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再分配改革

搜索文档
李迅雷专栏 | 促消费2025:社零不能再低于GDP增速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3-26 18:27
◆ 长期来看,消费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也要客观看待提振消费的难度。影响消费的因素分为消费能力和 消费意愿两大类:影响消费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收入、资产和债务;影响消费意愿的因素包括对经济和未来 收入的预期、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以及是否有消费时间等。其中消费能力是能否提振消费的关键因 素,故要想方设法增加中低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强)的收入和福利水平。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总的政策思路是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 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并部署八方面30项重点任务。前七部分部署具体实施的七大行动,第八部分 进一步强调了完善投资、财政、信贷、统计等各项支持政策。文件覆盖面非常广,涵盖了如何应对各类压 制消费的因素。 ◆ 考虑到消费对于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性,接下来可做好五方面工作,以进一步夯实消费在稳经济中的基 石作用:一是更大力度增加财政对公共消费的投入;二是平衡好"以旧换新"和对特定群体的现金补助;三 是切实做好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合理增长工作;四是针对已毕业但尚未找到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给予适 当的生活补助;五是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的同时,加强资金用途的监测。 ◆ 当前,世界百 ...
促消费2025:社零不能再低于GDP增速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3-22 16:38
消费提升空间与挑战 - 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例为55.6%,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7.4个百分点,与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相比差距明显[3][4] - 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分为消费能力(收入、资产、债务)和消费意愿(经济预期、社会保障、消费时间),其中消费能力是核心[1][4] - 2024年三季度居民实际偿债压力(还本付息金额占可支配收入比例)达12.4%,高于部分发达经济体[4] 政策框架与行动方案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优化环境增强意愿为思路,部署八方面30项任务[1][5] - 方案重点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工资增长机制、农民增收)、财产性收入渠道拓宽(股市稳市机制、债券品种创新)[6][7][8] - 首次在中央层面提出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2025年将覆盖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12][13] 重点领域施策方向 - 大宗消费聚焦"以旧换新"(2024年15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2025年翻倍)和汽车消费,服务消费侧重"一老一小"供给优化和文旅冰雪消费[10][11] - 公共消费投入不足,2021-2023年中国年均公共消费率比全球低0.51个百分点,优化财政投向可带来每年约6900亿元增量[14]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城镇居民的42.7%,人均消费支出为城镇居民的55.8%,政策着力盘活土地资产和发展绿色农业促增收[6] 结构性矛盾与优化建议 - "以旧换新"政策可能惠及高收入群体更多,需平衡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补助(如更大折扣或现金抵用券)[15] - 占人口60%的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比仅31%,若其收入占比每年提升1%,可带来超2500亿元消费增量[18] - 2024年社零增速仅3.5%(1-2月升至4%),需超过GDP增速以对冲出口贡献下降(2024年出口贡献1.5个百分点)[18] 资本市场联动措施 - 股市方面拟加强稳市机制建设,可能成立类似平准基金的创新工具,债市将丰富个人投资者可投品种(当前存量债券超180万亿元)[7][8] - 财政贴息政策需加强资金用途监测,参考四川模式要求消费后凭凭证申请贴息(年利率1.5%、单笔不超3000元)[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