(300676) - 2025年10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5 12:10
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降幅收窄至5.39%,整体呈现向好趋势 [14] - 感染防控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7%,主要得益于PTseq系列产品的推广成效 [14] - 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2%,主要得益于业务模式由ICL向IVD转换 [14]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肠癌民生项目检测样本量超过40万例,收入接近1亿元 [2] - 生育健康与肿瘤慢病业务收入同比出现下滑,主要受出生人口下降及部分单一产品需求减弱影响 [1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了血液无创胃癌基因检测服务和华妍康®宫颈癌DNA甲基化检测服务 [4] - 公司自主研发了BISCUIT-seq多组学检测技术,可实现对甲基化、片段组、基因突变三大核心特征的检测 [5] - 单细胞测序业务实现大幅同比增长,DNBelab C4平台性能持续优化,与进口平台相比具有成本优势 [6][7] - SIRO高通量基因检测AI+本地化解决方案已在全国40余家三甲医院部署,其中17家医院已正式投入运营 [8] - 公司于2024年9月发布行业首个面向临床的基因检测多模态大模型GeneT,并于2025年9月发布基于多组学的动态化生命健康指数模型 [9] 战略转型与商业模式 - 公司加速从"检测服务"向"产品+服务+数据"综合模式转型,形成C端+B端双轮驱动格局 [3] - 在C端,以互联网医院为核心整合商城、电商平台等渠道,强化AI智能解读和个性化干预服务 [3] - 在B端,以"133111i多组学健康管理体系"为指导,构建多组学检测产品矩阵,通过i99智健平台与线下GigaLab智惠实验室协同 [3] - 精准医学检测业务通过将原有送检服务模式优化升级为制剂销售模式,带动收入规模快速增长 [17] - 该业务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系公司为加速市场渗透采取战略性布局,预计未来毛利率将稳步改善 [17] 健康管理布局 - 公司形成以多组学检测、数字健康评估、智能干预平台为核心的产品矩阵,覆盖五大方向产品 [12] - i99智健平台整合基因组、代谢组等多维度数据,构建"生命健康指数",实现健康状态可量化 [12] - 公司与头部可穿戴设备厂商协同,融合基因低频数据、健康筛查中频数据和设备高频生理数据 [13] - 公司与多家三甲医院联合开展多组学健康管理研究,与体检机构合作加速早筛产品在体检场景落地 [13] - 公司与头部保险机构合作探索"保险+精准健康管理"模式,推动支付与服务闭环 [13]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收入占公司整体业务比例相对较低,但市场发展潜力广阔 [15] - 美洲区域收入主要来源于南美市场,欧洲区域中南欧与东欧市场为增长主要力量 [16] - 亚洲区域内东南亚地区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拥有较多业务机会,未来海外拓展将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6] - 公司推动"技术输出+本地合作"模式,在海外市场布局NIPT、WGS等核心产品 [16] - 公司核心产品已在36个国家超百个实验室实现本地化,为海外业务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19] 行业环境与政策应对 - 肿瘤NGS带量采购政策在江苏探索试行,公司积极响应并向相关单位反馈建议 [5] - 公司拥有全流程自主平台技术,并获得国内首张肺癌辅助诊断医疗器械注册证 [5] - 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呈现多空交织,国产替代、基层医疗建设等趋势为行业带来结构性机遇 [15] - 行业将加速整合,具备自主技术平台、产品创新能力和客户服务体系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15] - 公司将持续加大资质准入和研发投入,加强在肿瘤伴随诊断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积累 [5]
欧姆龙徐坚:践行“SF 2030”战略,以创新共建数字化、碳中和与健康未来
环球网· 2025-10-23 14:10
同时,在支撑实现数字化社会,欧姆龙电子元器件业务也发挥着基石作用。"大功率、低能耗"的继电器、开关等电子器件,为半导体检测、5G网络、数据 中心等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效保障,持续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以绿色创新贯穿全价值链 徐坚认为,可持续发展已不再是企业的"附加项",而是全球化的新"通行证",欧姆龙将碳中和理念深度融入企业运营与产品创新。 据介绍,在企业运营层面,欧姆龙已制定了明确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到2030年减排65%,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在上海拉开帷幕。作为全球高端装备与前沿技术的重要展示窗口,本届技术装备展区将再 次汇集众多引领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成果。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的欧姆龙,借此契机分享了其在智能制造与健康管理领域的前沿观点与战略思考, 展现其对中国市场未来走向的深度洞察。 当前,制造业迎来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转型,欧姆龙以"Shaping the Future 2030"长期战略(以下简称"SF 2030")为指引,助力"实现数字化社会""实现碳 中和""延长健康寿命"三大目标愿景,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与 ...
路乐集团:持续开拓国内市场,以上海为支点启动三年规划
中国经济网· 2025-10-21 21:43
战略升级核心 - 公司正式启动以上海为核心的“三年行动蓝图”战略升级 [1] - 战略升级重点构建全球资源整合与科技创新应用两大核心能力 [1] - 公司将国际健康管理经验与中国本土需求相融合 [1] 业务布局与策略 - 公司采取“重点城市突破+区域协同发展”策略 [1] - 计划在上海青浦、松江等地建设旗舰型康养社区 [1] - 计划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布局多个标准化健康管理中心 [1] 技术创新与应用 - 项目将深度融合5G远程诊疗、物联网健康监测等智能科技 [1] - 计划与多家国际医疗机构建立技术转化伙伴关系 [1] - 联合国内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健康监测设备与智能诊断系统 [1] 服务模式发展 - 公司旨在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健康服务新范式 [1] - 公司于2016年推出针对中国长者健康需求的“CFLM”(长寿医学养护社区)模式 [1] - “CFLM”模式推动健康服务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型 [1] - “CFLM”模式弥合家庭与医疗机构间的传统鸿沟,提供从活力自理到需要照护的连续专业支持 [1] - “CFLM”模式是医疗资源与社区场景深度融合的尝试 [2] - 该模式已在多个城市试点,逐步形成可复制的区域化健康养护方案 [2]
60岁以上颈动脉容易长斑块 这样做能缩小血管斑块→
央视新闻· 2025-10-19 06:54
近年来,公众对颈动脉斑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有40%,而60岁以上的人群检出率甚至高达100%。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我们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紧密相关。 颈动脉斑块的存在会对健康造成多大的威胁?怎样科学看待颈动脉斑块的问题? 1.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我们的身体像精密机器,血液是其中流动的液体,颈动脉是其中一条主要的"输液管"。若管内堆积"斑块"杂质,身体运转可能出问题,而颈动脉斑块就是在 体内悄然形成的"杂质"。 简单来说,颈动脉斑块是由脂肪、胆固醇、钙质、细胞残骸等物质在颈动脉内壁上积累形成的。它们就像是沉积在水管壁上的水垢,时间长了会让管道变 窄,影响水流。 颈动脉斑块的存在意味着血液流向大脑的通道可能会被阻塞,当阻塞不大时,可能没有感觉,但任由发展,头晕、乏力到更严重的中风、心血管疾病都有可 能因此而起。 △颈动脉斑块使血管变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李立明教授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他们调查的1070多万中国成年人中,有五分之一的人颈动脉里存在斑块。这个数字 相当惊人,说明颈动脉斑块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而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健康隐患。 2.颈动脉斑块是怎么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