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搜索文档
一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良法
人民日报· 2025-07-30 06:42
201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统领国家安全各领域工作的综合 性、全局性、基础性大法,为我国国家安全各方面工作提供了系统完整的基本法律依据,为维护国家安 全、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在我国国家安全事业进程中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十 年来,国家安全法得到全面深入实施,国家安全得到有效维护,产生良好预期效果。实践证明,国家安 全法是一部打造高水平安全、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良法。 国家安全法实施成效显著 十年来,我们全面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安全法,加快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成就巨大,成效显著。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地位牢固确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总体 国家安全观,为国家安全法的起草制定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安全立法把总体国 家安全观法律化、制度化,赋予其长久法律效力。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基于世情国情的变化,国家安 全法对"国家安全"作出了清晰明确科学的定义,这在世界各国安全立法中是少见的。我国法律上的"国 家安全"概念涵盖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包括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海外利益、深海、网络、 ...
深入实施国家安全法 加快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人民日报· 2025-07-01 06:11
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历史性成就 - 国家安全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核心领导地位,并配套出台《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强化制度安排 [2] - 构建起包含40多部专门法律、60多部行政法规、近200部含国家安全条款法律及500部地方性法规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体系,覆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 [4] - 近5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95.8万起,跨境打击缅北果敢犯罪集团,与110余国建立执法合作机制 [5] 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关键领域进展 - 重点领域立法突破包括香港国安法、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涉外法律,填补长期立法空白 [4] - 执法效能提升体现为连续8年未发生暴恐事件,涉枪爆犯罪人数连年下降,全链条打击证券违法与环境资源犯罪 [5] - 全民普法成效显著,2021-2024年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答题参与达5.35亿人次,中小学教材与公职人员培训全覆盖 [6] 法治保障能力建设举措 - 法律服务网络扩展至37个国家和地区的207家境外分支机构,推动国际调解院与商事仲裁中心建设 [7] - 21所高校设立国家安全学博士点,3所高校专设国家安全法学二级学科,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7] - 建立大数据平台与域外法律库,完善"一带一路"参与国法律数据库及外国法查明机制 [7] 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 加快新兴领域立法与涉外法律"工具箱"建设,重点填补金融、网络、数据等非传统安全立法空白 [12] - 强化跨境执法合作专案机制,打击电信诈骗、恐怖主义等犯罪,完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体系 [14] - 深化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培育国际一流律所与仲裁机构,提升涉外法治服务能力 [13]
筑牢国家安全法治屏障(金台锐评)
人民日报· 2025-05-22 05:59
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 中国发布首份国家安全白皮书,全面阐释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创新理念和实践,展现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成就 [1] - 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任务,需强化法治思维和方式,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速构建,颁布实施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系列法律法规 [1] - 初步建立立足国情、内容协调、系统完备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1] 执法与司法实践 - 中国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深化严打暴恐专项行动,实现反恐斗争形势根本好转 [2] - 依法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扫黑除恶常态化,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向好 [2] - 严惩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新型犯罪 [2] -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刑事犯罪率、持枪犯罪率、命案发案率最低,破案率最高 [2] 新兴领域立法与法治保障 - 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需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推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立法 [3] - 健全国家安全党内法规体系,促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完善法治实施体系 [3] - 坚持内外统筹,兼顾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 [3] -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需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