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专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专用车市场变革:从“散小乱”到“高跃升”
中国经营报· 2025-05-19 15:48
行业变革与重新定义 - 专用车产业正在经历从"散小乱"向高价值、高增长、高技术含量的生态跃迁[1] - 行业传统认知亟需打破,需从"商用车底盘改装"的减法思维转向"价值叠加"的加法思维[4] - 功能属性从传统工具升级为具备多功能的高端装备,实现"商专一体化"和"上装一体化"发展[5] 技术驱动与市场趋势 - 绿色化和智能化成为专用车产业革新的两大核心驱动力[2] - 2024年新能源专用车销量突破30万辆,增速近50%,渗透率逼近30%[2] - 专用车呈现"电动化与智能化并驾齐驱"特征,智能化场景覆盖车辆和上装功能,变革深度远超乘用车[2] 国际化战略 - 2030年中国汽车海外产销规模有望突破1000万辆,专用车需从"燃油产品主导"转向"新能源智能化产品主导"[3] - 国际化是打破国内市场内卷的战略机遇,需建立全球市场全体系链接[3] 生产模式升级 - 传统专用车生态存在"脱节、碎片化、小作坊式作业"问题,需转向汽车大工业思维[6][7] - 导入汽车工业规模化思维可降低高端产品成本,需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如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等[7] - 生产制造环节可通过新材料、新工艺实现超级工厂和灯塔工厂转型[8] 商业模式创新 - 行业从产品制造销售转向全生命周期运营,企业需从"卖车"转向"卖服务"[8] - 围绕冷链、消防等场景提供增值服务,实现从制造到价值运营的转型[8] 行业管理建议 - 需建立"商用车+"标准体系,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全球竞争力头部企业[8] - 打破"商专分离"资质管理模式,制定适配政策推动商专一体化发展[8]
从“商用车-”到“商用车+” 专用车产业正在孕育一场大变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6 09:39
专用车产业战略机遇期 - 专用车是驱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当前处于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变革加速、全球竞争重塑的多重战略机遇期 [1] - 行业面临动力电动化、底盘上装一体化、上装功能化开发等突破方向,需解决产品与场景深度适配及全球化品牌塑造问题 [1] - 专用车产业定位正从"商用车-"向"商用车+"转变,新技术新模式推动高价值演变,功能属性从传统工具升级为高端装备 [3] 产业发展驱动力 - 绿色化和智能化成为专用车革新两大核心驱动力,2024年新能源专用车销量突破30万辆,增速近50%,渗透率逼近30% [6] - 商用车中专用车占比从2016年6%提升至10%以上,新能源渗透率从2021年1%升至2024年11%,2025年3月达15%以上 [7] - 纯电动轮式装载机2023年销量超1万辆市占率26%,2024年一季度销量已破1万辆市占率超35% [9] 全球化发展机遇 - 出口成为专用车领域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30年中国整车海外产销达1000万辆,新能源智能化产品为出海主力 [10] - 全球专用车市场2023年销售额823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99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3% [12] - 中国企业参加德国慕尼黑宝马展数量从2019年344家增至2024年570家,增幅65%,中联重科一季度海外业务占比超55% [10] 技术升级路径 - 智能化需分行业分场景落地,环卫清扫是智能驾驶最佳场景,底盘自动驾驶与上装自动作业需信息互通实现整车集成 [9] - 生产制造向现代化智能制造转变,可借鉴乘用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建设超级工厂、灯塔工厂 [9] - 商专一体化发展趋势下,专用车功能被重新定义,商用车与专用车从分离式发展转向系统化集成 [3] 产业生态构建 - 需从碎片化小作坊模式转向汽车大工业思维主导的集成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 [14] - 商业模式需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从单纯制造销售转向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16] - 行业管理需建立现代体系,通过技术标准重构和市场机制培育全球竞争力头部企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