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背离
icon
搜索文档
发电量为什么和工业增加值“脱节”?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 电气机械、化工、非金属矿、通用设备、通讯设备、服务业(公共服务类、批发零售类和餐饮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背离原因**:统计口径差异,规上企业发电量数据未反映规下企业(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快速增长;服务业用电量下降拖累整体用电量或发电量增长;大中小企业发展分化,大企业表现好、中小企业疲软 [1][3][4] - **大中小企业发展分化体现**:工业用电量增速约 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约 6%;大型企业 PMI 长期处于高位且常超荣枯线,中小型企业很少超 50%荣枯线 [1][4] - **国内经济增速目标情况**:国内经济增速 5%目标大概率可实现,但存在尾部风险,涉及收入偏低居民、规模较小企业、债务压力重的贫困地区地方政府 [1][5] - **行业增加值增速与用电量背离行业**:电气机械、化工、非金属矿和通用设备等四大行业增加值增速与用电量背离显著,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低位,行业内部企业分化加剧 [1][6] - **行业风险警示情况**:2025 年电气机械、化工、非金属矿和通讯设备等行业风险警示高于去年,表明供给端变化显著,需求端改善不明显,市场竞争加剧 [1][7] - **行业背离现象趋势及对策**:行业背离现象预计延续,解决方案是加强供给出清力度、提高产能利用率;下半年关注供给端变化对资本市场风格影响,投资策略沿供给出清逻辑布局,尤其在中游行业 [1][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前五个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约 6.3%,超出 GDP 整体增速,同期发电量增速仅约 0.3% [3] - 规下企业发电量在整体用电中占比仍不到 10% [3]
工业增长背后的“省电密码”(国金宏观孙永乐)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4-06 22:1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初发电量罕见负增长且大幅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主要受发电量口径和用电结构影响,与统计数据真实性无关,在设备更新和规下发电企业增速维持高位情况下,发电增速可能继续暂时低于工增增速,最终逐渐收敛 [2][3][13] 发电量的口径偏差 - 发电数据有月度和年度两个口径,月度只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年度包括全口径发电量 [6] -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规模以下企业发电增速显著高于规模以上企业,2021 - 2024年限额以下企业发电年均复合增速为16.6%,带动全口径发电量复合增速上行至5.7%,高于限额以上企业4%的发电量复合增速 [7] - 2025年初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速42.9%,高于水电、火电3 - 4%的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意味着年初规模以下企业发电增速继续高于规模以上企业 [7] - 1 - 2月负增长的发电量只包括规模以上企业发电,预计2025年1 - 2月全口径发电增速为1.4%,明显高于 - 1.3%的规模以上发电量增速 [7] 用电的结构变化 - 工业增加值增速统计规上工业企业表现,1 - 2月大企业景气度好于小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表现强于全行业用电,2月大企业PMI指数上行2.6至52.5%,小企业PMI指数从去年12月的48.5%下滑至2月的46.3% [9]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耗能行业表现弱于低耗能行业,进一步拉大用电量与工增差异,2024年下半年以来,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回落,中低能耗行业生产增速持续高位 [12] - 2025年1 - 2月,铁路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累计拉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个百分点左右,但对用电同比增速拉动仅有0.3个百分点 [12] - 低耗能行业单位电耗也有所降低,如电子设备制造业每亿元营收用电量从2024年1 - 2月的181万千瓦时下降至2025年1 - 2月的173.5万千瓦时,可能与设备更新推动各行业应用节能环保绿色装备有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