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北京银行如何用“差异化”解题
第一财经· 2025-10-31 11:29
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概念,20年间普惠金融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 增长,更在服务质量和效率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普惠金融与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 作为城商行的佼佼者,北京银行积极投身到普惠金融的浪潮中,深度参与,对普惠金融战略进行了深化 实施。 2022年以来,北京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实现了年均34.3%的增幅,普惠金融增量扩面背后,充分体现 出北京银行推动普惠金融的主力军作用。 把普惠金融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深入推动,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定位,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北京银行逐渐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经营、特色化发展之路。 普惠金融新高地 打造"AI+金融服务"新范式 2022年11月,北京银行普惠金融专属APP"小巨人"2.0版本升级发布,标志着北京银行普惠金融领域数字 化转型新征程的开启。 北京银行这一数字化转型举措,可谓眼光独到、恰逢其时。 随着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由最初的"增量扩面"阶段迈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阶段,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 的前沿科技快速发展与迭代升级,普惠金融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迈进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All in AI",正是北京银行坚 ...
告别“单打独斗”,“小银团”这样“浇灌”科创梦想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30 18:48
"科创金融小银团"不是传统银团贷款,而是一种机制创新。东湖高新区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家银 行在独立审批基础上,借鉴银团理念,签署联合信贷服务备忘录,约定信息共享与额度共商,实现滚动 式放款,"既守住风控底线,又契合企业用款节奏,是对传统融资模式的创新突破。" 中国工商银行武汉科技金融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在科技信贷系统建设和数据建模方面有扎实基 础,将为"科创金融小银团"提供企业画像与额度测算技术支持,并联合优化模型。"未来希望通过线上 服务平台,让信息流和资金流更高效匹配。" 首单"科创金融小银团"落地只是开始。目前该模式已吸引9家银行参与,10家企业项目加速推进,近400 家企业进入储备库。未来将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建设,持续优化联合服务机制,为成长期科技企业提供全 周期深度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快速成长。(雷远征) 编辑:柳苏源 转自:新华财经 近日,汉口银行光谷分行一笔500万元信用贷款顺利落地,标志着东湖高新区"科创金融小银团"机制成 功迈出第一步。在东湖高新区金融局指导下,工商银行、武汉农商行、汉口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 组成"科创金融小银团",为汉宁轨道量身定制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共同提供 ...
上海银行董事长顾建忠:做转化孵化的“首选行” 初创成长的“陪伴行”
搜狐财经· 2025-10-30 13:57
10月29日,上海银行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首批产业赛道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上海银行董事长、上海银行产业研 究院院长顾建忠从"初心溯源、战略定位、实践期许"三个维度,解读研究院成立的核心逻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佳怡)10月29日,上海银行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首批产业赛道正式启动。启动仪式 上,上海银行董事长、上海银行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建忠从"初心溯源、战略定位、实践期许"三个维度,解读研究院成 立的核心逻辑。 在初心溯源层面,顾建忠谈及,他曾拜访过很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处、科研院所、孵化器等,发现很多0-1阶段的"早 小硬"企业普遍面临两道坎:"技术价值难被看懂"以及"长周期资金难匹配"。针对这两道坎,顾建忠强调,需重塑两个 逻辑:重塑科创企业风险评价逻辑、重塑科创金融风险收益平衡逻辑。 为此,上海银行确立"做转化孵化的首选行,初创成长的陪伴行"愿景,推进"12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而研究院 是体系落地的关键一环。战略定位上,顾建忠明确研究院要站在国家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高度,发挥三大作用: 输出专业能力,聚焦"卡脖子"领域出成果、提理念;支撑专业评价,重塑科技企业信用和风险收益逻辑;培养专 ...
苏农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17亿元 经营质量保持稳健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21:44
10月29日晚间,苏农银行(603323)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苏农银行 实现营业收入32.21亿元,同比增长0.08%;实现归母净利润17.08亿元,同比增长5.01%。 截至9月末,苏农银行资产总额2267.49亿元,较年初增长5.96%;贷款总额1379.69亿元,较年初增长 6.68%;存款总额1823.02亿元,较年初增长7.08%,经营根基持续夯实。 零售业务方面,9月末,该行零售存款余额1118.34亿元,较年初增加104.97亿元,增长10.36%。今年以 来,该行聚焦推进财富管理,代销理财规模较年初翻番,代销保险、贵金属销量均超去年全年销量的2 倍,展现出发展韧性。 公司业务方面,9月末,该行公司贷款余额892.32亿元,较年初增加64.80亿元,增长7.83%。近年来, 该行持续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管家"品牌,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模式。该行立足区域禀赋,创新 提出"同盟链"协同展业模式,意在强化机制先行、科技赋能、生态联动三维协同,整合供应链"三 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依托真实场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链式共 赢"升级, ...
晨会纪要:对近期重要经济金融新闻、行业事件、公司公告等进行点评-20251029
湘财证券· 2025-10-29 07:33
核心观点 - 金融政策着力服务实体经济,聚焦科技、绿色、数字等领域的“五篇大文章”,科创金融有望加快发展 [2][3] - 货币政策基调延续,强调相机抉择,地方化债与房地产风险化解工作稳妥推进 [5] - 重点区域将发挥增长极作用,区域性银行资产扩张有韧性,业绩有望保持稳健 [6][7] - 银行股因稳健高股息和估值修复机会具备投资价值,推荐关注国有大行、部分股份行及区域行 [7][8] 行业与政策分析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增强,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科技、绿色、数字等领域 [2][3] - 2025年三季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为22.3%,自2023年以来持续保持较高增速 [3][4] - 央行将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4] - 货币政策将把握力度、时机和节奏,秉持“相机抉择”原则,避免盲目追求规模目标 [5] - 房地产“白名单”机制实施后,“保交楼”取得显著成效,存量风险有效化解 [5] - 新一轮地方化债行动有序推进,包括地方融资平台清退和企业债务偿还 [5] 区域银行发展动能 - 政策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经济大省挑大梁 [6] - 新一轮政策性金融工具绝大部分投向经济大省,区域性银行资产扩张动能有望维持 [6] - 区域行通过加强与地方财政的协同效应,积极促进产业更新迭代 [6] 行业展望与投资建议 - 随着存款成本下行与息差降幅收窄,以及中间业务收入平稳增长,银行业绩有望保持稳健 [7] - 银行股稳健高股息有望持续吸引配置型资金流入,看好投资价值修复 [8] - 建议关注国有大行稳健高股息配置价值,以及股份行和区域行估值修复机会 [8] - 推荐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等 [8]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560亿元 民生北分打造“科创金融半径5公里”服务圈
中证网· 2025-10-28 19:40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紧密围绕北京市"三城一区"规划及高精尖产业"一区两带"新格局 打造"科创金融半径5公里"服务圈 实现科创核心区域全覆盖 [1] - 公司构建"3+6+16"科技金融服务架构 即3家专营支行、6家专营机构和16家特色支行 系统推进科技企业服务 [1] - 在中关村分行及海淀、东区、大兴、望京、昌平中心支行设立6家"科创金融中心" 实现对30余家支行科技金融业务的专业化运营 [2] 业务规模与客户覆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560亿元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6亿元 [1] - 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1.33万户 其中专精特新客户超4000户 服务北交所、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近200家 [1] - 服务全面覆盖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医药健康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以及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2] 产品与服务体系 - 建立起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和生态圈 为企业从初创到成熟阶段提供持续助力 [1] - 针对初创企业提供账户开立、资金管理、专家智库服务及民生惠、易创E贷、创业担保贷等线上融资产品 [2] - 针对成长期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见投即贷(鲲鹏贷)、"科创+供应链"、"科创+固贷"及财资云、民生e家等专属服务 [2] - 针对成熟期企业提供上市辅导、并购重组、固定资产融资、跨境金融、科创债券、票据及保函等综合解决方案 [2]
金融“活水”润京华 2025年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纪实
金融时报· 2025-10-28 08:37
当清晨的阳光洒满金融街,鳞次栉比的写字楼里已涌动着服务实体经济的活力;当夜幕降临,金融机构 后台运营管理中心的屏幕上,仍闪烁着支撑城市高效运转的数据流。2025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 强领导下,首都金融系统紧扣"抓党建、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用一串串扎实的数字、 一项项创新的举措,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量质齐升强支撑 这一年,金融业量质齐升。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金融业增加值6700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全 国4.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17.4%,拉动首都经济1.5个百分点。数字背后,是逆周期调节的精准滴 灌,更是千百万金融人夜以继日地奔跑。 如果说增长曲线是"面子",那么防风险、惠民生就是"里子"。2025年,"蜜蜂计划"飞进社区、校园、工 地,202期电视专题、1200条短视频、15亿次播放量,把晦涩的专业术语翻译成普通人也能听懂的"大白 话"。一位通州居民看完节目后立马退出"高息理财"群,笑称"蜜蜂一蜇,脑子就清醒"。防非宣传不 再"板着脸",而是用脱口秀、Rap、短剧的形式直抵人心,让"钱袋子"在欢笑中扎紧。 监管之网也在悄然织密 ...
政银企协同赋能科创金融
经济日报· 2025-10-28 06:19
会议概况 -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举办的“晨光映策,活水润苗”科创金融专场洽谈会 [1] 政银协作 - 公司与相关政府部门紧密联动 围绕财政补贴和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等议题建言献策 以优化科技金融政策环境并推动专项资金精准高效落地 [1] 同业合作 - 公司携手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平安财险浙江分公司 北京金杜(杭州)律师事务所等机构 探索构建多方联动机制 [1] - 合作旨在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 提供融资 投资 保险 法律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1] 企业服务 - 公司为9家科技型企业现场定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研发贷款 无还本续贷授信等特色金融产品 以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1] - 通过“政策解读+金融产品+专业服务”模式为科技企业发展注入动能 [1]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率先开展科技特色试点行建设 积极推进投贷联动机制落地实施 并大胆创新授信审批模式 [2] - 公司成功落地多项全行首单产品与业务 [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创新科技金融业务 深化与政府 同业 企业的多维度合作 完善服务体系 [2] - 公司计划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及浙江省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优质金融服务 以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成本“省”出空间,业务“创”出增量,苏州银行书写区域银行转型样本
北京商报· 2025-10-27 14:45
核心业绩表现 - 资产规模突破75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3% [1] - 实现营业收入65.04亿元,同比增长1.8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4亿元,同比增长6.15% [2] - 不良贷款率0.83%,拨备覆盖率437.91%,资本充足率14.57%,主要风险指标位居上市银行第一梯队 [5] 资产负债与业务规模 - 各项存款4627.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98%;各项贷款3634.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4% [1] - 公司贷款本金达2739.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44% [3] - 管理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超3900亿元 [4] 成本控制与经营效率 - 成本收入比下降至30.51%,较上年末下降6.28个百分点 [2] - 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存款结构、降低付息成本,提升经营效率 [2] 特色业务发展:科创与跨境金融 - 合作科创企业客户数超13000家,科创企业授信总额超1300亿元 [3] - 国际结算量突破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 [3] - 构建“6+N”跨境金融产品体系,迭代“汇智赢”数智系统 [3] 特色业务发展:民生与财富金融 - 打造“苏心康养”养老金融服务品牌,累计为超210万名老年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4] - 提升财富管理投研体系,增加权益类产品配置,优化客户周期性产品形态 [4] 风险管理与科技赋能 - 持续优化智能风控体系,完善新综合信贷系统,升级大数据风控预警模型 [6] - 建设“苏智明”员工行为管理系统,强化案防管理 [6] - 资产质量持续保持稳定,为规模扩张提供“安全垫” [5] 未来发展战略 - 在金融科技应用、消费金融服务、跨境业务拓展等方面寻求突破 [6] - 以稳健合规为发展生命线,在筑牢风险防线基础上探索新增长曲线 [6]
前三季度普惠小微、科创等领域贷款支持力度较大
人民日报· 2025-10-27 05:59
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3.4万亿元,同比增长6.8%,前三季度增加 3.28万亿元。农村贷款余额39.14万亿元,同比增长7%,前三季度增加2.33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8.54 万亿元,同比增长2.7%,前三季度增加3450亿元。农业贷款余额6.96万亿元,同比增长8.3%,前三季度 增加5984亿元。 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 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普惠小微、涉农、 科创等重点领域贷款支持力度较大。 普惠小微贷款增长较快。截至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 比各项贷款高5.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3.15万亿元。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 9.92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3465亿元。助学贷款余额2944亿元,同比增长41.1%。 绿色贷款快速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3.5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增 加6.47万亿元。 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截至三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