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金融
搜索文档
长三角城商行扩表进行时:对公信贷狂飙,财富业务回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9:5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霜 在银行业贷款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长三角城商行跑出了不一样的行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多家长三角城商行的总资产依旧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比如,截至 今年三季度末,江苏银行(600919)的资产总额 4.93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4.68%;宁波银行 (002142)资产总额3.58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14.50%;南京银行(601009)资产总额2.96万亿元,较 年初增长14.31%;苏州银行(002966)资产总额7760.40亿元,较年初增幅为11.87%。 而总资产的增长主要由贷款驱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部A股上市银行的贷款同比增长了 7.70%。其中,国有行贷款总额增速为8.54%,股份行是3.55%,城商行是12.86%,农商行是6.05%。 具体到长三角,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601229)、南京银行、杭州银行(600926)、苏州银 行共六家长三角上市城商行的贷款增速达到了13.31%。 中金货币金融研究指出,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贷款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主 要由于贷款需求较弱;而区域银行同比增速高于国有行和股份 ...
一体化领航,双引擎驱动,苏州银行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18:28
2025年三季报落下帷幕,苏州银行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亮眼答卷。这份成绩 单不只是数字的增长,更藏着该行破局城商行同质化竞争的关键逻辑:以一体化战略为总牵 引,靠"科创+跨境""民生+财富"双引擎精准发力,在筑牢风险防线的同时大胆创新突破,既 拓宽了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赛道,也为城商行高质量发展写下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1 一体化战略领航,构建协同发展体系 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与激烈的行业竞争,银行该如何保持战略定力穿越经济周期,一直是行业聚焦思考 的问题。苏州银行以"一体化经营"布局,构建高效协同的有机整体,更好应对市场及形势的多重考验。 该行深耕苏州本土市场的同时,将服务网络与业务资源在省内高效配置,并通过总分支三级联动、内外 协同,将"特色化发展"与金融"五篇大文章"相结合,将专业能力与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相匹配,实现量 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上市城商行。 "双引擎"驱动发力,打造差异化增长优势 如果说"一体化经营"战略为苏州银行搭建起"发展骨架",撑起了业务布局的整体框架,那"双引擎"体系 便是驱动其不断向前的"强劲肌肉",以实打实的业务动能让这份布局真正"活"起来、 ...
首单落地,光谷推出“科创金融小银团”,助力解决成长期科技企业“融资困境”
搜狐财经· 2025-11-02 15:19
"这种模式针对的是成长期科技企业经常面临的'融资困境',即单家银行额度不够,多家银行则沟通成 本高、节奏不一。"汉口银行光谷分行行长夏云宝表示,该笔信用贷款不仅量大,还稳定,能对汉宁轨 道这类高成长科技企业提供稳定信贷支持。 据介绍,湖北省科担公司作为运营机构,负责根据各银行的风险偏好与流程特点进行协调,助力该机制 高效运行。若获投企业遭遇阶段性经营震荡,湖北省科担公司将立即牵头推动合作银行共商共议稳贷、 续贷或有序退出方案,避免单家银行抽贷压贷引发"踩踏",从而保障信贷秩序稳定。 光谷首单"科创金融小银团"落地只是开始。目前该模式已吸引9家银行参与,10家企业项目正加速推进 中, 并有近400家企业进入其储备库。未来将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建设,持续优化联合服务机制,为成长 期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深度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快速成长。 采写| 曾宪雯 近日,汉口银行光谷分行一笔500万元信用贷款顺利落地,标志着东湖高新区"科创金融小银团"机制成 功迈出第一步。 首单"小银团"由工商银行、武汉农商行、汉口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共同出资3500万元,为光谷企 业汉宁轨道量身定制专项金融服务方案。 东湖高新区金融局相关 ...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北京银行如何用“差异化”解题
第一财经· 2025-10-31 11:29
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概念,20年间普惠金融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 增长,更在服务质量和效率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普惠金融与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 作为城商行的佼佼者,北京银行积极投身到普惠金融的浪潮中,深度参与,对普惠金融战略进行了深化 实施。 2022年以来,北京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实现了年均34.3%的增幅,普惠金融增量扩面背后,充分体现 出北京银行推动普惠金融的主力军作用。 把普惠金融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深入推动,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定位,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北京银行逐渐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经营、特色化发展之路。 普惠金融新高地 打造"AI+金融服务"新范式 2022年11月,北京银行普惠金融专属APP"小巨人"2.0版本升级发布,标志着北京银行普惠金融领域数字 化转型新征程的开启。 北京银行这一数字化转型举措,可谓眼光独到、恰逢其时。 随着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由最初的"增量扩面"阶段迈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阶段,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 的前沿科技快速发展与迭代升级,普惠金融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迈进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All in AI",正是北京银行坚 ...
告别“单打独斗”,“小银团”这样“浇灌”科创梦想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30 18:48
"科创金融小银团"不是传统银团贷款,而是一种机制创新。东湖高新区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家银 行在独立审批基础上,借鉴银团理念,签署联合信贷服务备忘录,约定信息共享与额度共商,实现滚动 式放款,"既守住风控底线,又契合企业用款节奏,是对传统融资模式的创新突破。" 中国工商银行武汉科技金融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在科技信贷系统建设和数据建模方面有扎实基 础,将为"科创金融小银团"提供企业画像与额度测算技术支持,并联合优化模型。"未来希望通过线上 服务平台,让信息流和资金流更高效匹配。" 首单"科创金融小银团"落地只是开始。目前该模式已吸引9家银行参与,10家企业项目加速推进,近400 家企业进入储备库。未来将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建设,持续优化联合服务机制,为成长期科技企业提供全 周期深度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快速成长。(雷远征) 编辑:柳苏源 转自:新华财经 近日,汉口银行光谷分行一笔500万元信用贷款顺利落地,标志着东湖高新区"科创金融小银团"机制成 功迈出第一步。在东湖高新区金融局指导下,工商银行、武汉农商行、汉口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 组成"科创金融小银团",为汉宁轨道量身定制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共同提供 ...
上海银行董事长顾建忠:做转化孵化的“首选行” 初创成长的“陪伴行”
搜狐财经· 2025-10-30 13:57
10月29日,上海银行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首批产业赛道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上海银行董事长、上海银行产业研 究院院长顾建忠从"初心溯源、战略定位、实践期许"三个维度,解读研究院成立的核心逻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佳怡)10月29日,上海银行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首批产业赛道正式启动。启动仪式 上,上海银行董事长、上海银行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建忠从"初心溯源、战略定位、实践期许"三个维度,解读研究院成 立的核心逻辑。 在初心溯源层面,顾建忠谈及,他曾拜访过很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处、科研院所、孵化器等,发现很多0-1阶段的"早 小硬"企业普遍面临两道坎:"技术价值难被看懂"以及"长周期资金难匹配"。针对这两道坎,顾建忠强调,需重塑两个 逻辑:重塑科创企业风险评价逻辑、重塑科创金融风险收益平衡逻辑。 为此,上海银行确立"做转化孵化的首选行,初创成长的陪伴行"愿景,推进"12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而研究院 是体系落地的关键一环。战略定位上,顾建忠明确研究院要站在国家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高度,发挥三大作用: 输出专业能力,聚焦"卡脖子"领域出成果、提理念;支撑专业评价,重塑科技企业信用和风险收益逻辑;培养专 ...
苏农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17亿元 经营质量保持稳健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21:44
财务业绩摘要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2.21亿元,同比增长0.0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08亿元,同比增长5.01% [1] - 截至9月末总资产2267.49亿元,较年初增长5.96% [1] - 截至9月末贷款总额1379.69亿元,较年初增长6.68% [1] - 截至9月末存款总额1823.02亿元,较年初增长7.08% [1]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御能力 - 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90% [1] - 截至9月末关注贷款率为1.24% [1] - 截至9月末拨备覆盖率为355.85% [1] 零售业务发展 - 9月末零售存款余额1118.34亿元,较年初增加104.97亿元,增长10.36% [1] - 代销理财规模较年初翻番 [1] - 代销保险和贵金属销量均超去年全年销量的2倍 [1] 公司业务与创新模式 - 9月末公司贷款余额892.32亿元,较年初增加64.80亿元,增长7.83% [2] - 通过“同盟链”协同展业模式新增贷款近10亿元 [2] - 9月末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200亿元 [2] 战略重点与未来方向 - 未来将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深化“三一五”发展战略规划与经营重点的融合 [3] - 将在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赋能科技创新等核心领域强化资源倾斜与服务升级 [3] - 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在重点领域落地生根 [3]
晨会纪要:对近期重要经济金融新闻、行业事件、公司公告等进行点评-20251029
湘财证券· 2025-10-29 07:33
核心观点 - 金融政策着力服务实体经济,聚焦科技、绿色、数字等领域的“五篇大文章”,科创金融有望加快发展 [2][3] - 货币政策基调延续,强调相机抉择,地方化债与房地产风险化解工作稳妥推进 [5] - 重点区域将发挥增长极作用,区域性银行资产扩张有韧性,业绩有望保持稳健 [6][7] - 银行股因稳健高股息和估值修复机会具备投资价值,推荐关注国有大行、部分股份行及区域行 [7][8] 行业与政策分析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增强,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科技、绿色、数字等领域 [2][3] - 2025年三季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为22.3%,自2023年以来持续保持较高增速 [3][4] - 央行将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4] - 货币政策将把握力度、时机和节奏,秉持“相机抉择”原则,避免盲目追求规模目标 [5] - 房地产“白名单”机制实施后,“保交楼”取得显著成效,存量风险有效化解 [5] - 新一轮地方化债行动有序推进,包括地方融资平台清退和企业债务偿还 [5] 区域银行发展动能 - 政策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经济大省挑大梁 [6] - 新一轮政策性金融工具绝大部分投向经济大省,区域性银行资产扩张动能有望维持 [6] - 区域行通过加强与地方财政的协同效应,积极促进产业更新迭代 [6] 行业展望与投资建议 - 随着存款成本下行与息差降幅收窄,以及中间业务收入平稳增长,银行业绩有望保持稳健 [7] - 银行股稳健高股息有望持续吸引配置型资金流入,看好投资价值修复 [8] - 建议关注国有大行稳健高股息配置价值,以及股份行和区域行估值修复机会 [8] - 推荐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等 [8]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560亿元 民生北分打造“科创金融半径5公里”服务圈
中证网· 2025-10-28 19:40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紧密围绕北京市"三城一区"规划及高精尖产业"一区两带"新格局 打造"科创金融半径5公里"服务圈 实现科创核心区域全覆盖 [1] - 公司构建"3+6+16"科技金融服务架构 即3家专营支行、6家专营机构和16家特色支行 系统推进科技企业服务 [1] - 在中关村分行及海淀、东区、大兴、望京、昌平中心支行设立6家"科创金融中心" 实现对30余家支行科技金融业务的专业化运营 [2] 业务规模与客户覆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560亿元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6亿元 [1] - 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1.33万户 其中专精特新客户超4000户 服务北交所、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近200家 [1] - 服务全面覆盖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医药健康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以及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2] 产品与服务体系 - 建立起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和生态圈 为企业从初创到成熟阶段提供持续助力 [1] - 针对初创企业提供账户开立、资金管理、专家智库服务及民生惠、易创E贷、创业担保贷等线上融资产品 [2] - 针对成长期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见投即贷(鲲鹏贷)、"科创+供应链"、"科创+固贷"及财资云、民生e家等专属服务 [2] - 针对成熟期企业提供上市辅导、并购重组、固定资产融资、跨境金融、科创债券、票据及保函等综合解决方案 [2]
金融“活水”润京华 2025年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纪实
金融时报· 2025-10-28 08:37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金融业增加值达6700亿元,同比增长9%,占GDP比重17.4%,对首都经济拉动1.5个百分点 [2] - 金融业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2]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通过“蜜蜂计划”进行防非宣传,制作202期电视专题、1200条短视频,总播放量达15亿次 [2] - 依托“冒烟指数”平台加强风险监测,实现对企业异常苗头的毫秒级识别 [2] 科技金融与资本市场 - 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贷款余额达4万亿元,设立14只股权投资基金,科创债规模4500亿元 [3] - 2025年1至9月北京市新增11家上市公司,截至9月末上市公司总数达795家,位居城市榜首 [3] - 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超270家,总市值突破8000亿元,“北证50”指数年内涨幅超50% [3] 绿色金融 - 北京绿色交易所敲响全国CCER市场启动首锣,利用金融手段将污染成本转化为价格信号 [3] 普惠金融 - 举办54场“畅融工程”活动,促成775家企业与597家金融机构对接 [3] - 通过普惠金融支持,例如平谷区草莓采摘园引进无土栽培技术,实现一季增收6万元 [3] 养老金融 - 个人养老金账户数及缴存额稳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 [3] - 商业养老金覆盖11.6万户,资产规模达257.4亿元 [3] 数字金融与金融科技 - 北京地铁全网支持五大国际卡组织“拍卡过闸” [3] - 金融监管沙盒作为创新孵化器,有31个监管工具项目排队入场,19家顺利“毕业” [3] - 资本市场领域有28个试点项目,其中13个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3] 区域协同与对外开放 - 京津冀协同发展融资规模突破万亿元 [4] - “平急两用”项目获得贷款56亿元,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达1100亿元 [4][5] - 吸引瑞穗证券、保德信资管、高盛中国证券等一批外资金融机构落户北京 [5] - 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齐聚金融街论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