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合规

搜索文档
不能打的水光,央视曝光医美新骗局
36氪· 2025-08-05 07:28
医美行业乱象曝光 - 央视财经连发4条医美相关新闻,其中3条为财经调查类,涉及正规医美机构蒙骗诱导、违规注射、无资质非法注射走私针剂、小红书成违规代打接单平台等乱象 [1] - 医美行业此前已在315晚会多次被点名,央视上月曝光"医美速成班"量产非法行医者,国家卫健委、药监局、公安部介入严打 [3] - 此次央视集中曝光注射类医美乱象,反映政策监管持续收紧,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整顿 [5] 注射医美违规案例 - 案例一:广东韩妃整形外科医院使用二类医疗器械证产品"丝丽516动能素"冒充三类医疗器械注射,并使用含管制麻醉成分"三甲卡因"的违规麻贴 [6][8][10] - 案例二:深圳遇见美科技美容店无资质代打,使用走私JUVELOOK水光针剂和未获批的外版丽珠兰水光针,明通化妆品市场公开销售违禁针剂 [14][16] - 案例三:小红书平台存在代打人员接单,徐州某工作室在非无菌环境下操作,使用重复针头,手工费仅数百元 [17][19] 监管处罚与行业整顿 - 2024年监管部门处罚趋严,厦门某医美机构因无证服务被罚没111万元(违法所得12.5倍),其他案例涉及走私针剂、无资质注射等全链条违规 [20] - 市场监管总局7月公布违法广告典型案例,某直播宣称医美项目具抗衰功效被罚40.98万元 [24] - 龙头企业陷入产品代理权争议,如新氧医美与长春圣博玛的艾维岚童颜针定价权纠纷 [24] 平台治理与合规趋势 - 抖音生活服务2023年处置2.3万个违规医美直播间、1.5万个违规账号 [28] - 小红书2025年2月至今处置50万条违规医美笔记,封禁5万个账号 [28] - 行业分析认为央视曝光将推动全国机构面临水光合规严查,合规成为医美企业发展的必选题 [30]
科笛-B20250523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医美、护肤品 公司:未提及具体名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合规品与水货问题 - 合规品比例上升至两到三成,机构使用合规品负面反馈和复购率或下降,使用非合规品面临监管压力且监管力度增大 [1][2] 产品布局与优势 - 公司上市的首款麻糕希望获得先发优势,享受合规蓝牌市场红利 [3] - 减脂针赛道分全身降糖减脂的GLP - 1和局部减脂两块,公司布局局部减脂产品,与全身减脂赛道无竞争关系 [4] - 公司局部减脂产品使用重组突变胶原酶,相比市场同类产品,疼痛时间短、副作用比例低、不易反弹、只需打一针且效果持续作用好,优势明显,预计2028年底或2029年上市 [5][6][7][8] 产品研发进度 - 减脂针二期和三期观测时间整体差不多,二期三个月,主要终点是一个月;三期入组人数稍多,时间约三个月 [10] - 外溶产品选评进度顺利,进入最后选评阶段,进行第二次发布的概率低 [11] 销售情况与趋势 - Q1是销售淡季,同比GMB数据不错;618目前处于预售和抢先购阶段,销售势头不错,具体数据待618结束后观察 [13][14] 三大单品核心竞争力与痛点解决 - 冠尤菲娜:脱发市场增长快,2024年后市场增长34%达40多亿人民币,2025年增长20%超50亿人民币。口服菲娜治疗效果好但有副作用,公司将其改成外用,效果与口服等效且无副作用;米诺蒂尔有狂脱期且起效慢。公司产品设计成泡沫机,使用体验和渗透效果好,针对有消费力且对现有产品有痛点的人群 [18][19][20][22] - 定价考量:外用菲娜预计定价约400人民币,育发丸素预计定价一千多人民币,考虑用料和剂型有性价比,即使在低转化率假设下,外用菲娜能达成21亿以上销售峰值 [24][25][26] 渠道铺设情况 - 产品上市前渠道铺设较完善,药房和医美机构各进入大几百家,其中医美机构一半以上为自营 [29] 产品销售预期 - 外用菲娜正式商业化12个月收入超1亿是保守预期,其他产品体量增长预计也很快 [31] 护肤品业务情况 - 2023年9月引入欧马品牌,2023年四季度双十一后收入近4000万,2024年有增长。产品毛利率接近50%,公司从团队、渠道、产品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将其做起来 [35][37] - 公司希望欧马品牌贡献现金流,未来考虑自主研发或合作,转移海外供应链以降低成本,长期目标将其打造成10亿体量品牌;内部开发的偏大众产品线起量快,毛利率超75% [37][40][4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发展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代理类产品搭建商业化团队和产生现金流,第三梯队以永久针为首的新药预计2030年左右上市 [8][9] - 公司在费用上有管控,将部分费用节省用于未来三大产品投入 [15][16] - 公司温总将于28号上午参加上海策略会进行科迪集团的交流 [42]
博主鼓吹,网友高喊“很香,才6000元” ?警惕!注射这种产品暗藏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4 09:51
羟基磷灰石市场概况 - 羟基磷灰石(CaHA)是国际医美三大再生材料之一,与PLLA(童颜针)、PCL(少女针)齐名,热度持续上升[3] - 国内羟基磷灰石年用量可能达50万支,但早期市场缺乏完全合规的面部注射产品[5] - 社交媒体上"羟基磷灰石"标签浏览量超500万,显示消费者关注度高[4] 合规化进程 - 2025年2月摩漾生物"优法兰"获批,成为国内首个面部填充用CaHA注射剂[7] - 2025年3月梅尔茨北美"瑞德喜"获批,是国内首个进口CaHA注射剂且唯一获FDA批准的产品[7] - 两款产品获批间隔仅21天,打破行业械Ⅲ证长期垄断格局[8][9] 市场竞争格局 - 昊海生科、华熙生物、巨子生物、艾尔建等国内外企业已布局该赛道[3] - 小红书统计显示20名消费者中13人使用菲林普利(睿合医药),6人使用海魅云境(昊海生科合作)[12] - 信达证券指出海外市场羟基磷灰石疗程数占比低但增长潜力强[11] 产品技术特性 - 羟基磷灰石与人体骨骼成分相似,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骨修复和面部填充[11] - 相比传统填充材料效果更持久,但存在局部炎症反应风险[11] - 优法兰和瑞德喜在微观技术有差异,但消费者体验维度趋于同质化[8][9] 行业监管现状 - 深圳南山区2024年要求医美机构停用菲林普利等未获批面部注射的CaHA产品[5] - 超适应证使用现象普遍,目前主要依赖《医师法》和病历管理规范[15] - 国家药监局强调注射类产品需在合规机构由执业医师操作[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