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片

搜索文档
可凭借实践成果答辩获得学位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又是一年毕业季。近日,山东大学2022级国家工程硕博士专项硕士研究生王茜,顺利取得学位证书。不 过,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王茜没写毕业论文,而是用实践成果通过了答辩,成为山东大学首个以实践 成果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不写论文,并不意味着轻松。相反,为了这场毕业答辩,王茜精心准备了一份长达4.5万字的研发报告 和5分钟的仪器设备设计展示视频,在持续两个小时的答辩会上,通过令人信服的讲述和成果,让包括3 名企业导师在内的答辩委员会成员都投出了同意票。 韩勃认为,王茜的成长,体现了学校培养理念、模式和过程的变化。经过3年的探索,学校构建了"企业 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产学研深度融合育人机制,突破了"以毕业论文申请学位"的唯一标准,建 立了以工程贡献为导向的研究生成果评价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扎根工程实践、善于解决复杂技术难题的 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 可凭借实践成果答辩获得学位,是工程硕博士学位评价改革领域的新突破。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工程 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加快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今年起实施的学位法明确,通过学位论文答 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 在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 ...
不写论文也能毕业?山大一学生用实践成果获得硕士学位
中国青年报· 2025-06-21 23:23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 山东大学与17家国内头部企业共建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长期机制,实行校企双导师制[3][5] - 培养方案明确要求研究生每月赴企业试验并汇报进展,校企联合制定课题并贯穿培养全过程[5] - 歌尔股份通过该模式实现技术突破与人才沉淀,加速了高校成果转化与企业文化融入[5] 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 - 研发成果"非球面树脂光学镜片精密胶合设备"将组装精度控制在1微米(头发直径1/60),效率较传统提升2倍[3] - 技术有效解决VR眼镜镜片变形扭曲、佩戴眩晕问题,整体水平达行业先进[3] - 歌尔股份VR眼镜精密胶合改进项目成为首批试点课题,成果将直接应用于生产线[3][5] 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明确专业学位可按实践成果答辩,山东大学出台细则规范7类实践成果形式及全流程评审标准[6][7] - 评审委员会中企业专家占比超50%,王茜的4 5万字研发报告及设备视频通过创新性可行性双认证[7] - 全国首批试点专项中已有67名学生以专利、产品设计等创新成果申请学位[7] 人才与产业协同发展 - 研究生通过工学交替模式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攻坚,校企联合申请专利及发表论文[5] - 歌尔股份为人才提供机械开发岗等实践平台,推动光学元件制造技术持续迭代[8] - 改革专项通过评价体系调整撬动产教融合,针对性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6]
波长光电(30142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22:0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有财通基金、银河基金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10日、11日、12日 [2] - 活动地点为线上会议和线下调研(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胡玉清、研究中心主任王劲等 [2] 半导体业务进展 - 2024年公司半导体光学业务收入约1770万元,今年加强客户合作与技术交流,场地和设备投入使用,产品品类和满足客户技术需求增加 [2] - 目前半导体业务产品形态有应用于成熟制程的平行光源系统、先进制程光刻设备光源里的光学镜片等 [2] 与浙江大学共建实验室 - 合作方为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平台内的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 [3] - 半导体领域研发合作内容包括用于半导体检测的剪切干涉仪等 [3] - 目的是依托双方优势推进精密光学领域人才、科研、产业建设深度合作 [3] 半导体产能与资金 - 公司成立先进制造工艺中心,购置超光滑加工与检测设备,配有洁净间,当前产能和资金可满足当前及短期内业务小规模提升后的需求 [3] - 若半导体业务发展超出短期产能规划,会考虑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工具解决资金需求并履行程序和披露义务 [3] 产品毛利率情况 - 2024年因金属锗价格上涨,红外产品毛利率下降影响整体毛利率 [5] - 2025年一季度起,随原材料市场供给稳定和替代方案实施,毛利率逐步修复 [5] - 今年红外成像产品下游需求和结构改变,自主研发的红外硫系玻璃材料可替代金属锗,营收和毛利率改善 [5] - 新兴应用领域产品毛利率高于综合毛利率,预计今年整体毛利率相比去年有所修复 [5]
向光而行,为更多患者留住光明(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6-09 07:32
本报记者 白剑峰 人物小传 王宁利,1957年生于青海西宁,现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国家眼 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致力于重大致盲眼病防控和青光眼诊治技术研究,将传统的青 光眼单一眼压理论推向眼压—颅压联动理论(即"双压理论");引领青光眼手术从传统外引流造瘘向增 加生理性内引流的转型升级,解决传统手术并发症多问题。他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荣誉。 许多年后,王宁利常常还会想起初入眼科时,前辈问他的3个问题:你知道盲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你见过盲人过马路吗?你能帮盲人丢掉盲杖吗? 这3个问题,久久回荡在王宁利的心中。"我现在还做不到,但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中国眼科医生一定能 做到。"他说。 王宁利现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在40余年里完成各类眼科手术近3万例,为许多患者留住光 明。如今,68岁的他依然坚守在临床和科研一线。 他是追光者,向光而行。 攻克治疗难题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40余年完成各类眼科手术近3万例—— 向光而行,为更多患者留住光明(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根据临床案例提出"双压理论",设计内路绕行等治疗新术式 一位母亲领着 ...
波长光电(301421):半导体光学加速推进
中邮证券· 2025-06-03 2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5.4/7.0/9.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0.65/0.85亿元 [7]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57元,总股本1.16亿股,流通股本0.46亿股,总市值66亿元,流通市值26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68.23/29.90元,资产负债率14.9%,市盈率178.12,第一大股东为朱敏 [1] 投资要点 半导体光学加速推进 - 2024年半导体和泛半导体领域业务收入达5100万,较上年增加82%,半导体业务营收约1770万元,产品形态多样,应用场景广泛 [2] - 2025年与现有客户合作加深,与新客户技术交流有进展,产品品类和客户数量增加 [2] - 研发上以光学为核心,推进“半导体与微纳光学研究中心”落地,加强与高校合作开拓新兴领域 [2] 激光光学业务稳健增长 - 2024年营收4.16亿元,同比增长14.32%,激光光学领域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22.17% [3] - 适用于高密度柔性小型化的PCB精密激光微加工镜头实现进口替代,订单金额大增 [3] - 坚持“光学+”战略,拓展多领域应用场景,部分产品从研发走向商业化交付,新拓展消费级光学市场,AR/VR业务营收约550万元 [3] 红外业务表现有望修复 - 拥有全波段镜头设计与制造能力和完整工艺链,产品应用广泛 [4] - 2024年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销售未达预期,通过资源整合和提升自研产能降低影响,推出多视场变焦红外镜头 [4] - 紫外、短、中、长波红外镜头产品竞争力强,未来将布局新兴场景应用 [6] 个股表现 - 展示了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波长光电与电子的个股表现情况 [5]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1/7.01/9.1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0.03%/29.57%/29.95% [9]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0.65/0.8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1.90%/44.31%/31.08% [9] 财务指标 - 给出了2024 - 2027年的EBITDA、EPS、市盈率、市净率、EV/EBITDA等指标数据 [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 - 涵盖2024 - 2027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详细数据 [12] 主要财务比率 - 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的比率数据 [12]
波长光电(30142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20:04
半导体业务进展 - 2024年度半导体和泛半导体领域业务收入达5100万,较上年增加82%,其中半导体业务收入约1770万元 [1] - 2025年提高与现有半导体客户合作深度,与新客户就新产品技术交流有进展,产品品类和客户数量增加 [2] 2025年业务增长点 - 泛半导体领域2024年度收入约3300万,PCB激光微加工镜头订单金额较上年大幅增加,2025年有望继续大幅增长 [2] - 消费级光学领域2024年度AR/VR产品收入约550万元,2024年四季度与2025年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大幅增加,预计是2025年重要增长点 [2] - 2024年度红外成像光学业务不及预期,2025年有望修复 [2] - 随着国家行动方案推进,下游多行业受益,公司作为激光设备元器件厂商将受益 [2] - 围绕新兴应用领域和前沿技术研发,为业务增长提供动力 [3] 设备情况 - 拥有二十多年精密光学加工经验,有超光滑加工与检测设备和洁净间,配套先进制造工艺中心,加工精度超精密,口径最大可达600mm [4] - 现有加工设备主要为国产,部分进口,可满足半导体业务需求,国内光学设备厂家可满足生产要求 [4]
华亚智能(003043) - 003043华亚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20:30
业务进展 - 子公司冠鸿智能研发、生产用于固态电池的干法电极压延设备,处于工艺验证及前期推广阶段 [2][3][5][9] 收入占比 - 2024 年母公司半导体领域收入占比超 50%,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超 20% [2][3] - 2025 年 Q1 母公司半导体领域收入占比超 60%,新能源领域占比约 20% [2][3] 发展战略 - 精密金属制造行业以半导体领域业务为核心,兼顾其他领域,打造小批量、多品种、高要求的精密金属结构件,加大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投入,开发集成装配业务,探索国外客户需求新模式,开拓新兴产业市场 [3] - 未来深耕精密金属制造行业,重点发展半导体领域业务,加速高端集成装备业务研发、量产 [5] 业绩增长因素 - 2024 年营业收入增长 36.07%,源于稳住老产品订单、提升交付能力、调整产能策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开拓光学材料领域市场 [4] - 未来业绩增长点包括半导体领域业务拓展、高端集成装备业务量产与销售、智能装备应用市场扩大 [5] 研发投入 - 2024 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50.20%,投入制造过程精益改进、新产品研发、物流装备相关项目 [5] 高端集成业务规划 - 结合自身技术积累与冠鸿智能经验,加快高端集成装备业务研发、量产,拓展非锂电行业、干法电极压延系统装备、高精密光学镜片成形装备集成业务及跨临界 CO₂ 冷热协供超高效节能装备集成业务 [5][6] 毛利率情况 - 并购冠鸿智能后,因冠鸿智能业务板块毛利率低于母公司,导致合并后整体综合毛利率下降 [6] 海外业务 - 2024 年出口销售金额 26,610.07 万元,占营业收入 42.42%,同比出口额增长 15.76%,海外子公司创收 2,960.93 万元,同比增长 494.78% [6] - 持续关注国际市场,探索满足国外客户需求的合作模式,巩固和提高国外订单规模,拓展海外智能装备需求市场 [6] 其他规划 - 以投资、并购、战略合作等手段寻找持续增长空间,如有合适标的可开展相关工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 - 采取优化和扩展产品结构、并购重组、员工股权激励、现金分红、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合规信息披露等措施提升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和投资者回报 [6] 风险把控 - 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期间,协助公司评估市场、技术风险,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保障公司规范运作 [3]
神通科技2024年业绩承压 多措并举降本增效
证券日报网· 2025-05-08 20: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3.89亿元,同比下降15.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197.97万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13.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2.65万元 [3] 业绩下滑原因 -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导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下降,配套客户车型销量下滑 [1] - 新产品神通光场屏投入市场导致短期内营销费用增加 [1] - 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1] 战略调整与应对措施 - 聚焦自我变革,调整经营策略,推进精益改善活动以实现降本增效 [1] - 践行开源节流举措应对复杂市场环境 [1] 技术研发进展 - 确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多样化产品组合的战略发展方向 [2] - 研发主动式油气分离器,采用PMSM离心式主动分离技术,并自主开发电机控制算法 [2] - 参与车身的CAN/LIN交互系统开发,从硬件层面提升至软件层面 [2] 数字化转型 - 启动SAP系统数字化建设项目,实现全价值链数据运营与平台化运作 [2] - 搭建覆盖全集团的统一数字化平台以提升业务效率和战略决策能力 [2] 业务拓展 - 凭借注塑工艺优势切入车规级光学镜片领域,拓展产品横向应用 [3] - 专注于智能座舱和高级辅助驾驶相关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HUD产品 [3] - 为汽车后装市场供应神通光场屏,已获取下游客户订单 [3]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汽车智能化市场随消费升级带来高端化需求,公司通过丰富产品线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3] - 优化产品结构有望打造全新利润增长点,提升综合竞争力 [3]
发现报告:神通科技机构调研纪要-20250508
发现报告· 2025-05-08 16:38
纪要涉及的公司 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具有领先研发和制造技术的企业,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宁波,与通用、大众、吉利等多家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下滑及现金流负值原因与扭亏举措**: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下降,部分客户配套车型销量下滑致营收及毛利额下降;新产品投入市场,短期内营销费用增加;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导致业绩下降。筹资性净现金流为负因归还借款、回购股份及分配股利;投资性净现金流为负因建设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投资。未来将积极开发新客户、新产品,拓展汽车消费电子产品相关零部件业务,维持和改善产品毛利率水平 [6] - **可转债募投项目进展及转股推动**:截至报告期末,光学镜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进度符合预期。“神通转债”已于2024年1月31日开始转股,公司将按既定战略规划,提升发展水平和经营效益,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传递公司投资价值 [7] - **关税和贸易战影响及应对**:2024年公司国外市场销售额占比约为3.52%,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小,将密切关注关税政策动态走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7] - **切入新领域成效及业务拓展计划**:发挥注塑工艺优势切入车规级光学镜片领域,产品已获下游客户订单;战略性切入消费电子领域,推出吉光品牌系列产品,处于市场导入期,正通过线上渠道触达终端用户,未来将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策略 [7][8] - **围绕战略方向的工作及成果**:研发并推出主动式油气分离器,采用PMSM离心式主动分离技术,从硬件层面提升至软件层面,自主开发电机控制算法并参与交互系统开发;切入车规级光学镜片领域;供应汽车后装市场神通光场屏,将丰富产品线,满足高端化需求,落实战略,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8] - **研发投入成果**: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8,517.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6%。截至2024年底,共拥有专利623项,其中发明专利109项、实用新型专利498项,外观设计专利16项 [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调研日期为2025年5月8日,接待方式为业绩说明会,地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朱春亚等 [1][4] - 接待对象为线上参与神通科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5] - 股东人数详见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10]
茂莱光学(688502):半导体光学业务发力 一季度利润恢复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5-02 18:35
文章核心观点 - 茂莱光学2024年报与2025年Q1季报发布,营收和利润有不同表现,半导体业务突破增长,AR/VR领域收入回落,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预计2025 - 2027年业绩情况并维持“增持”评级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03亿元,同比+9.78%;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 - 23.98%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42亿元,同比+28.23%;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288.73% [1] 业务情况 半导体业务 - 2024年度公司在半导体领域实现关键突破,部分产品迈入批量生产阶段,收入同比增长37.17% [1] - 公司产品国际竞争力强,海外需求旺盛,国产替代推动国内下游客户需求攀升,有望受益于半导体光学国产化浪潮 [1] AR/VR业务 - 因与客户合作从研发转向小批量生产,设备价格和收费标准降低,且小批量生产订单产能爬坡、验收周期长,AR/VR检测领域收入下降33.20% [1] - 公司加强与客户合作沟通,推行模块化设计、优化检测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盈利能力推动业务发展 [1]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达7027.8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98%,聚焦前沿领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发力关键零部件研发,有望推动产品升级迭代 [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6.14/7.44/9.52亿元,归母净利润0.50/0.70/1.10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7.08/220.71/140.26倍,维持“增持”评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