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光学
icon
搜索文档
永新光学:积极把握本土半导体设备的行业机遇,依托技术优势获得头部企业半导体核心制造装备所需的多个项目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21:1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在半导体光学领域已布局多年 [1] - 公司积极把握本土半导体设备的行业机遇 [1] - 公司依托技术优势获得头部企业半导体核心制造装备所需的多个项目 [1]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为半导体核心制造装备提供光学元组件及模组产品 [1]
波长光电(301421):25Q3盈利能力逐步改善,半导体、泛半导体加速成长
国盛证券· 2025-10-30 14: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营收同比增长39.57%,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70.61% [1] - “光学+”战略持续深化,通过成立战略客户中心和微纳与半导体加工中心,加速在半导体、泛半导体及消费电子等多元领域的布局 [2] - 重点攻坚半导体光学关键技术,把握国产化机遇,在PCB精密激光微加工镜头等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62亿元、7.41亿元、9.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亿元、0.70亿元、0.90亿元 [3][5]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3.45亿元,同比增长24.66%,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16.3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销售毛利率为32.82%,环比提升3.0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9.45%,环比提升3.23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年营收同比增长35.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0% [5] 战略与业务进展 - 成立战略客户中心以提升大客户服务能力,成立微纳与半导体加工中心以开发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2] - 已建成百级洁净车间,配备无掩膜激光直写光刻机等高端设备,支撑微纳加工创新能力 [2] - 在PCB行业激光镜头、新能源行业高功率水冷镜片、半导体基片激光退火镜头等新兴领域实现突破,为客户降本增效 [2] - 与浙江大学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并引入离子束等高精度加工检测设备,提升半导体领域工艺能力 [3]
波长光电20251029
2025-10-30 09:56
公司概况与业务领域 * 波长光电成立于2008年,2023年上市,主要从事精密光学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红外、可见光、紫外波段,具备从材料生长到镜头装配测试的完整工艺流程[4] * 公司主要服务于工业端市场,包括激光加工、新能源、动力电池、光伏和半导体领域,并涉及少量消费类产品如红外成像设备[4] * 公司在国内以南京为中心设有多个生产基地,并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以拓展海外市场[4]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345亿元,同比增长24.66%[2][5] * 非经常性损益为2,576万元,同比下降16.4%[2][5]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22亿元,归母净利润1,150万元,经营情况较上半年提升,利润降幅收窄[2][5] * 利润下降主要由于前期固定资产摊销和新业务人才储备导致成本及期间费用增加,但这些投入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2][8] 第三季度业务结构 * 激光业务占总收入60%,其中半导体相关业务占比约16%-17%,传统激光应用占比约40%[2][6] * 红外业务接近总收入的30%[2][6] * 消费类光学及其他业务合计占比10%[2][6] 毛利率与资产减值 * 毛利率环比改善原因包括去年四季度毛利率低基数、红外业务产品设计改进降低原材料波动影响,以及高毛利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提升[2][7] * 第三季度存在资产减值,主要原因包括海外原材料价格从2024年每公斤2万元的高峰下跌,以及生产工艺调整导致产品返修和检测费用增加,1至3季度检测费用共计256万元[9][10] 半导体业务进展 * 半导体业务收入显著增长,老客户业务量增加明显,新客户订单落地,光刻和量检测相关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2][11] * 公司复购高端设备如离子束、磁流变设备,将于11月份交货,使产能扩充近一倍以应对需求[11] * 半导体光学是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公司投入百级超净间和严格检测设备以满足未来需求[12] PCB(PCD)业务情况 * PCD业务主要为设备厂家提供应用于PCB压合、钻孔曝光及检测等环节的光学镜头,主打一款进口替代产品[3][13] * 2024年该业务营收约2000万元,2025年前三季度已实现3000多万元营收,预计全年订单量可达5000多万元[3][14] * PCB业务毛利润水平略高于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17] * 主要挑战是产能问题,需要根据客户要求切换生产线导致交货压力大[16] 其他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 显示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不到1000万元,而2024年约为1200万元,全年预计与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19] * 传统激光制造业务稳定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增速约10%,涉及医疗、锂电池等领域,但光伏领域下降明显[20] * 红外技术在民用市场应用增加,公司原有客户实现显著增长,对2026年预期乐观[22][23] * AR和VR为新布局业务,2025年AR产品出货量达十几万套,VR产品生产了1000多套,目前尚未向消费者销售[24] 海外业务与产能规划 * 公司采取双能运作模式,以新加坡为据点,在美国和德国有直接销售团队,并在马来西亚注册工厂,未来几个月将投入设备提升产能[25] * 有明确扩产规划,由于半导体业务同样需要设备造成产能挤压,预计到2025年第四季度产能可提升20%至30%[18] 全年业绩预期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增长20%-30%[3][26] * 利润自第三季度开始修复,预计会逐步改善[3][26]
波长光电(301421):营收增加盈利企稳改善 光学业务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新浪财经· 2025-10-29 08:42
业绩简评 - 2025年1-9月公司总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24.66% [1] - 2025年1-9月利润总额0.30亿元,同比下降17.88%,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16.39% [1] - 2025年1-9月销售毛利率31.04%,同比下降4.07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总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39.5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利润总额0.14亿元,同比增长275.78%,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470.6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销售毛利率32.82%,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1] 经营分析 - 利润下滑主要系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新业务推广费用增加及现金管理收益减少所致 [2] - 业绩增长驱动力来自红外光学、半导体光学及AR/VR光学业务 [2] - 随着半导体业务占比提升及红外业务修复,公司毛利率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已实现环比持续回升 [2] - 公司深化"光学+"发展战略,坚持"挑战高精度,成就大客户"的经营方针 [2] - 公司成立战略客户中心以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并加大在半导体工艺及相关场景应用的投入 [2] - 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旨在攻坚半导体光学关键技术 [2] 业务增长驱动力 - 激光及半导体光学领域,受益于AI对PCB产业的拉动,公司适用于精密激光微加工的镜头实现进口替代,带动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3] - 红外成像光学领域,公司凭借红外硫系玻璃材料满足下游对轻量化、非制冷式产品需求,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3] - 消费级光学领域,公司重点拓展AR/VR市场,相关产品收入取得高速增长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5.29亿元,同比增长27.20%,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15.99% [4] - 预计公司2026年营收6.73亿元,同比增长27.26%,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增长52.16% [4] - 预计公司2027年营收8.20亿元,同比增长21.85%,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46.16% [4] - 对应2025-2027年EPS为0.4元、0.6元、0.8元,对应P/E为223倍、147倍、100倍 [4]
波长光电:上半年半导体领域业务取得进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1:24
业务收入表现 - 上半年半导体光学及泛半导体领域业务收入达3477万元 [1] - 半导体领域业务收入接近1000万元 [1] - PCB及显示等泛半导体领域收入占剩余部分 [1] 业务拓展举措 - 加大半导体工艺能力及相关场景应用投入 [1] - 积极参加国内外知名半导体相关展会 [1] - 强化半导体等业务领域产品推广 [1] 技术研发进展 - 微纳光学实验室上半年逐步投入使用 [1] - 已开展光场匀化、整形及在线检测相关的微纳光学产品研发 [1] - 进展顺利将扩充半导体光学领域产品种类 [1] 业务成果 - 在工艺技术、产品品类及客户数量上取得进展 [1]
波长光电(301421):半导体光学加速推进
中邮证券· 2025-06-03 2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5.4/7.0/9.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0.65/0.85亿元 [7]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57元,总股本1.16亿股,流通股本0.46亿股,总市值66亿元,流通市值26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68.23/29.90元,资产负债率14.9%,市盈率178.12,第一大股东为朱敏 [1] 投资要点 半导体光学加速推进 - 2024年半导体和泛半导体领域业务收入达5100万,较上年增加82%,半导体业务营收约1770万元,产品形态多样,应用场景广泛 [2] - 2025年与现有客户合作加深,与新客户技术交流有进展,产品品类和客户数量增加 [2] - 研发上以光学为核心,推进“半导体与微纳光学研究中心”落地,加强与高校合作开拓新兴领域 [2] 激光光学业务稳健增长 - 2024年营收4.16亿元,同比增长14.32%,激光光学领域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22.17% [3] - 适用于高密度柔性小型化的PCB精密激光微加工镜头实现进口替代,订单金额大增 [3] - 坚持“光学+”战略,拓展多领域应用场景,部分产品从研发走向商业化交付,新拓展消费级光学市场,AR/VR业务营收约550万元 [3] 红外业务表现有望修复 - 拥有全波段镜头设计与制造能力和完整工艺链,产品应用广泛 [4] - 2024年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销售未达预期,通过资源整合和提升自研产能降低影响,推出多视场变焦红外镜头 [4] - 紫外、短、中、长波红外镜头产品竞争力强,未来将布局新兴场景应用 [6] 个股表现 - 展示了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波长光电与电子的个股表现情况 [5]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1/7.01/9.1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0.03%/29.57%/29.95% [9]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0.65/0.8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1.90%/44.31%/31.08% [9] 财务指标 - 给出了2024 - 2027年的EBITDA、EPS、市盈率、市净率、EV/EBITDA等指标数据 [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 - 涵盖2024 - 2027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详细数据 [12] 主要财务比率 - 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的比率数据 [12]
波长光电(30142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6 20:12
业务发展 - 2024年半导体光学业务收入约1770万元,今年深化客户合作,场地和设备投入使用,产品品类和客户技术需求增加,业务涵盖光刻、封测等场景,涉及成熟和先进制程 [1][2] - 成立先进制造工艺中心,购置超光滑加工与检测设备,虽短期内利用率不高,但可提升超精密加工能力,助力进入新兴应用领域 [3] - 完成微纳光学实验室主体装修和部分设备引入,布局亚波长结构光学元件研发,应用于半导体光学、光伏和新能源等领域,将依托该技术丰富产品、开拓市场 [5] 人才储备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员工超700人,技术人员151人,占比21.09%,未来将加大人才梯队建设 [4] 境外业务 - 2024年境外业务营收12750.37万元,占比30.66%,80%以上由新加坡波长完成,对美贸易营收比重不足5%,将关注关税政策变化并采取应对措施 [6] 毛利率情况 - 2024年毛利率下降主要因红外光学产品受原材料供应影响,工业级光学产品毛利率高于消费级,消费级光学业务有成绩但收入占比不大,未来将综合考虑产品结构稳定毛利率 [7][8]
波长光电(30142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21:1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32%,归母净利润下降31.72%,原因包括红外业务毛利率下滑、资产与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以及管理和研发费用增加 [13] - 2025年一季度利润下降受股份支付费用188万、人员扩张成本增加约370万、折旧和摊销增加约260万影响 [3] 业务板块情况 半导体和泛半导体业务 - 2024年度业务收入达5100万,较上年增加82%,其中PCB、显示等泛半导体约3300万,半导体业务约1770万元 [3] - 产品应用于光刻、封测等场景,形态有平行光源系统、光学镜片等,应用场景包括接近式掩膜光刻等 [3] 境外业务 - 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12,750.37万元,同比增长35%,占总营收30.66%,80%以上由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完成 [14] 消费级光学产品业务 - 通过子公司江苏波长拓展市场,产品有消费级光学镜头和AR/VR光学产品 [8] - AR/VR领域2024年收入550万元,VR产品未上市但接到小批量验证订单,AR光机组从2024年底持续批量出货,预计2025年营收倍数级增长 [8] 3D激光打印业务 - 是激光光学业务下游应用领域,市场体量未形成规模,公司收入占比不高 [10] - 已开发成熟光学产品,与国内主要客户有往来,感受到下游需求上升 [10] 业务相关问题 毛利率问题 - 2024年4季度毛利率下降,因金属锗价格上涨和12月提取员工奖金;2025年1季度修复,得益于销售收入增长和产品结构改善 [3] - 消费级光学产品竞争激烈,毛利率比工业级低,目前收入占比不大,未来占比上升可能影响整体毛利率 [8] 业务要求与壁垒 - 半导体领域光学产品要求极高精密度、较大口径,工序质量控制严格,需在超净间完成,构成技术壁垒 [5] - 公司有二十多年精密光学加工经验,有超光滑加工与检测设备和洁净间,能实现多种镀膜工艺 [5] 关税政策影响 - 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占总营收30%左右,80%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实现,直接面向美国市场收入占总营收不到5%,影响有限 [6] 公司战略与规划 业务布局战略 - 下游应用为工业激光加工、红外热成像及消费级光学领域,短期内工业端是业务主要支撑,近年来布局消费端产业 [11] - 2025年推行“光学+”战略,围绕大客户增长和新应用场景开拓市场 [11] 未来拓展计划 - 围绕“光学+”战略,布局半导体制造与检测、激光增材制造、生命科学等新兴应用场景 [12] - 微纳光学实验室完成主体装修和部分设备引入,未来围绕高精度光学器件研发、半导体领域创新应用等开展工作 [13][16] 境外业务规划 - 继续深耕海外重点市场,提升海外产能和团队服务能力,加快产品国际化进程,提升海外收入占比 [14] 红外热成像领域规划 - 拥有全波段镜头设计制造能力和完整工艺链,产品应用于多领域,2024年推出多视场变焦红外镜头,用自研硫系玻璃替代锗材料 [17] - 积极布局智能驾驶、智能安防、医疗监测等新兴场景应用 [17]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2,787.06万元,占营业收入6.70%,同比增长29.15%,重点围绕半导体光学等前沿应用展开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