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情绪
搜索文档
美国彭博社刊文:世界开始讨厌美国品牌了吗?
环球时报· 2025-09-19 06:34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范围内反美情绪上升导致消费者对美国品牌兴趣降低,这可能引发美国品牌失宠的长期结构性转变 [1][2] - 美国品牌面临挑战的根源在于美国政府政策转向施压和经济胁迫,损害了美国软实力和品牌吸引力 [1] - 美国企业可借鉴沃尔玛等公司的成功经验,通过本地化运营策略淡化美国标签,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3][4] 反美情绪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麦当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警告“反美情绪的上升”可能导致消费者减少购买美国品牌 [1] - 李维斯公司指出英国“反美情绪高涨”可能影响其产品销售 [1] - 加拿大和丹麦超市给美国商品贴标识,反映消费者避开美国商品的趋势增强 [1] - 凯度公司调查显示美国以外37%受访者因关税问题将不再购买美国产品和服务,加拿大该比例达57% [2] 美国品牌吸引力结构性转变 - 欧洲央行经济学家预测美国品牌失宠可能是“长期结构性转变”而非短期抵制 [2] - 欧洲消费者购买非美国产品更多出于偏好而非价格,表明是基于情感的决定 [2] - 美国在品牌金融咨询公司《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中得分停滞,中国攀升至第二位达历史最高水平 [2] - 韩国软实力排名上升12位,得益于韩流和《鱿鱼游戏》等文化产品 [2] 企业应对策略与案例 - 沃尔玛在美国以外市场不被视为美国公司,在反美情绪强烈的加拿大成为增长最快零售商之一 [3] - 沃尔玛2025年1月承诺在加拿大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在墨西哥参与招聘被美驱逐公民计划 [3] - 沃尔玛2006年因未遵守德国文化规范退出该市场,此后转向与当地企业合作或改名运营 [4] - 企业需吸取教训避免妄自尊大的国际扩张,通过本地化策略赢得当地消费者 [4] 美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 美国企业首席执行官不愿远离政府政策,担心遭到报复 [3] - 亚马逊董事长杰夫·贝索斯因政府压力结束关于商品显示关税的审议 [3] - 随着美国全球声誉受打击,越来越多公司需靠自身而非依赖美国软实力赢得市场 [2][4]
特朗普“神助攻” 加拿大自由党“逆袭”
新华社· 2025-04-29 19:52
选举结果与背景 - 加拿大自由党在联邦众议院选举中获胜,实现了一次戏剧性的逆袭,选前民调曾长期落后[3][4] - 自由党在年初的民意调查中支持率落后保守党20个百分点,但最终逆转获胜[6] 获胜关键因素 - 获胜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选民中“除了保守党,选谁都行”的策略、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以及特鲁多下台[4] - 特朗普发动充满霸凌意味的关税战并屡屡挑衅加拿大主权,让加拿大人的关注点从自由党执政表现转移到如何应对特朗普政府[6] - 加拿大主流民意认为自由党比保守党更可能延续强硬回应特朗普政府的政策[6] 特朗普的影响与加拿大社会反应 - 特朗普曾多次公开声称加拿大应该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并在选举日当天再提吞并一事,承诺税率减半、军力提升等条件[8] - 自1988年以来,对外政策首次在加拿大大选中占据如此重要地位,而1988年大选的主要议题也是关于加美自由贸易[8] - 加拿大社会出现硬刚美国的现象,包括冰球运动员赛场冲突、下架美国酒类商品、放弃赴美度假以及广泛使用“We resist 51st”贴纸和“Elbows Up”口号[10] - 举国上下出现罕见的高亢反美情绪,特朗普被选民直指为本次选举的特别因素[8][10] 自由党领袖表态 - 总理卡尼在胜选演讲中强调加拿大在面临特朗普政府威胁时保持团结的重要性,并指出加美自二战以来的互利关系已终结[6] - 卡尼表示加拿大绝不应忘记遭美国背叛的教训,并强烈回应特朗普总统试图击垮和占有加拿大的威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