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循环结构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夹缝中,越南踩着钢丝冲刺
创业邦· 2025-07-23 11:13
越南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越南GDP增速达7.52%,创15年来上半年最高记录[4] - 1985年革新开放以来40年平均GDP增速达6.37%,2024年增速仍比菲律宾高近2个百分点[4] - 2025年前6个月FDI达117.2亿美元,同比增长8.1%,为2021-2025年同期最高[4] - 2025年一季度新注册中企391家,较2024年同期(约300家)增长超30%,全年预计突破1500家[4] 越南在中美贸易中的角色 - 越南对美出口962.9亿美元(2021年,+24.9%),同时从中国进口109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33%,+30.4%)[5] - 2025年7月美国对经越南转运商品加征40%关税,原协议税率为11%[5] - 越南对美出口占比长期维持在28%-30%,高度依赖美国市场[5] 越南消费市场特征 - 消费占GDP比重达63.16%(2023年),高于中国的53.1%[20] - 2025年4月零售销售年增长率达11.1%,名义GDP增速9%(2024年)[20] - 人口平均年龄32.5岁,25岁以下占比35%,储蓄率仅6.1%(中国38.6%)[21][24] - 中产阶级占比从2019年26.86%升至2024年33.07%,中高收入群体从14%增至23%[24] - 电商渠道占比从2019年4.86%增至2024年16.67%,五年复合增速33.65%[25] 越南产业结构与挑战 - 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96%,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44] - 胡志明市厂房月租金4.1美元/㎡(南部)vs中国苏州4.2美元/㎡、东莞3.6美元/㎡(2024年)[45] - 工人薪资年增5%-10%,但效率低于中国制造业[45] - 第一产业占比10年降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升至37.64%和42.36%(2024年)[49] 外资企业在越发展策略 - 越南要求跨境电商平台Shein/Temu完成本地注册,否则暂停服务[37][39] - 海尔通过收购三洋电机建立本土品牌AQUA,覆盖6000家零售店和120个售后站点[38] - 2025年2月起取消对低于288.8元人民币进口商品的增值税豁免,保护本土市场[39] 越南制造业局限性 - 制造业多承担组装环节,附加值低,难以向高端跃迁[42] - 外资企业"飞地型"布局(如三星)与本土产业关联度低,技术溢出有限[44] - 教育体系侧重基础,高端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供给不足[44]
中美夹缝中,越南踩着钢丝冲刺
虎嗅APP· 2025-07-23 08:32
越南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越南GDP增速达7.52% 创15年来最高纪录 [3] - 2025年前6个月FDI流入达117.2亿美元 同比增长8.1% 为2021-2025年同期最高 [3] - 1985-2025年四十年间年均GDP增速达6.37% 2024年增速仍比菲律宾高近2个百分点 [3][4] - 2025年一季度新注册中企391家 同比增速超30% 全年预计突破1500家 [3] 越南产业结构特征 - 第一产业占比10年下降3个百分点 二三产业占比分别提升至37.64%和42.36% [44] - 中小企业占比达96% 规模小抗风险弱 技术升级能力有限 [40] - 制造业以组装环节为主 附加值低 产业链配套不完善 技术溢出效应有限 [39][40] - 厂房租金已接近中国水平 胡志明市周边达4.1-8美元/平方米/月 [41] 消费市场特征 - 2023年消费占GDP比重达63.16% 高于中国53.1% [18] - 2025年4月零售销售年率1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收入占总额77% [18][19] - 人口平均年龄32.5岁 25岁以下占比35% 中产阶层占比从26.86%提升至33.07% [20][22] - 国民储蓄率仅6.1% 电商渠道占比从2019年4.86%增至2024年16.67% [23][24] 国际贸易地位 - 2021年对美出口962.9亿美元 同比增长24.9% 占出口总额28-30% [4] - 从中国进口1099亿美元 占进口总额33% 同比增长30.4% [4] - 同时与中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签订多项自由贸易协议 [30] - 特朗普政府拟对经越南转运商品征收40%关税 原协议税率为11% [4] 本土化政策要求 - 要求跨境电商平台完成政府注册 否则暂停服务 [34][36] - 取消288.8元以下进口商品增值税豁免 鼓励国产商品消费 [36] - 海尔通过并购三洋实现深度本土化 建立6000家零售门店网络 [35] - 海外仓业务发展受限 商家多采用跨境小包模式 [36] 发展挑战与机遇 - 行政改革涉及25万公职人员 63个省市合并为34个 [5] - 人均GDP仅4700美元 相当于中国2010年水平 [6] - 教育体系侧重基础 高端技术人才供给不足 [40] - RCEP协定下或成为中国制造"溢出"受益者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