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标使用规范
icon
搜索文档
潘婷三分钟奇迹竟是商标,此外还有树上摘的椰子水、山里采的葡萄汁......
齐鲁晚报· 2025-07-14 15:48
商标文字游戏现象 - 多家企业通过商标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 例如潘婷"三分钟奇迹"洗发水将产品名称标注为注册商标而非功效宣称 [1][3] - 饮料行业存在类似案例 如"树上摘的"椰子水、"山里采的"葡萄汁等 通过突出形容词引导消费者联想 实际与产品特性无关 [3] 商标法律属性 - "潘婷3分钟奇迹"商标由宝洁公司于2019年8月注册 同类英文商标"3 MINUTE MIRACLE"则早在1994年9月注册 [3] - "TM"标志属于使用商标 无需核准注册即可用于商业活动 与需依法注册并受法律保护的注册商标存在本质区别 [3] 行业监管现状 - 商标法禁止带有欺骗性的商标使用 要求经营者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避免对商品质量或产地造成误认 [4] - 经营者若进行虚假宣传需承担民事责任 包括对商品质量、性能等信息的真实披露义务 [4]
莫以商标耍心机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16
商标误导行为分析 - 商家将"一品牛""120W"等描述性词汇注册商标并与商品品类名称组合 混淆商标与商品质量功能特性 误导消费者[1] - "一品牛肉干"实际使用猪肉 "120W充电器"实际功率仅12W 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1] - 此类行为虽可能符合商标注册形式要件 但违反商标法关于"带有欺骗性"条款 已注册商标可能被宣告无效[1] 企业品牌建设 - 商标不仅是企业形象象征 更与品牌价值和社会评价紧密关联 误导行为将严重损害企业信用[1] - 消费者受骗后会产生持续不信任感 即使广告合法合规 企业声誉仍将受损[1] - 企业应专注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配套 通过真实价值而非文字游戏建立品牌[2] 监管体系完善 - 商标审查存在局限性 审查员无法预判所有使用场景 需更新细化审查规则和不予核准范围[1] - 监管部门需加强事后查处 对问题商标及时处理 并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 - 应推进知识产权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 完善综合管理体制 保障消费环境安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