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参天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解码资本市场“苏州现象”:科创板企业“扎堆”诞生 “高原”之上要建“高峰”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14:29
苏州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 2024年4月苏州新增3家上市公司(正力新能、映恩生物-B、众捷汽车),总募资额超29.6亿元,体现产业创新前沿地位和多元资本市场生态 [1] - 2025年初苏州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6家,总数超270家,科创板企业数量全国第三,反映雄厚产业基础和政策保障体系 [1] - A股上市公司221家(全国第五),科创板企业57家(全国第三),超80%为科技型企业,凸显科创属性优势 [2] 产业与政策支持体系 - 苏州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上市企业"创新梯队,建立金融、产业、科技联动培育机制 [1][3] - 2020年与上交所共建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苏南),提供精准培育服务,推动科技金融生态建设 [3] - 元禾控股累计管理规模超1200亿元,投资企业1500家次,培育上市公司114家(含科创板48家),形成"四链融合"服务模式 [4] 企业上市支持措施 - 实施《苏州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动态保持上市后备企业500家以上 [6] - 按"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挂牌一批"分层推进,当前在审企业15家、辅导企业80家 [6] - 2006年成立市级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县级市(区)出台专项政策,2019年推出全国首个IPO服务品牌"上市苗圃工程",已培育36家上市企业 [6][7]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 推进"参天计划",引导上市公司运用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工具,2023年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并开展常态化走访 [7][10] - 联合交易所举办产业对接会、人才交流会等,2024年市领导带队走访企业并解决技术、资金等共性诉求 [8] - 目标包括全链条赋能上市公司集聚资源、支持一体化整合、打造综合服务体系 [11] 市场表现与挑战 - 截至2024年4月苏州上市公司总市值1.69万亿元,低于杭州(2.69万亿元)和广州(1.83万亿元) [9] - 市值偏低因制造业为主(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民企体量小、二级市场机构较少、部分企业对资本工具运用不足 [9] - 元禾控股联合上市公司成立产业链基金,开展并购重组以优化产业布局 [10]
资本市场“苏州现象”:“高原”之上再攀“高峰”
证券时报· 2025-06-04 02:32
智造之城苏州,正在资本市场谱写"苏州现象":拥有A股上市公司221家,位列全国第五,仅次于京、 沪、深、杭;同时,苏州的"科创名片"持续焕新,拥有科创板上市公司57家,位列全国第三,数量仅次 于沪、京。 例如,从整体市场表现来看,苏州上市公司数量多,但市值普遍不高,且未出现超大市值的巨头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收盘,苏州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79万亿元,低于杭州、广州等城市。 这种现象背后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苏州上市公司以制造业为主,多为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并非提 供终端产品的C端企业,市场知名度略显不足。其次,苏州上市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主,企业体量较小, 对市值规模的支撑不足。苏州二级市场专业机构较少,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在理念上,一部分苏州企 业对资本市场工具的认识不足、运用不够,对再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手段缺乏足够重视。 元禾控股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苏州上市企业大多是深耕产业链细分环节的"隐形冠军"。近年来,基 于苏州对新兴产业的前瞻布局,围绕上市公司延伸产业链、价值链的工作已经展开,进一步服务上市公 司做优做强。例如,元禾控股已与上市公司成立投资基金,沿着产业链挖掘新的投资机会,同时,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