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投信仰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人·事|14年估值大逆转:从“被歧视”到“香饽饽”的城商行样本
新浪财经· 2025-05-30 21:39
核心观点 - 成都银行在2021-2024年间总资产增长63%,居上市银行首位,远超行业平均33%的增速 [1][2] - 公司资产规模达1.33万亿元,成为西部地区首家万亿级城商行,市值同期接近翻倍至822亿元 [2] - 高增长核心驱动力为政务类贷款(占比53.1%),其中租赁与商务服务业贷款三年增长近2000亿元 [3][5][9] - 政务类贷款不良率仅0.11%-0.6%,推动公司不良率降至0.66%(上市银行最低) [15] - 公司营收和净利润2021-2024年分别增长28%、64%,增速居行业前列 [16] 资产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末总资产1.25万亿元(2021-2024年+63%),增速领先第二名宜宾银行(62%) [2] - 2024年一季度资产规模达1.33万亿元,超越长沙银行 [3] - 对公贷款余额6026亿元(2021-2024年+108%),占贷款总额超80%,显著高于中信银行(55%)等同业 [3][4] 业务结构特征 - 政务类贷款占比53.1%(2024年),其中租赁与商务服务业贷款2819亿元(占贷款总额38%) [3][5][8] - 十大贷款客户中九家属于租赁与商务服务业,最大单户贷款占比0.81% [7] - 四类政务贷款(含水利、交通等)余额4000亿元,占总资产31.5%(较2021年+10个百分点) [8] 历史转型路径 - 2010年融资平台贷款占比27.4%,2013年降至11.5%后转向制造业/零售贷款,但2015年不良率升至2.35% [10][12] - 2016年重启政务贷款("拨改租"模式),租赁与商务服务业贷款年均增长50%,2024年较2015年增长27倍 [13] - 拨备覆盖率从2016年155%提升至2024年480%,不良率下降1.7个百分点 [19] 区域经济绑定 - 成都GDP 2015-2024年增长1.2倍至2.35万亿元(全国第七),公司超70%信贷投入当地基建 [18] - 政务贷款高度依赖成都发展,形成"城运即命运"的绑定关系 [17][18] 财务表现 - 净息差1.66%(2024年),低于长沙银行,主因对公贷款收益率较低且个人存款成本高 [16]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因对公贷款扩张明显下降 [16] - 资本市场给予溢价估值,市值增幅(90%)仅次于江苏银行、中信银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