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之城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数量居全国首位! 北京设有245家备案博物馆与56家类博物馆
北京商报· 2025-08-06 22:13
博物馆数量与规划 - 截至2025年6月北京地区有245家备案博物馆和56家类博物馆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 [1] - 2024年北京出台《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4-2035年)》设立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扶持资金鼓励多元化发展 [1] 文化活动与经济效益 - 春节清明端午三节期间全市博物馆举办307项活动接待观众401.65万人次实现收入8674.81万元 [1] - 春节期间活动最多达175项吸引239.46万人次清明端午分别接待92.74万和69.45万人次 [1]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截至7月6日接待108534人次创收1064.9万元 [2] - 国家自然博物馆达·芬奇特展结合科技与艺术预计成为暑期热点 [2] 博物馆季与品牌建设 - 2025年5月18日至10月上旬举办首届北京博物馆季每月设定主题整合文商旅体资源 [2] - 文创月活动推出"博物有吉"市探索"展览+文创+文艺+旅游"模式 [2] 教育与馆校融合 - 2024年北京市商务局联合教委推出"博物馆第一课"和馆校融合课程指导纲要 [2] - 2025年9月将上线"北京城的前世今生"等2节"博物馆第一课"面向中小学生 [3] - 计划发布博物馆教育课件资源库推动研学活动规范化 [3]
北京市西城区博物馆联盟成立
人民日报· 2025-08-06 06:11
行业动态 - 北京市西城区博物馆联盟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包括33家博物馆,涵盖区属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及纪念馆等 [1] - 联盟将通过跨馆际、跨区域协作创新文化服务供给,推出更多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文博活动 [1] - 西城区现有备案博物馆36家,占北京市备案博物馆的149% [1] 政策支持 - 北京六必居博物馆、北京福履布鞋文化博物馆、天桥印象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获得第一批西城区博物馆扶持资金 [1] - 扶持资金涵盖设立备案资助、定额资助、运行扶持资金等多个项目 [1] - 西城区2024年4月8日发布《北京市西城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暂行)》,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的积极性 [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87%,潍坊积极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
齐鲁晚报网· 2025-08-01 23:03
博物馆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潍坊市84家备案博物馆共接待观众406.69万人次 同比增长18.3% 营业收入2695.97万元 同比增长94.87% [1] - 潍坊市博物馆2025年上半年接待观众110.52万人次 同比增长86.66% 营业收入226.65万元 同比增长39.61% [3] - 青州博物馆2025年上半年接待观众93.82万人次 同比增长8.51% 营业收入1890万元 同比增长170% [4] 博物馆建设举措 - 潍坊市积极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 召开多场推进会议 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 提升管理运营水平 [1] - 潍坊市获评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优秀案例1个 优胜案例2个 数量居全省第一 获评改革创新优秀案例3个 数量全省第一 [3] - 潍坊市成功承办"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实训基地2025年佛造像文物鉴定培训班" [3] 博物馆文化活动 - "礼敬簠斋薪传国粹"——2025年"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北京活动周在北京市海淀区举行 [1] - 青州博物馆获"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 [1] - 青州博物馆策划"吉金光华——鲁川渝云贵桂青铜文化臻萃展"等多个特展 推出特色研学课程 累计开展教育活动560余场次 [4] 博物馆创新发展 - 潍坊市深化博物馆旅游融合发展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 丰富消费业态 策划促消费活动拉动文旅消费 [3] - 潍坊市博物馆研发30余款文创产品 新增或提升VR/AR/XR等科技消费体验场景 [3] - 青州博物馆培育"青博有礼"自有文创品牌 打造30余个文博消费体验项目 [4]
“加分项”没加分如何破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6 05:15
大栅栏老字号文化展陈现状 - 前门大栅栏片区拥有600余年历史 包含113条街巷胡同和30家中华老字号 形成天然活态博物馆[1] - 区域内存在十余个历史文化展厅和老字号博物馆 但存在空间闲置 建而不用 挪作他用等问题[1] - 大观楼影院作为中国电影诞生地 其文化展厅与玉首饰售卖柜台混用 谭鑫培照片被商品简介立牌遮挡[3][9][10] - 东来顺民俗文化庙会商街售卖网红鲜果茶等现代商品 与百年商街定位形成反差[13] - 瑞蚨祥展览空间位于进门区域 但无专职讲解员 多数顾客忽略展陈内容[13] 美育群落发展历程 - 大栅栏地区30家老字号中 十几家拥有展厅或博物馆 代表企业包括全聚德 内联升 六必居等[6] - 全聚德2005年开设400平方米展览馆 2024年升级为1000平方米博物馆 完成备案并对外开放[6][7] - 内联升2008年开设展厅 2023年9月升级为北京福履布鞋文化博物馆[6][7] - 一得阁于2022年开设博物馆 大栅栏美育群落在2023年基本形成现有规模[7][8] 数字化展陈的局限性 - 源升号博物馆采用虚拟"伙计"和数字投影还原清代酿酒场景 但缺少专职讲解员导致参观体验不佳[14][15] - 六必居博物馆提供扫码收听音频和3D影像 但缺乏系统讲解服务 游客难以全面了解内容[16] - 部分老字号文创产品与品牌关联度低 游客仅停留盖章 未深入体验文化内涵[16] 创新互动模式探索 - 内联升博物馆每周举办研学活动 提供手工制鞋体验 并增设轻食和阅读空间[18] - 全聚德博物馆开设直播间 厨师化身主播传播烹饪技巧 并组织"萌宝星厨"进校园活动[19] - 一得阁通过线上社交平台推广主题活动 吸引游客现场体验打墨和购买文创产品[19] - 西城区政策支持老字号创新数字展陈形式 增强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17]
香港国际授权展开幕,北京地区14家博物馆首次“组团亮相”
新京报· 2025-04-29 19:35
展会概况 - 2025香港国际授权展于4月2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北京展区以"大美北京 魅力文博"为主题,14家北京地区代表性博物馆首次参展 [1] - 展会为期三天,北京市文物局围绕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目标,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串联八大世界文化遗产IP矩阵 [1] - 八大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长城(中国)、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中国大运河(北京段)等 [1] 主题板块 - "大美北京·魅力文博"分为城市之美、自然之美、古建之美、艺术之美、历史之美五大主题板块 [1][2] - "城市之美"展示首都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西周·伯矩鬲、雍正珐琅彩花鸟瓶等馆藏资源,以及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双奥"文化元素 [1] - "自然之美"展示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的动物化石、珍贵麋鹿、天文星空等自然元素 [1] - "古建之美"展示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白塔寺管理处的特色古建及文物 [2] - "艺术之美"展示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的皇家艺术藏品、光影知名IP、园林植物系列 [2] - "历史之美"展示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文博交流馆的国学科举、京音乐、转轮藏等文化元素 [2] 展示模式与成果 - 展会创新运用"文化符号串联+场景化叙事+IP可视化"模式,展示北京文博文创开发成果与多元文化IP资源 [2] - 展会促进专业展商及授权代表沉浸式领略首都文化底蕴,推动北京文博各类IP授权合作及交易落地转化 [2] 文化交流活动 - 北京市文物局组织调研香港重点博物馆IP活化利用及文创开发,走访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艺术馆等 [2] - 活动旨在学习香港文博资源活化利用及文创产业发展先进经验,促进两地文化交流互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