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
搜索文档
创业板十六年:一部技术革命与资本潮汐的共振史
华尔街见闻· 2025-10-31 20:00
创业板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创业板于2009年10月30日设立,从首批28家公司发展到13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7.67万亿元 [1] - 创业板定位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上市板块,是创新与金融沟通的重要桥梁 [1][6] - 市场涌现出如宁德时代、中际旭创、东方财富、阳光电源、迈瑞医疗、汇川技术等各领域龙头公司,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2] 历史行情表现与超额收益 - 2012年至2015年成长股行情中,创业板最大涨幅超过580%,是同期沪深300指数最大涨幅(166%)的3.49倍 [3] - 2018年至2021年蓝筹股牛市里,创业板最大涨幅超过200%,是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43%)的4.65倍 [3] - 2024年9月至2025年10月,创业板最大涨幅达到110%以上,是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51%)的2.16倍 [3]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创业板投资者数量超过5000万,跟踪创业板指数的ETF规模超过1870亿元,“创”系列ETF总规模达2542.72亿元 [6] 首批上市公司案例与筛选功能 - 首批28家上市公司中,安科生物上市当天最高涨幅281%,日后最高上涨7.7倍;华谊兄弟上市当天动态市盈率达124倍,但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较16年前下跌38% [7] - 爱尔眼科从上市初不显山露水到市值最高翻10倍,亿纬锂能通过多次融资从锂原电池研发成长为全球竞争力锂电池平台,最新市值超1700亿元,年利润超40亿元 [7][8] - 创业板开板当年无公司年收入超30亿元或净利润超5亿元,但截至2024年报,已有240家公司营收跨越30亿元,9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突破5亿元,超600家企业上市后营收增长超100% [9] 移动互联网革命时期的产业与资本互动 - 2012年至2015年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革命中,游戏和传媒行业率先爆发,华谊兄弟、中青宝、掌趣科技等个股上涨10到20倍 [12] - 互联网金融领域银之杰涨幅一度达80倍、东方财富达70倍、同花顺达50倍,东方财富市值至2025年10月达4000亿元以上,长期位居创业板金融服务类个股市值榜首 [13][14] - 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银之杰、广和通、四方精创等企业市值分别达到350亿元、248亿元和200亿元,将新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 [14] 新能源与生物科技革命中的领军企业 - 宁德时代2018年6月上市后,年营业收入从199.97亿元增长至4009.17亿元,增长约19倍;年净利润从38.78亿元增长至441.21亿元,增长超10倍;市值累计上涨近24倍 [18] - 新能源领域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等在碳中和政策与行业高景气共振下成为行业龙头,生物科技领域迈瑞医疗等形成引领示范效应 [18] - 创业板公司总体研发强度明显高于A股平均水平,截至2025年6月30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197家,占比86.6% [20] AI人工智能革命的新浪潮 - 2024年后AI技术推动创业板新一轮发展,2025年内创业板指最大涨幅超50%,AI产业链中光模块等板块表现突出 [22] - 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在2022年底AI浪潮掀起后上涨30倍,动态市盈率维持相对中等水平,业绩出现超高速增长 [22] - 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三大领域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4万亿元,占创业板整体营收的56.67%,净利润占比达48.3% [24] 投资回报与工具创新 - 以2024年10月收盘价测算,有600多家创业板公司相对于发行价涨幅超100%,50多家涨幅超10倍 [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市场跟踪创业板指的ETF规模达1167.85亿元,跟踪创业板50指数的ETF规模达322.04亿元 [29] - 天弘创业板ETF(159977)及其联接基金持有人合计超85万户,为全市场创业板指数基金中最多;另有25只创业板相关指数增强基金开始运用AI提升业绩 [29]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河南专场)举办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31 17:05
招聘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29至30日举行,为“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河南专场,地点在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 [1] - 广东省143家企事业单位参会,提供5494个优质岗位,其中包含640个硕士岗位和986个博士岗位 [1] - 提供1926个年薪20万元以上岗位及145个年薪50万元以上岗位 [1] 参会机构与公司 - 参会机构类型多样,包括知名高校如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科研院所如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以及兼具文化与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如潮州市博物馆 [1] - 参会公司涵盖行业龙头比亚迪,以及深耕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胜宏科技(惠州)、伯恩光学(惠州)、潮州三环(集团) [1] 岗位需求与产业方向 - 招聘岗位重点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与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度适配 [1] - 主办方结合郑州大学考古学、旅游管理、护理学、工程力学、化学材料等学科优势,针对性组织相关领域企业参会,确保岗位需求与专业特长双向匹配 [1]
丸美生物:加速研发成果转化,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09:21
日前,丸美生物荣获重组功能蛋白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资质,成为继2024年成立"全国重组功能蛋 白技术研究中心"之后的重量级认定,对企业发展、行业升级与区域产业生态均具有非凡意义。 2025年第三季度,丸美生物以科技赋能美妆,共提交32项专利申请,深度参与主导制定4项标准,并发 布2项团体标准,紧密围绕重组胶原、活性物检测、生活美容等前沿技术领域在推动行业技术规范化与 标准化上持续发力。 10月30日晚间,丸美生物(603983)发布2025年三季报。据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 亿元,同比增长22.51%,归母净利润录得2.44亿元;研发费用录得6279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 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59亿元,同比大增132.19%,现金流充裕度显著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9月,公司获得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备案,意味着其在生物科技领域的人才培 养实力获官方认可,可聚集青年科技人才、深化产学研协同发展,同时也为丸美生物的核心技术研发与 成果转化注入源头活水。(CIS) ...
医药板块今日延续调整,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全天净申购超2亿份
搜狐财经· 2025-10-30 20:43
医药板块今日延续调整,截至收盘,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均下跌1.8%,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下跌2.5%,中证创新药产 业指数下跌2.6%,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下跌2.8%,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全天获超2亿份净申购。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恒生创新药ETF (159316)近一月"吸金"超12亿元,位居港股创新药板块第一。 创新药ETF易方达德 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该指数聚焦A股创新药龙头, 由不超过50只主营业务涉 及创新药研发的公司股票 组成,汇聚A股创新药主力 军。 � H 该指数涨跌 -2.6% 该指数聚焦港股医疗卫生行 业龙头,由50只医疗器械 、生物药品、化学药及其它 医药卫生行业的港股通股票 组成。 �日 该指数涨跌 -2.8% 生物科技ETF (10) 跟踪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 -1.8% 该指数聚焦A股生物科技龙 头,由不超过50只业务涉 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 液制品及其它人体生物科技 的公司股票组成。 �日 该指数涨跌 -2.5% 司标的指数中规模居第一 医药ETF ONLY 跟踪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 该指数聚焦A股医药卫生行 业龙头,由 ...
发挥大市场优势、成就大市场机遇,王文涛谈“十五五”吸引外资工作
商务部网站· 2025-10-30 14:26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充分肯定了外资的重要作用,表明中国扩大开放的坚 定决心。"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在中共中央10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答问时表示。 一方面,要把中国大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 亿,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将大力提振消费,打造'购在中国'品牌,让商品和服务消费都'火'起来;我们 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产业发展,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 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我们将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打造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王文涛说,许多跨国公司告诉我们,"投资中国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另一方面,要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大机遇。"我们常说'外企不是外来客,而是一家人',中国超大规 模的市场也是外企的机遇。比如中国实施的以旧换新政策,以汽车产业为例,全面落实国民待遇,外资 品牌销量占了汽车以旧换新的三分之一。"王文涛指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 慢"的要求,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服务业是接下来开放的重点,要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 商 ...
医药板块延续调整,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早盘净申购近2亿份
搜狐财经· 2025-10-30 13:02
今日早盘,医药板块震荡调整,截至午间收盘,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下跌1.8%,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均下跌1.7%,中证港股通医 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1.6%,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下跌1.4%,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早盘净申购近2亿份。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该ETF月内"吸 金"超12亿元,位居港股创新药相关产品第一。 | 截至午间收盘 | 该指数 | 该指数 | | --- | --- | --- | | 该指数涨跌 | 滚动市盈率 | | | -1.8% | 60.6倍 | 2023年7月1 | | | | 发布 | 该指数聚焦A股创新药龙头, 由不超过50只主营业务涉 及创新药研发的公司股票 组成,汇聚A股创新药主力 军。 | 截至午间收盘 | 该指数 该指数自201 | | --- | --- | | 该指数涨跌 | 滚动市盈率 发布以来估值 | | -1.7% | 51.4倍 76.2% | 生物科技ETF (No) 跟踪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 | 该指数聚焦A股生物科技龙 | 截至午间收盘 | 该指数 | 该指数自201 | | --- | --- | --- | - ...
证监会商庆军: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发挥新三板“苗圃”作用
搜狐财经· 2025-10-29 17:01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0月29日讯(记者 王婉莹)今日,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一级巡视员商庆军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上发表《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市场功能 强化规范监管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主题讲话。 其中,抓规范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力度,督促上市公司提升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奠定规范发展基础;助创新方面,就是引导上 市公司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支持开展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激发,激发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回报方面,就是督 促上市公司关键少数,树立公众意识和回报意识,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与股东分享发展成果,提振投资者信心;严追责方面,落实监 管"长牙带刺"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净化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强化各方协同联动,凝聚知识创新的系统合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需要相关各方 秉持合作开放的理念,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证监会将积极加强与工信、发改、财政、科技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 ...
蓝驰创投:捕捉兼具年轻锐气与全球视野的创业者
搜狐财经· 2025-10-29 15:13
"在当前的AI技术革命中,中国的AI产业已展现出系统性的竞争力。开源与低成本模型加速技术普惠,成熟的工程能力与完整供应链为具身智能构筑起产 业壁垒,顶尖人才也呈现加速回流态势。"陈维广说。 陈维广认为,未来5到10年将是中国经济重整后的显著复苏周期,其底层增长逻辑正在重构。当今,大国竞争集中体现为以科技为核心的"立体博弈"。这 一转变推动着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早期科技投资活力恢复,企业退出路径也日趋明朗。在此背景下,中国不仅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更在创新与产业升 级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对于捕捉下一波AI机遇,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分享了其观察到的五点演进趋势:开源模型带来飞轮效应、强化学习走向主流应用、智能体具备自 主性并释放基础模型潜力、AI编程根本性提升创新效率、多模态推开应用边界。这些趋势共同勾勒出AI技术从突破走向普惠的清晰轨迹。 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认为,面对AI大势,中国取得先机的关键是发挥在工程落地与供应链方面的新型比较优势。中国的AI生态不仅能够推动本土 产业升级,更有潜力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蓝驰创投以"捕捉兼具年轻锐气与全球视野的创业者"作为核心策略,将前沿洞察转化为切实的投资行动。 ...
午评:沪指涨0.37%创业板指涨1.35% 海南自贸、有色、多元金融板块涨幅靠前
新华财经· 2025-10-29 12:08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9日电(罗浩)沪深两市三大股指10月29日早间普遍高开。沪指在窄幅整理后波动上 扬,至午间收盘时涨0.37%,指数振幅0.44%;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显著高开后宽幅整理,至午间收盘 时,深成指涨0.90%振幅0.77%,创业板指涨1.35%振幅1.12%。 板块方面,开盘时,通信设备、贵金属、有色金属等板块涨幅靠前,互联网、半导体、家居用品等板块 跌幅靠前。开盘后,量子科技、海南自贸、PCB概念、锂矿、存储芯片等板块相继拉升,BC电池、证 券、化纤等板块在盘中异动上扬。至午间收盘时,海南自贸、有色、多元金融板块涨幅靠前,证券、通 信设备、锂矿、科创板次新股等板块亦有显著上涨。 国家统计局: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稳步增长我国创新环境持续改善 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 为100),比上年增长5.3%。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 分别为186.0、162.6、215.8和132.4,分别比上年增长4.9%、5.1%、8.1%和1.9%。结果表明,2024年中 国创新指数保持稳步增长,我 ...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丨大力提振消费 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
新华网· 2025-10-29 08:40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提振消 费",并作出"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等具体部署。 《建议》提出,"统筹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增强居民消 费能力",明确"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拓展入境消费"。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人,市场潜力巨 大。将大力提振消费,打造"购在中国"品牌,让商品和服务消费都"火"起来;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产业发展,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 场;将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建议》还提出,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资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完善促进消费制 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管理办 法,落实带薪错峰休假。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丽芬认为,《建议》的上述部署, 意味着将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