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农业农村部:让老百姓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得更好、更营养健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2:26
行业发展 - 推动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 加快发展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1] - 成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新型食品不断涌现[1] - 藻类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 不少品种已经摆上了百姓的餐桌[1] 营养健康水平 - 食物开发来源途径不断拓展 居民食物营养健康水平更加均衡[1] - 城乡居民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
陶冬:新欧债危机在酝酿中
第一财经· 2025-09-15 10:51
美国通货膨胀数据与预期大致吻合,与之前就业数据的意外形成对照,市场聚焦在美联储9月降息力度 上,不过对大码降息预期有所收敛,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上周股市在流动性推动下继续向好,港 股、日股和韩股表现突出。美元指数小幅浮动,金价一度突破每盎司3700美元,创历史新高,能源和大 宗商品也表现良好。 市场已经定价了100%的概率,美联储将在本周会议上作出降息一码的决定,争论在于会不会有大码 (甚至超大码)降息。从目前联邦基金利率4.25%~4.5%水平下调并非政策宽松,而是从偏紧走向中 性。过去由于通货膨胀,政策利率被加到偏收缩水平,如今由于就业市场出现问题,利率回归中性区间 合情合理,关键是时机和力度。 本周的焦点在美联储议息,预计降息一码但不完全排除大码降息的可能。 笔者认为美国劳工市场的确在明显下滑,但是失业情况的扩散不严重,公司大多秉持"少雇少炒"的原 则,工资仍在上涨,消费情绪也不算太差。同时,关税政策和移民政策带来的最终冲击尚未显现,货币 政策的调整也只能边走边看。米兰空降美联储(如果参议院完成听证)可以令鸽派声音强一点,但改不 了本届按数据决策的基调。 笔者预期今年最后三次议息会议,每次降息一码,明 ...
第三届亚洲愿景论坛在新加坡开幕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00
作为由中国机构在海外主办的高端论坛之一,亚洲愿景论坛由财新国际发起,新加坡政府提供战略支 持。论坛自2023年起已成功举办两届,逐步发展为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平台。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11日,由财新国际主办、新加坡旅游局担任合作主办方的第三届亚洲愿景论坛在新加坡开幕。本届论坛 以"变局时代的亚洲机遇"为主题,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嘉宾,包括亚洲多国政府代表、联合 国高级代表、知名学者、企业管理者等,共同出席论坛开幕式。 为期3天的论坛将涵盖全体大会、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专题讨论、闭门研讨、企业路演及实地考察等 30余场活动。议程聚焦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新定位,覆盖地缘政治、金融市场、企业国际化等核心议 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能源转型、先进制造等驱动未来增长的关键动能领域。 ...
上半年粤台贸易额达578亿美元 同比增24.7%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21: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澍楠 上半年粤台贸易额达578亿美元 同比增24.7% 中新社广州9月11日电 (记者 许青青)记者从11日在广东东莞举行的2025第十六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下 称"东莞台博会")开幕式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累计引进台资企业约3.6万家,实际使用台资(含 增资)累计约73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粤台贸易额达5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7%),占两岸贸易额(1477.8亿 美元)约39%。 本届东莞台博会以"强链融合,智创未来"为主题,汇聚来自两岸及港澳地区的展商,展览面积达3.3万 平方米,共设8大主题馆、25个省(市)专馆。其中,首次设立的"亚洲台商主题馆",汇集印度、马来西 亚、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十多家实力台企。参展企业超过670家,展位超1880个,重点呈现AI、 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台企名品。 据介绍,7月下旬,台风"丹娜丝"在台南、嘉义等台湾中南部地区造成重大灾情,文旦柚、香蕉等农作 物种植业损失惨重。为帮助受灾农户渡过难关,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采购的相关地区滞销农产品登 上东莞台博会展销平台,受到大陆民众的欢迎。 本届东莞台博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正推进新一轮对俄罗斯制裁,并加大对乌克兰支持!避免与美国爆发贸易战
格隆汇· 2025-09-11 18:00
格隆汇9月11日|据央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10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洲议会全会上 说,欧盟正在推进新一轮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和财政支持。在欧美经贸关系上,冯 德莱恩为近期与美国达成的关税协议辩护。她说,该协议确保欧洲获得"可能的最佳结果",避免与美国 爆发贸易战。在竞争力方面,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将设立"欧洲规模化基金",联合私人投资者对人工智 能、生物科技等关键领域快速成长的企业进行数十亿欧元投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
大摩: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至三年高位
智通财经· 2025-09-11 15:24
市场关注度 -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已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 - 超过九成投资者明确表示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敞口 为2021年初以来最高比例[1] 投资领域偏好 - 投资者兴趣从互联网和ADR板块延伸至港股和在岸A股[1] - 重点领域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和新型消费[1] - 量化基金与宏观基金更倾向于通过A股ETF和股指期货进入市场[1] - 美国投资者交易偏好以ADR为首选 其次是港股 再到A股[1] 驱动因素 - 中国在类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和药物研发等前沿领域保持全球领先[1] - 政策制定者以渐进方式出台稳定经济举措并释放呵护资本市场信号[1] - 流动性状况改善及全球资产配置多元化需求提供支撑[1]
创新药,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14:53
【导读】我国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多款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舟 9 月 11 日上午,创新药领域迎来 " 冰火两重天 " 。 一方面,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释放行业重磅利好,宣布我国新药研发实力跻身全球第二,多款 国产创新药落地填补相关领域空白;另一方面, A 股及港股创新药相关板块出现调整,龙头 个股集体下挫。 机构认为,创新药行情开始分化,当前需要精选个股,中长期保持乐观态度。 国家卫健委:多款国产创新药陆续获批上市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卫健委介绍,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数量的比例超过 20% ,跃居全 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在成果转化方面,国产创新药持续落地。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多款国产创新 药已陆续获批上市,填补了相应领域的空白。 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品泽布替尼也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实现 " 出海 " 突破。 同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出席某生物科技投资峰会时指出,生物科技领域有无限机 遇,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生物制药市场,正崛起成为生物科技领导者。他强调,香港可以 作为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户,也是内地创新成果走向世界的平台。 A 股、港股创新药板块集体承压 二级市场方面 ...
摩根士丹利: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至三年高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1 13:41
美股中概股近期连续创下阶段收盘新高。当地时间9月9日收盘,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上涨1.5%至 8230.86点,续创近半年收盘新高。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ADR)收涨4.18%,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接 近75%。 与此同时,花旗在最新报告中预计,到2025年底恒指有望达到26800点,2026年上半年末升至27500点, 年底进一步上看28800点。花旗认为,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H股市场将比A股更直接受益,因此配 置上更倾向于H股。 展望中长期,花旗强调,"十五五"规划(2026年至2030年)的重点,将围绕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 与民生、绿色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展开。对应的重点行业包括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半导体、旅游、医 疗、保险和可再生能源。 多重因素推动了这种趋势。中国在类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和药物研发等前沿领域保持全球领先,使得 投资者越发将中国市场视为战略性配置的必然选择。同时,政策制定者以渐进方式出台稳定经济的举 措,并释放呵护资本市场的信号。流动性状况的改善以及全球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需求,也为投资意愿提 供了进一步支撑。 摩根士丹利补充称,投资者兴趣已不再局限于互联网和ADR板块,而是逐步延伸至港 ...
劲方医药-B(02595) - 全球发售
2025-09-11 06:59
发售信息 - 全球发售77,600,000股H股,香港发售7,760,000股,国际发售69,840,000股[5] - 发售价为每股20.39港元,含相关费用[5] - 香港公开发售2025年9月11日开始,9月19日H股开始买卖[16][19] 产品管线 - 产品管线有八款候选产品,五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30] - GFH925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进入III期,2026年有望入医保[33][38] - GFH375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进入关键性临床试验[33] - GFH276预计2025年下半年取得IND批准[33] - GFS784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提交IND申请[33] - GFS202A预计2026年下半年进入II期[33] 临床数据 - GFH925单药疗法在NSCLC患者中确认客观缓解率49.1%,疾病控制率90.5%[39] - 截至2025年1月17日,GFH375 I期33名入组患者中10名出现3级或以上TRAE[53] 市场数据 - 全球KRAS G12C抑制剂药物市场预计从2024年4.891亿美元增至2033年34.907亿美元[45] - 2024年全球PBC患病率达120万例,中国为29.11万例[58] 财务数据 - 2023 - 2025年(4个月)收入分别为73734千元、104703千元、无、82149千元[88] - 2023 - 2025年(4个月)净亏损分别为508.3百万元、677.6百万元、404.7百万元、66.6百万元[90] - 2023 - 2025年研发成本分别为312.7百万元、332.1百万元、142.3百万元、69.8百万元[90] 资金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443.6百万港元,33%用于GFH925开发[108] - 38%用于GFH375开发,19%用于其他候选产品,10%用作营运资金[111] 合作协议 - 与信达生物授权协议扩大临床试验机构,已付600万美元[73] - 2025年1月Verastem获GFH375大中华区外独家许可[75] - 默克提供最多3500瓶cetuximab用于临床试验[77] 专利商标 - 拥有72项已授权专利及118项专利申请[66] - 在中国内地持有五个注册商标,香港持有三个[70] 风险提示 - 新药开发耗时且成本高,结果不确定[188] - 管线产品有开发风险,可能面临获批及商业化延迟[190]
中国生物经济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长江商报· 2025-09-08 07:1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于9月4日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生物科技赋能未来·生 物制造重塑世界"为主题,展示中国生物科技与生物制造领域最新成果。目前,武汉已形成覆盖创新研 发、规模生产、临床运用全链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在全国和全球生物产业 中占据重要地位。 会上发布《中国生物经济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多的研究中 心,生物药在研品种、脑机接口、高精度数字切片等均在全球并跑和领跑;中国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生物 药市场,满足内需的同时也在逐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截至2024年底,湖北病理大数据库以170万张高精度数字切片(40倍光学/0.25 μm分辨率)跃居全球第 二,形成6类12项技术创新成果。预计2025年底将突破500万张,该库深度整合病理大模型必将大力赋能 医疗机构,驱动湖北科研与产业创新,为全球病理数字化提供"规模扩张—价值衍生"双突破的湖北范 式。 《报告》显示,中国生物经济产业基础雄厚,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大宗化 学品领域,全球生物经济规模约为4万—5万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