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线上控价
icon
搜索文档
品牌应对线上乱价低价的三大管控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8-12 06:05
电商行业乱价低价现象及管控方案 行业现状 - 电商行业持续发展背景下,线上市场乱价低价现象突出,损害品牌市场秩序并威胁消费者权益 [1] 管控方案一:知识产权投诉 - 知识产权投诉是有效管控手段,品牌可借助平台规则打击违规卖家,流程包括:先通知未授权卖家改价,拒不配合则投诉下架商品 [3] - 投诉需准备两方面材料:1) 品牌权利证明(商标证/专利证/版权证书等),非权利人需提供授权证明 2) 卖家违规证据(未授权销售/售假等) [3] - 平台根据证据对违规卖家实施处罚 [3] 管控方案二:经销商渠道管控 - 乱价低价问题根源常为经销商窜货,需排查商品流通环节并签订保证书,要求经销商按官方指导价出货 [3] - 建立合理价格体系可避免乱价,为品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3] 管控方案三:第三方控价公司 - 线下渠道梳理成本高(人力/物力/财力),专业第三方公司可高效代理市场管控 [4] - 第三方公司优势:1) 熟悉平台规则 2) 定制化控价方案 3) 使用爬虫软件全网监测低价链接并输出数据分析 [4] - 部分公司提供法律顾问支持,为品牌节约时间并补充专业法律援助 [4] 方案总结 - 三种方案(知识产权投诉/经销商管控/第三方公司)为品牌提供针对性解决思路,需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以维护权益与品牌形象 [5]
品牌线上控价策略,有哪些办法?
搜狐财经· 2025-07-15 21:14
商家直接沟通:柔性处理的前置手段 - 品牌方可优先尝试与低价乱价商家开展非对抗性沟通,通过线上聊天工具或电话建立联系,清晰表明品牌身份并说明乱价行为对市场秩序的具体影响(如冲击正规经销商利润、稀释品牌价值),同时提出明确整改建议(如调整至指导价区间、下架侵权商品)[1] - 沟通对两类商家效果显著:因对品牌政策不了解而误操作的新手商家和库存积压急需清货的小商户,某快消品品牌通过该方式使30%的乱价商家主动整改,沟通成本仅为其他手段的1/5 [3] - 沟通效果高度依赖商家配合度,建议配备专人跟进并记录沟通节点与商家反馈,对拒不回应者及时转入下一处理环节 [3] 平台投诉下架:规则框架内的高效约束 - 依托电商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可快速遏制乱价蔓延,操作核心在于构建完整证据链,包括商标注册证、侵权商品链接、价格对比截图(标注低于指导价的具体幅度)、正品与侵权品的细节差异图等材料 [4] - 各平台审核周期通常为3-5个工作日,通过后将对侵权商品采取下架、屏蔽搜索等措施,涉事店铺可能面临扣分(1-12分)、限制参加平台活动等处罚,规范提交的投诉中侵权链接下架成功率可达80% [4] - 某服饰品牌通过集中投诉一周内清理62条低价链接,使线上价格波动幅度从25%收窄至8%,有效稳定了价格体系 [4] 法律途径介入:强化威慑的终极手段 - 针对沟通无效、无视平台处罚的顽固商家可升级至法律层面处理,构建"梯度处理机制":先柔性沟通降低处理成本,再利用平台规则快速清除明显违规,最后以法律手段震慑顽固分子 [4] - 律师函警示需委托专业律所起草,明确指出商家行为的侵权性质(如商标滥用、不正当竞争),列明法律依据与整改时限,某3C品牌发送的20封律师函中15家商家在7日内完成价格整改 [5] - 对收到律师函仍拒不整改的商家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某美妆品牌通过诉讼获赔50万元并形成行业案例震慑潜在违规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