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124个千年地名文化遗产入列首批省级保护名录
郑州日报· 2025-11-19 08:56
文章核心观点 - 河南省公布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124个千年古县、古镇、古村落入选 [1] - 郑州市有10处地名入选,包括1个千年古县、5个千年古镇、4个千年古村落,是郑州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佐证 [1] 郑州市入选名录概况 - 郑州市总计10处地名入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 - 涵盖1个千年古县、5个千年古镇、4个千年古村落 [1] 千年古县详情 - 新郑市入选千年古县,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已有先民活动 [1] - 5000多年前为黄帝建都地,后为郑韩故都历时500余年 [1] -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千年古镇详情 - 荥阳市汜水镇,秦代设县,虎牢关遗址为省级文保单位 [1] - 新密市超化镇,地名源于东汉超化寺,国家级非遗超化吹歌传承千年,莪沟北岗遗址有8000年历史 [1] - 新密市大隗镇,以远古大隗氏命名,专名沿用超3000年,留存西周密国故城遗址 [1] - 新密市曲梁镇,为《诗经·溱洧》文化核心区,地名使用超3000年,曲梁古城寨遗址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1] - 巩义市芝田镇,三国时期定名,有稍柴村夏朝遗址、3座北宋皇陵等古迹 [1] 千年古村落详情 - 荥阳市汜水镇虎牢关村,依托虎牢关遗址,延续“关—镇—村”共生格局 [2] - 荥阳市汜水镇汜水村,隋开皇十八年为汜水县治所,明清风貌完好,2014年获评郑州市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 [2] - 新密市牛店镇北召村,隋代华严寺坐落其间,石砌民居与古寨墙保存完整 [2] - 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丰”字形街巷布局独特,10余所明清四合院完好,具有“村—寺”共生文化生态 [2]
直通部委|文物局:严禁翻新古代壁画和彩塑 民政部:不随意更改老地名
搜狐财经· 2025-10-10 18:12
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 - 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严禁翻新古代壁画和彩塑,不宜整体粉刷古塔,强调保存各时期有价值构件和历史信息 [1] - 原则上不应以恢复至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为修缮目标,1911年以前的彩画、灰塑原则上均应进行现状科技保护 [1] - 民政部健全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将6.8万个地名纳入保护范围 [10] - 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现存古树名木约508.19万株,推动高水平保护 [13][14] 交通运输与国际贸易 - 交通运输部宣布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美国相关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作为对美国加收中国船舶港口服务费的对等措施 [2] - 涉及船舶包括美国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悬挂美国旗的船舶及在美国建造的船舶 [2] 国家标准与质量提升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一批新国标,涉及助老扶幼、百姓生活、制造业和能源等领域 [3] - 在助老扶幼方面,发布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及7项儿童用品安全国家标准 [3] - 在百姓生活方面,发布稻谷大米食用品质评价及22项家电相关国家标准,提升产品要求 [3] 医疗保障数字化 - 全国医保影像云建设取得进展,20个省份完成软件部署,累计上传索引数据7264余万条 [5] - 医保影像云建设将为健康管理和医保服务带来系统性变革 [6] 区域发展与产业疏解 -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性项目在雄安新区取得重要进展,将推动完善市政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7] - 下一步将落实住房、人才、教育、医保等疏解支持政策,确保疏解人员留得下、发展好 [7]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8] - 更新节能乘用车、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调整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新规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8] 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障 - 全国总工会与人社部启动"阳光就业"行动,计划年内帮扶就业不少于25万人,提供就业服务不少于100万人次 [9] - 行动重点面向离校未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等群体,通过"就业帮扶云"平台提供多项就业服务 [9] - "十四五"期间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 [11] - 国家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开通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3771条 [11] 国际合作与执法 - 中泰美合作破获"集盛轮"特大海上走私毒品案,在中国南海缴获毒品甲基苯丙胺4973.4公斤,创近年亚太地区单案海上缴获量最高纪录 [12] - 案件基于美方通报线索,中方快速反应拦截运毒船,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 [12]
擦亮美丽中国地名“名片” 我国已公告新命名地名60多万个
央视新闻· 2025-10-10 11:39
法规制度建设与监督管理 - 修订施行《地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建立统一监督管理、分级分类负责的工作机制,健全地名联席会议制度 [1] - 创新实施地名备案公告制度,民政部网站已公告新命名地名60多万个 [1] 地名信息化与服务应用 - 持续建设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收录各类地名数据1480万条,调用总量近7亿次 [1] - 完善地名标志标准体系,推广智能地名标志设置,方便群众导航定位 [1] - 创新开展“乡村著名行动”,采集上图乡村地名和农家乐、采摘园等兴趣点993万条,基本覆盖全国200多万个自然村屯 [2]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 健全完善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制度,将6.8万个地名纳入保护范围 [1] - 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做好“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 - 深化地名文化宣传,联合制播《中国地名大会》,超30亿人次共享地名文化盛宴 [1] 乡村地名建设与经济发展 - 打造“地名+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目前已命名乡村地名71万条,设置地名标志60多万块 [2] - 有效改善乡村地区“有地无名”“有名无标”情况,方便自驾出游、快递进村、山货进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