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向讨薪
icon
搜索文档
反向追讨1.8亿过节费,广州农商行降薪又“降速”
核心事件概述 - 广州农商银行要求员工退回近三年发放的过节费,每人约1.4万元,涉及约1.3万名员工,总金额或达1.8亿元 [4][5][9] - 该行为港股上市银行,总资产超1.41万亿元,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83%至13.74亿元 [4][25] - 银行回应称此举是为“规范津贴福利发放”,但引发员工争议和法律合规讨论 [9][12][18] 薪酬福利调整 - 2024年员工总薪酬40.74亿元,同比下降5.53%,连续两年下降;人均薪酬约30.16万元 [22] - 34位董监高薪酬总额884.5万元,同比下降1.16%;董事长蔡建年薪105万元 [23] - 银行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常态化,自2021年以来已有13家上市银行累计追回近3亿元 [1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225亿元降至15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5亿元降至21亿元 [2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0.24亿元,同比增长9.24%,但净利润同比下滑6.83% [25] - 净息差为1.03%,低于A股上市银行中最低的厦门银行(1.08%) [26] - 与其他头部农商行相比,净利润远低于重庆农商行(76.99亿元)、上海农商行(71.13亿元)和北京农商行(42.38亿元),且唯一负增长 [25][26] 资产质量与风险 - 202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98%,较2024年末上升0.32个百分点,打破连续两年下降趋势 [28] - 不良贷款偏移度高达115.3%,远超100%的监管警戒线,潜在风险可能被低估 [29][30] - 关注类贷款占比从2024年末的6.45%升至2025年中的6.87% [31] - 批发零售业贷款占比高,不良率达4.48% [37] 资产处置举措 - 董事会批准转让债权资产,初步最低代价约122亿元,债权总额约189.3亿元 [33][35] - 资产主要分布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8.78%)、房地产业(20.46%)和批发零售业(16.27%) [35] - 自2023年以来累计转让债权总额481.1亿元,累计转让代价316.6亿元 [36]
追讨员工三年过节费近1.4万元 广州农商银行这是怎么了?
华夏时报· 2025-10-22 11:15
事件概述 - 广州农商银行要求员工退还自2022年至今发放的过节费,部分员工退还总额接近1.4万元 [1][3] - 公司回应称此举是为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规定 [1][3] - 银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增长9.41%,但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减少11.21% [4] 税务处理 -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收实缴”原则,为已回收的过节费缴纳的税款理应退还 [1][3] - 银行作为扣缴义务人有责任主动协助员工办理退税手续,并向税务机关提供退费证明并更正申报 [1][3] - 员工应保留退费凭证,若银行未及时处理,可自行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3] 政策依据与合规背景 - 广东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规定,节日慰问品年度总额一般不超过人均3000元,且不可发放现金、购物卡等 [3] - 过节费属于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范畴,依法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 行业比较与趋势分析 - 银行追回过节费在业内有先例,此前有银行因“巡查整改要求”追讨节日费 [6] - 2024年有10家上市银行披露“反向讨薪”情况,累计追索扣回金额超1亿元,涉及4600多人 [6] - 收回过节费与“反向讨薪”存在本质差异:前者纠正企业制度执行偏差,涉及普惠性福利;后者惩罚个人履职过错,追回的是激励性绩效薪酬 [8] - 从行业趋势看,收回过节费难以成为普遍现象,多为应监管要求的特定整改,企业更倾向于前瞻性调整福利政策以从源头规避风险 [8]
追讨员工三年过节费近1.4万元,广州农商银行这是怎么了?
华夏时报· 2025-10-21 18:16
事件概述 - 广州农商银行要求员工退还自2022年至今发放的过节费,部分员工退还总额接近1.4万元 [2][3] - 银行回应称此举是为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规定,并称绝大部分员工予以理解和支持 [2][3] - 事件涉及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处理问题,根据“实收实缴”原则,为回收的过节费已缴税款理应退还 [2][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广州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增长9.41% [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减少11.21% [4] - 截至2025年6月末,广州农商银行资产总额14067.06亿元 [4] 监管依据与合规背景 - 广东省2025年修订的《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规定,节日慰问品年度总额一般不超过人均3000元,且不可发放现金、购物卡、代金券等 [3] - 过节费属于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范畴,依法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 行业比较与趋势分析 - 银行追回过节费一事在业内存在先例,2022年曾有银行因“巡查整改要求”追回节日费 [5] - “反向讨薪”在银行业内已常态化,2024年有10家上市银行披露了“反向讨薪”情况,累计追索扣回金额超1亿元,涉及4600多人 [5] - 专家指出,收回过节费与“反向讨薪”存在本质差异:前者纠正企业制度执行偏差,涉及普惠性福利;后者惩罚个人履职过错,针对责任主体薪酬 [6] - 从行业趋势看,收回过节费难以成为普遍现象,多为应监管要求的特定整改,企业更倾向于前瞻性调整福利政策以从源头规避合规风险 [6]
银行业,再次大降薪
商业洞察· 2025-06-21 17:39
银行业降薪趋势分析 - 2023年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14家出现人均薪酬下滑,最大降幅为13.59%,2024年降薪银行增至18家,最大降幅扩大至15% [2][3] - 2024年42家A股上市银行中,33家银行管理层薪酬同比下降,占比78.5%,管理层薪酬总额从2023年8.7亿元下降至7亿元,降幅达19.5% [5][6] - 管理层薪酬降幅(19.5%)远高于整体员工薪酬降幅(2.68%),高管成为本轮降薪主要目标 [7][8] 银行薪酬结构变化 - 浮动薪酬占比高达65%,成为驱动银行薪酬波动的核心变量 [12] - 部分银行出现"高管降薪、员工涨薪"现象,14家人均薪酬上涨的银行中有9家高管薪酬下降 [10][11] - 薪酬分配向一线及基层员工倾斜,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明确将资源向前台部门和直接价值创造岗位倾斜 [17][18] 银行业经营压力 - 2024年42家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降至1.52%,较2023年下降17个基点,连续五年下行 [14]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滑2.20%,连续两年负增长,非利息收入同样承压 [14]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头部银行代销业务收入降幅达20%以上 [14] - 2024年十家头部上市银行营收下滑,2025年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整体营收同比下降1.72% [15] 监管政策影响 - "限薪令"实施后国有大行高管平均薪酬从2014年110万元降至2015年60万元,近年回升至80万元仍低于限薪前水平 [15][16] - 2022年财政部要求国有金融企业严格控制岗位薪酬级差,重点向一线及基层员工倾斜 [16] - 郑州银行明确高管薪酬自2024年起分两年每年压降10% [18] 反向讨薪机制 - 2024年多家银行披露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情况,至少两家银行追索金额突破3000万元,已披露总额近9900万元 [20] - 反向讨薪成为常态化风险管控手段,旨在将薪酬激励与风险控制深度绑定 [20] - 该机制反映金融行业正构建更注重长期效益的激励体系,告别单纯依赖高薪的传统模式 [21]
哈尔滨银行去年高管大幅降薪,向员工“反向讨薪”209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19 08:56
银行高管薪酬变化 - 哈尔滨银行董事及监事薪酬持续下降,2022至2024年合计分别下降146万元、198.7万元、122.6万元 [1] - 董事长邓新权2024年税前薪酬166万元,较去年下降14.3万元,较2022年299万元的高点下降44.5% [1] - 2024年6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合计放弃税前薪酬57.5万元 [1] 员工薪酬情况 - 哈尔滨银行2024年职工费用25.78亿元,人均薪酬29.09万元,同比下降8.21万元 [1] - 公司2024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209万元,涉及116人次 [2] - 百信银行2024年末人均薪酬71.69万元,同比上升2.9万元 [2] 财务表现 - 哈尔滨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142.43亿元,同比增长7.56% [2] - 净利润10.82亿元,同比增长21.88%;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24.28% [2] - 百信银行2024年净利润6.52亿元,同比下滑23.7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