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运营

搜索文档
「园区有话说」“国有资产如何创新园区运营——痛点与破局之道”主题沙龙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7-03 14:3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文化产业园区普遍面临政策机制适配性不足、招商压力加剧、传统"二房东"盈利模式难以为继等困境 [6] - 国有资产园区运营存在"拿地成本刚性"与"租金市场弹性"的核心矛盾,当前出租价格普遍低于成本线 [6] - 行业进入"服务化转型+资本创新"调整周期,亟需政策适配、人才培育、资金通道等破局方案 [4] 运营痛点与解决方案 - 体制机制约束、市场化能力建设、资源整合效能被列为三大核心痛点 [2] - 国有企业代表指出国有资产交易管理需平衡合规要求与市场化招商效率,竞价机制可能衍生非必要行政成本 [6] - 建议通过行业协作破解困局,探索与国有资本的合作路径如合资公司、分成合作等创新机制 [6][7] 创新运营模式 - 采用"轻重资产结合"模式跨区域发展,形成资产购置、商业管理、公寓运营、酒店服务四大业务板块 [7] - 云园区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结合,统筹区域内百余家文化园区资源,推动轻资产标准化输出 [7] - 重点培育文物IP开发及城市公园场景运营,尝试依托属地政府资源开展产业招商与纳税服务 [4][7] 典型案例与实践经验 - "新华1949"文化金融园、电通创意广场、远东科技文化园等国有企业代表分享实操经验 [6] - 锦和创力公司通过京沪双城布局实现跨区域发展,建议北京存量资产改造中探索国有资本合作 [7] - 国家文创实验区云园区提出混合所有制合作深化、运营前置赋能规划等三大路径 [7]
“赌王之子”收购王思聪公司!何猷君现身山东
凤凰网财经· 2025-06-23 21:35
公司股权变更与管理层调整 - 北京寰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 王思聪实控的杭州艾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退出 新增何猷君名下的武汉星竞威武文体发展有限公司和武汉市兴华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股东 [1] - 武汉星竞威武文体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寰聚商业大股东 持股40% 何猷君出任董事长 [2] - 出资额变更显示 武汉星竞威武出资400万元(占比40%) 武汉市兴华羽出资200万元(占比20%) 杭州杯盏商业管理出资300万元(占比30%) [3] - 管理层全面更换 何猷君担任董事长 新增董事能俊梅、唐恒、黄永飞 财务负责人变更为徐艳君 [3] 公司业务与项目进展 - 北京寰聚商业定位为沉浸式体验的潮流娱乐与场景运营公司 管理资产规模超60亿元 布局70余个项目 涵盖文旅、商业及夜间娱乐等业态 [3] - 公司与泰安市政府合作投资37亿元建设文旅项目 包括华北最大室内四季滑雪场和国内首家商圈室内动物园主题公园 预计2025年5月开业 [6] - 2024年1月成立合资公司泰安寰聚国潮商业(寰聚持股49% 泰安城投持股51%) 负责潮玩文旅娱乐综合体项目 [6] 关联公司动态 - 王思聪旗下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 执行标的1210万元 涉及合同纠纷 [8] - 熊猫互娱曾估值50亿元 2019年因资金问题关闭 导致王思聪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11] 行业活动信息 - 凤凰网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将于6月28-29日在深圳举办 聚焦全球化议题 邀请政商学界领袖参与 [12]
母婴品牌拓展儿童节商机 沉浸式体验打造线下“新消费场景”
新华财经· 2025-06-01 22:10
母婴行业趋势 - 母婴消费趋势向精细化、场景化、科技化演进,年轻育儿群体成为主流消费人群 [1] - 72%的消费者愿意为智能化功能支付溢价,情感与科技成为核心驱动力 [3] - 中国母婴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5万亿元,行业需摆脱价格战依赖 [3] 好孩子集团营销策略 - 首创"六一好孩子节"IP,采用"百城千店+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模式,构建三级进化模型(促销活动-用户交互-生态共建) [1] - 2024年活动以"百城千店全球狂欢"为主题,覆盖中国、东南亚、欧美市场,并在天津恒隆广场等城市商圈打造沉浸式体验店 [1] - 近年增强数字化能力,整合消费者、产品、销售等多维度数据实现全渠道触达 [2] 创新与场景运营 - 通过线下快闪店提供个性化沉浸式体验,将消费节点转化为可视化触点 [2][3] - 协同"六一好孩子节"与"618"大促,延伸消费场景,线上游戏化运营沉淀用户资产 [3] - 科技赋能构建差异化壁垒,形成"体验-数据-产品"闭环模式重塑行业价值链 [3] 企业战略转型 - 从标准化促销模板转向深度用户捆绑,强调科技创新与品牌故事 [2] - 技术投入与精准场景运营被视为比短期流量更具长期价值的策略 [3] - 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和社交媒体传播打造线下新消费场景 [2]
最高激励1000万元 四川推出商贸及服务业“政策包”
四川日报· 2025-05-21 11:41
商贸及服务业政策激励措施 - 四川省商务厅推出商贸及服务业领域政策申报指南,涵盖首发经济、消费新场景运营、二手车销售、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商贸企业经营增长、传统服务业企业转型等激励措施,最高激励1000万元 [1] 首发经济激励 - 对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落地四川的高能级首店进行激励: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经营主体最高激励300万元,中国首店经营主体最高激励100万元,西南首店经营主体最高激励50万元 [1] 消费新场景运营激励 - 对2023-2025年度评定的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运营主体进行激励,省级财政按促销活动实际投入的50%给予补助,单户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1] 二手车销售激励 - 对符合条件的二手车经销企业(含主营和兼营)进行激励,单户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 [1] 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 - 统保平台投保企业:上年出口额500万美元(含)以下且2025年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费率≤0.08%)的给予保费全额补贴 [2] - 自缴费投保企业:上年度出口额500万-6000万美元且2025年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按保费50%补贴,单户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 商贸企业经营增长激励 - 对规模和增速达到标准的商贸企业及"个达限"个体工商户进行激励,激励金额从6000元到1000万元不等 [2] 传统服务业企业转型激励 - 对新增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行激励:销售额1亿-3亿元给予100万元,3亿-5亿元给予200万元,5亿元以上给予400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