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专用车
icon
搜索文档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营山专场 三个“山”的特质讲述营山发展故事
四川日报· 2025-07-17 08:24
地理位置与战略优势 - 营山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与渠江之间,是东向出川的重要通道 [1] - 作为南充市"东大门",东邻达州通湖北、南近广安达重庆、北上巴中抵陕西,高铁1小时通达成都、高速公路2小时通达重庆 [1] - 战略机遇交汇,是南充达州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桥头堡" [1] 经济发展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7年高于国省市平均水平,连续4年位居南充市首位 [1] 产业基础与规模 - 全县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 [2] - 近5年每年新拓展园区1平方公里以上、新签约制造业项目30个以上、新升规工业企业15家以上 [2] - 经开区建成面积达1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超230家 [2] 产业能级与特色 - 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电摩生产基地,年产新能源专用车、摩托车200万台 [2] - 汽配、电摩、阀门等"六大产业园"不断壮大,机械汽配产业产值超过60亿元 [2] 产业协同与配套 - 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深度融入成渝地区产业链 [2] - 县内40余家企业为赛力斯、吉利、长安等头部企业提供优质配套 [2] - 百余种"营山造"产品嵌入成渝万亿级产业集群 [2] 城市配套与特色 - 2016年营山一环路建成通车 [2] - 2020年营山县人民医院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 [2] -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营山BMX运动中心运动员邓雅文夺得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冠军 [2]
湖北随州:"专用汽车走廊"掀起产业新变革
行业概况 - 专用汽车用途广泛,种类达300多种,是维系社会经济和城市日常运转的关键力量 [1] - 随州市被称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2024年专用车产量达16.4万辆,产值同比增长8%,全国市场占有率超10% [1] - 随州市形成30公里长的"专用汽车走廊",道路两旁分布2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 [1] 产业升级与转型 - 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推动产业升级,切割、焊接等全流程自动化程度超80% [1] - 随州市多家专用汽车企业积极探索智能化作业、网联化管理、信息化运营 [2] - 湖北省提出打造以"汉孝随襄十"为重点的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随州市作为重要节点城市积极布局新能源专用汽车领域 [2] 新能源专用汽车发展 - 湖北程力集团研发出4.5吨、8吨等多款新能源专用车底盘,提供整车定制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2] - 湖北程力集团拥有新能源车型156款,月均销售新能源专用车近200台,今年上半年接单金额已超3.6亿元 [2] - 湖北新楚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49吨氢能重卡,续航里程高达1000公里,融合新能源动力、线控底盘、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 [3]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湖北新楚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获20款氢燃料电池专用车底盘和10款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公告 [3] - 2024年随州市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专用汽车企业32家,全市实现进出口业绩的企业增至61家,产品远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随州市计划以供应链平台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构建千亿级汽车产业生态圈 [3]
格力钛新能源所持广通汽车100%股权被冻结 公司声明: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1:34
格力钛新能源股权冻结事件 - 格力钛新能源持有的广通汽车100%股权遭司法冻结 原因为2015年12月原实控人魏银仓盗用公章违规担保 [1][2] - 公司声明当前业务运营正常 股权冻结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3] - 格力电器直接持股格力钛新能源55.01% 表决权比例达72.47% [1][2] 格力钛新能源历史沿革 - 前身为银隆新能源 由魏银仓2009年创立 主营钛酸锂电池技术、新能源整车及储能系统 [2] - 格力电器2016年通过董明珠个人入股 2021年竞得30.47%股权 2023年底增持至55.01% [2] - 2018年魏银仓及前高管被曝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0亿元 [2] 公司治理与业务现状 - 现任法定代表人为格力电器前董秘邓晓博 董明珠担任董事 [3] - 业务覆盖新能源商用车、专用车、储能及电池 钛酸锂技术具优势 [3] - 新能源汽车已在240多个城市运营 通过产线调整优化交付和回款效率 [3]
从“商用车-”到“商用车+” 专用车产业正在孕育一场大变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6 09:39
专用车产业战略机遇期 - 专用车是驱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当前处于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变革加速、全球竞争重塑的多重战略机遇期 [1] - 行业面临动力电动化、底盘上装一体化、上装功能化开发等突破方向,需解决产品与场景深度适配及全球化品牌塑造问题 [1] - 专用车产业定位正从"商用车-"向"商用车+"转变,新技术新模式推动高价值演变,功能属性从传统工具升级为高端装备 [3] 产业发展驱动力 - 绿色化和智能化成为专用车革新两大核心驱动力,2024年新能源专用车销量突破30万辆,增速近50%,渗透率逼近30% [6] - 商用车中专用车占比从2016年6%提升至10%以上,新能源渗透率从2021年1%升至2024年11%,2025年3月达15%以上 [7] - 纯电动轮式装载机2023年销量超1万辆市占率26%,2024年一季度销量已破1万辆市占率超35% [9] 全球化发展机遇 - 出口成为专用车领域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30年中国整车海外产销达1000万辆,新能源智能化产品为出海主力 [10] - 全球专用车市场2023年销售额823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99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3% [12] - 中国企业参加德国慕尼黑宝马展数量从2019年344家增至2024年570家,增幅65%,中联重科一季度海外业务占比超55% [10] 技术升级路径 - 智能化需分行业分场景落地,环卫清扫是智能驾驶最佳场景,底盘自动驾驶与上装自动作业需信息互通实现整车集成 [9] - 生产制造向现代化智能制造转变,可借鉴乘用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建设超级工厂、灯塔工厂 [9] - 商专一体化发展趋势下,专用车功能被重新定义,商用车与专用车从分离式发展转向系统化集成 [3] 产业生态构建 - 需从碎片化小作坊模式转向汽车大工业思维主导的集成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 [14] - 商业模式需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从单纯制造销售转向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16] - 行业管理需建立现代体系,通过技术标准重构和市场机制培育全球竞争力头部企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