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

搜索文档
数量居全国首位! 北京设有245家备案博物馆与56家类博物馆
北京商报· 2025-08-06 22:13
博物馆数量与规划 - 截至2025年6月北京地区有245家备案博物馆和56家类博物馆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 [1] - 2024年北京出台《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4-2035年)》设立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扶持资金鼓励多元化发展 [1] 文化活动与经济效益 - 春节清明端午三节期间全市博物馆举办307项活动接待观众401.65万人次实现收入8674.81万元 [1] - 春节期间活动最多达175项吸引239.46万人次清明端午分别接待92.74万和69.45万人次 [1]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截至7月6日接待108534人次创收1064.9万元 [2] - 国家自然博物馆达·芬奇特展结合科技与艺术预计成为暑期热点 [2] 博物馆季与品牌建设 - 2025年5月18日至10月上旬举办首届北京博物馆季每月设定主题整合文商旅体资源 [2] - 文创月活动推出"博物有吉"市探索"展览+文创+文艺+旅游"模式 [2] 教育与馆校融合 - 2024年北京市商务局联合教委推出"博物馆第一课"和馆校融合课程指导纲要 [2] - 2025年9月将上线"北京城的前世今生"等2节"博物馆第一课"面向中小学生 [3] - 计划发布博物馆教育课件资源库推动研学活动规范化 [3]
文化中国行丨这座博物馆像一部西南“百科全书” 里面有些啥宝藏?
央视网· 2025-07-26 00:08
博物馆历史与地位 -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我国西南地区建立的第一家博物馆 我国第一座综合性大学博物馆 拥有111年历史 [1] - 被称为"巴蜀文明基因库" 凝结几代学者百年珍藏和学术积淀 [1] 核心馆藏与特色 - 八万多件特色文物 百万件珍稀动植物标本 涵盖自然科学 历史考古 民俗民族文化 [4] - 1934年开启三星堆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发掘 展出相关考古工具 费用清单 发掘日记等档案 [2][4] - 收藏上世纪30年代成都皮影戏班"春乐图"全套影箱 再现晚清民国市井生活 [5] - 展出藏族唐卡 纳西族东巴文长卷 元代彝族武士铠甲等多元民族文化珍品 [5] - 拥有国宝大熊猫 川金丝猴 野外灭绝的华南虎 中华鲟等动植物标本 多为川大师生采集 [5] 重点文物解析 - 唐代断臂单体菩萨立像来自邛崃龙兴寺 1947年洪水冲毁后修复 体现盛唐造像艺术 [10] - 民国木雕彩扎喜轿采用成都特有工艺 轿身装饰川剧戏台 蜀绣缎面 八抬大轿规格 [12] - 元代黄公望与王蒙合绘山水图 世存唯一"元四家"合作作品 展现披麻皴等技法 [14] 考古学术贡献 - 1986年川大考古队参与三星堆大规模发掘 发现两个祭祀坑 2019年新一代学者继续探索五六七号坑 [17] - 1978-1979年童恩正教授带队发掘西藏卡若遗址 出土5000年历史骨器骨针 填补西藏史前考古空白 [19] - 1992年霍巍教授团队发现西藏阿里皮央东嘎遗址 为西藏西部最大古代遗存 [20] 暑期活动亮点 - 推出小小考古学家 小小生物学家 古典国风系列研学活动 增强互动体验 [8]
趁“热”出发 陕西冷资源变身暑期消费热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7-24 15:55
避暑消费新趋势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推动避暑消费成为夏日经济增长新引擎,传统避暑胜地客流激增,新兴"冷场景"不断涌现[1] - 避暑消费从单纯纳凉升级为集文化体验、技能学习、亲子互动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新业态[15] 乡村民宿经济 - 蓝田县灞源镇李家硷村的胡桃树下民宿夏季平均气温比城区低10℃,成为城市游客避暑热门去处[2] - 民宿开发亲子体验项目如秦岭徒步、农事体验、非遗文化参观,单日最高接待量达500余人[4][6] - 民宿通过收购村民山核桃制成核桃油、销售香菇酱等特色农产品,带动当地就业和农民增收[6] 文化避暑业态 - 西安人防科普教育馆通过VR/AR互动装置、实景演练等提供"清凉学习"体验,暑期参观量显著增长[9][11] -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展出2000余件非遗作品,四大主题展区结合研学活动吸引游客[11][13] - 陕西文旅系统推出268项研学旅游主题活动,线上线下联动推动文化消费[13] 反季冰雪消费 - 西安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温度维持在零下6℃,暑期日均客流量达300人次[14][15] - 滑雪场推出青少年集训班、免费公开课等营销活动,成为市民避暑新选择[15]
国风端午 畅游三秦
陕西日报· 2025-06-03 07:07
文旅市场表现 - 端午假期陕西省55个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70 21万人次 同比增长0 23% [1] - 旅游经营收入达11994 53万元 同比增长2 73% [1] - 入境游接待362团4324人 同比分别增长61 6%和72 2% [1] - 全省11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客流量192 39万人次 同比增长8 61% 营业收入1 25亿元 同比增长11 92% [6] 文体旅融合活动 - 安康汉江龙舟节吸引256万人次观看直播 包含抢鸭子、摸鲤鱼等特色节目 [2] - 汉中市举办100余项文商体旅促消费活动 包括桨板公开赛、亲水运动季等 日均吸引3万余名游客 [2] - 咸阳推出湖畔音乐会、国潮古风影视动漫主题曲专场等活动 [2] - 渭南火车站展示非遗产品 景区免费演出皮影戏 [3] - 商洛棣花古镇开展诗词诵读、包粽子活动 柞水溶洞景区举办百步投壶等互动项目 [3] 文化体验与创新 - 西安城墙景区推出金甲武士巡演、《不良帅》互动等盛唐主题内容 [4] - 张载祠通过拓印活动传播关学文化 大唐芙蓉园举办唐文化巡游及非遗展演 [5] - 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举办儿童剧展演 包括《丑小鸭》等剧目 [5] - 多家博物馆推出青铜文明展、社教课程 并延长开放时间优化服务 [5] 演出市场动态 - 全省营业性演出举办229项1582场次 流行乐、儿童剧等占比28 8% [6] - 脱口秀、现代舞等新兴演出形式表现活跃 13类演出受年轻群体欢迎 [6]
去年接待观众近1.4亿人次!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将启
扬子晚报网· 2025-05-08 00:42
博物馆行业热度 - 五一假期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531.7万人次,同比增长31.5%,文创收入达2104.5万元 [1] - 2024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近1.4亿人次,其中未成年观众占比20.9% [7] - 全年举办社会教育活动33,955场,线下活动占比96.2% [7] 博物馆活动与展览 - 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将举办171个主题展览、409项研学活动及107场"六进"活动 [3] - 2024年全省陈列展览总数2,397个,包括16个入境展览和17个出境展览 [7] - 4个展览入围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终评,5个展览入选国家级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7] 博物馆数量与等级 - 2024年新增备案博物馆7家,全省总数达362家,其中国家等级博物馆98家(一级26家) [5] - 免费开放博物馆320家,占比88.4%,历史文化类占比最高(30.3%) [6] - 无锡市博物馆密度最高,每11.7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全省平均为23.6万人/座 [6] 博物馆资源与科技应用 - 全省博物馆馆舍建筑面积256.11万平方米,南京占比23.1%居首 [6] - 馆藏文物158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524件/套,2024年修复文物2,388件/套 [6] - 运用VR、AI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数字展览,强化青年群体互动与文化传承 [4] 文创与区域协作 -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将举办79个文创活动,如"南都繁会文创市集"等 [3] - 通过近千场省市联动活动整合文物资源,促进文化资源下沉基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