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

搜索文档
民间投资发展将迎新政 加快首发经济等领域政策出台
北京商报· 2025-09-01 08:14
扩大内需政策 - 平稳有序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做好政策接续 加快首发经济 数字消费 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政策出台和实施 [1][2]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前7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2] -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分类施策促进文旅 赛事 露营等服务消费 [2] 民间投资促进 - 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举措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1][3] - 对铁路 核电 油气管道等领域重大项目设定民间投资参股比例最低要求 [1][3] - 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1][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 强化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典型案例通报 [3] - 持续推进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3] -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 出台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 依法依规查处低于成本倾销 夸大和虚假宣传行为 [3] 人工智能+行动实施 - 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 产业发展 消费提质 民生福祉 安全治理 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 [4][5] - 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 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过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 [5] - 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 用好两重建设 两新政策 中央预算内投资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人工智能发展 [6] 人工智能资源支持 - 不断优化智算资源布局 持续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 推动降低创新主体研发使用成本 [6] - 在关键行业方向建设应用中试基地 加强行业共性 优势资源汇聚 降低技术应用门槛 [6] - 创新人工智能终端消费补贴方式 促进更多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惠及人民群众 [6] 招投标市场改革 - 今年1至7月工程建设领域中标民营企业达36.6万家 同比增长11.9% 民营企业中标项目数量占比达76% [7] - 加快推进招标投标法修订 完善招标人主体责任落实 招标代理机构管理等制度机制 [7] - 推广全国统一的远程异地评标和专家库共享技术标准 有序拓展招投标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7]
成都今年前7月城镇新增就业19.37万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7 07:54
就业数据表现 - 1-7月城镇新增就业19.37万人 同比增加0.36万人 增幅1.87% [1][2] 就业岗位拓展措施 - 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 推进跨境电商和首发经济三年行动计划 [1] - 加强重大项目就业影响评估 筹集市场化就业岗位超30万个 [1] - 开发基层司法岗位 实施乡村医生专项扶持计划和城乡社区专项计划 [1] 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 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覆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领域 [1] - 组织企业订制班/行业重点班/区县品牌班等培训5.35万人次 [1] - 通过职业培训网络学院提供416.07万人次在线培训 支持高校毕业生终身学习 [1] 未来工作重点 - 重点挖掘制造业/服务业/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潜力 [2] - 加强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 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快速就业 [2]
上半年消费亮点不断涌现 经济“新引擎”作用持续增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08:37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加快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1] - 服务消费占比提升 文体休闲和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6] 县域新能源消费崛起 - 贵州龙坑镇汽车城上半年新增5个汽车品牌 客流量增长20% 新能源车销售额占比达45%(15亿元总销售额) [1] - 县域公共充电桩1-5月增量11.9万台 同比激增96.7% 催生"纯电露营"等新消费业态 [2] - 西部省份(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充电桩建设突出 带动户外装备市场规模扩张 [1][2] 城市首发经济爆发 - 成都上半年新增首店395家 总量突破4000家 春熙路商圈平均每2天推出1场首展 [3] - 全国24城上半年新开品质首店2664个(+21%) 上海/成都/深圳/重庆数量领先 厦门/天津/南京增速快 [5] - 成都政府培育60余家首发经济重点企业 推出60余款首发新品 带动锦江区消费增长6.8%(超全国均值) [4][5] 交旅融合新趋势 - 36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覆盖23省 内河客运旅游成为消费新引擎 [6] - 上半年新增75条银发旅游专列 累计开行超360列 "五一"期间老年客群酒店预订量增37% [6][7] - 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三亚成银发族热门目的地 上半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499元(+11.8%) [6][7]
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四川出台方案深挖就业岗位资源
四川日报· 2025-06-16 14:17
就业促进政策 - 四川省印发方案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1] -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把促进就业作为重点产业链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 [1] - 突出抓好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医药健康、现代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15+N"重点产业链 [1] 重点产业链发展 - 持续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稳定重点优势产业岗位供给规模 [1] - 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1] -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培育就业新空间,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1] 消费热点与就业渠道 - 加快文旅与科技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冰雪经济、演艺赛事等业态,扩大文旅就业机会 [2] - 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平台经济 [2] - 布局培育便民生活圈、商品集散中心、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大相应领域就业 [2] 就业支持措施 - 放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就业增量,围绕保障重点民生服务促进就业 [2] - 提高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吸引力 [2] - 加大减负稳岗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强化自主创业政策支持 [2] - 推进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2]
提振消费!广州拟出台33条举措
证券时报· 2025-06-13 15:56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核心观点 - 广州市推出33项具体行动举措全方位激活消费市场 围绕居民增收、消费保障、服务提质、大宗消费升级等五大方面展开[1] - 政策聚焦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 同时通过补贴、免税、金融支持等多维度刺激消费需求[2][3][5] - 房地产政策全面松绑 取消限购限售限价并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及利率 首套商贷首付15%利率3% 公积金利率2 6%[5] - 重点培育新型消费场景 包括直播电商、即时零售、邮轮旅游、低空旅游等 同时推动离境退税、市内免税店等国际化消费设施[3][5] 居民收入提升措施 - 组织国企加强国资收益上缴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推动个人投资交易所政府债券[2] -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至2500元/月 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并常态化清理中小企业欠款[2] - 落实国家育儿补贴政策 加大对生育家庭支持力度[3] 消费场景创新与升级 - 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 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新场景[5] - 推动邮轮旅游建设南沙国际邮轮母港 试点低空旅游点对点服务[5] - 支持国内外品牌在广州首发首秀 吸引首店落户[4] 大宗消费刺激政策 - 开展家电汽车以旧换新 增加补贴品类并组织"五进"团购活动[3] - 优化公积金政策 支持提取公积金付首付同时申请贷款 放宽租房提取限制[5] - 房地产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首套商贷首付15%利率3% 公积金利率2 6%[5] 国际化消费设施建设 - 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 提升通关便利化服务[3] - 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覆盖 推广"即买即退"服务并增加外卡POS机[3] - 推动市内免税店开业 争取增设口岸免税店[3] 金融与资金支持 - 引导银行落实利率自律机制 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并创新电商、教育等场景金融产品[5] - 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教育医疗项目 推动消费文旅领域发行REITs[4] - 运用国债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 加大体育项目建设支持[4]
最高激励1000万元 四川推出商贸及服务业“政策包”
四川日报· 2025-05-21 11:41
商贸及服务业政策激励措施 - 四川省商务厅推出商贸及服务业领域政策申报指南,涵盖首发经济、消费新场景运营、二手车销售、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商贸企业经营增长、传统服务业企业转型等激励措施,最高激励1000万元 [1] 首发经济激励 - 对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落地四川的高能级首店进行激励: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经营主体最高激励300万元,中国首店经营主体最高激励100万元,西南首店经营主体最高激励50万元 [1] 消费新场景运营激励 - 对2023-2025年度评定的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运营主体进行激励,省级财政按促销活动实际投入的50%给予补助,单户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1] 二手车销售激励 - 对符合条件的二手车经销企业(含主营和兼营)进行激励,单户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 [1] 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 - 统保平台投保企业:上年出口额500万美元(含)以下且2025年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费率≤0.08%)的给予保费全额补贴 [2] - 自缴费投保企业:上年度出口额500万-6000万美元且2025年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按保费50%补贴,单户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 商贸企业经营增长激励 - 对规模和增速达到标准的商贸企业及"个达限"个体工商户进行激励,激励金额从6000元到1000万元不等 [2] 传统服务业企业转型激励 - 对新增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行激励:销售额1亿-3亿元给予100万元,3亿-5亿元给予200万元,5亿元以上给予400万元 [2]
营商环境周报(第164期)|全面开展“信用代证”工作,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5:40
时政要闻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资金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和硬科技领域[5] - 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涵盖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6] - 优化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管理流程,支持灵活分期发行,创新信用评级体系,建立专项承销评价和做市机制[6][7]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推行"信用代证"工作,用专项信用报告替代多部门出具的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涵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信息[8] - "信用代证"适用于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鼓励拓展至社会组织和自然人,2025年9月底前全面开展[8][9] - 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提出118项重点任务,包括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10] - 计划强调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加强转化运用,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和版权产业,发展知识产权金融[11] 地方行动 - 湖南出台措施支持首发经济,对知名品牌首店给予最高100万元租金装修补助,首发活动费用补助30%[12] - 湖南支持本土新消费品牌孵化,对年度新开10家以上直营门店或营收达标的品牌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13] - 广州发布22条措施支持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深化人才、资本、技术、数据跨境流动[14] - 广州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建设南沙数据服务试验区,协同港澳开展数据托管、隐私计算等服务[14] - 广州重点发展金融、会展、数字服务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推进与服务消费相关的教育、医疗等服务贸易[15] 典型案例 - 北京推行"扫码检查"改革,重复检查阻断成功率88%,"无事不扰"企业占比10.25%,被检查量下降79.1%[16] - 北京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应用率达80%,新设企业下载率97%,累计调用量2.15亿次居全国首位[16] - 北京非现场检查占比40.9%,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采用"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17] - 北京"无事不扰"企业清单涵盖专精特新、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企业,总量达23.1万家[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