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管辖

搜索文档
巴西稀土矿不跟美国合作,而签长期合同给中国,原因很实在
搜狐财经· 2025-10-15 21:48
标普500指数一个月的涨幅一夜清零,这场突如其来的美股震荡,将早已祭出的中国稀土管控升级措 施,再次推向了全球舆论的焦点。 从对美征收港口建设费到启动高科技企业反垄断调查,中国的经贸反制早已拉开序幕,但稀土这张牌的 出手,才真正击中了博弈的要害。 这一次中国不仅用 "域外管辖" 突破了传统管控边界,更以 "精准分层" 的策略重构了全球稀土贸易的规 则逻辑。 管控升级 此次稀土管控最受关注的突破,是 "域外管辖"机制的有力落地:无论企业位于哪个国家,只要其产品 中含有中国原产稀土物项的价值比例达到0.1%及以上,或在生产中使用了受管制的中国稀土技术,出 口前就必须获得中国许可。 这一规则并非简单复刻美国的单边制裁模式,而是基于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绝对主导权,全球70%的开 采量、90%的分离加工能力、93%的磁体制造份额,让任何国家都无法脱离中国技术独立运转。 更值得深究的是管控背后的 "分层策略" ,正式施行的《稀土管理条例》明确将稀土纳入战略资源管 理,推行"一批一证"的出口审批制,要求进口方必须详细申报最终用户及用途。 这一制度直接演化出 "保民用、卡军用" 的精准操作:对德国大众、美国福特等车企的民用需求 ...
中国扔下“稀土核弹”,向全世界发动稀土管辖,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搜狐财经· 2025-10-10 18:41
«——【·前言·】——» 中国扔下"稀土核弹",向全世界发起稀土管辖。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在一天之内密集发布6则公告,其 中第61号和第62号公告尤为引人注目。 它们不仅延续了此前对稀土金属及制品的出口限制,更首次将管制范围延伸至稀土全产业链技术及其境 外衍生品。 «——【·中方稀土管控·】——» 10月9日这一天,注定要被刻进全球稀土产业的发展史。中国商务部用一天时间密集抛出6则公告,瞬间 搅动了国际市场的神经。其中第61号与62号公告的分量尤其惊人。它们没止步于延续过往稀土金属及制 品的出口限制,直接把管控的触角伸到了稀土全产业链技术,连境外衍生品都没放过。 现在的玩法完全不同,变成了对"产业生态与核心能力"的精准拿捏。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此举 是为了防范境外组织非法获取技术用于军事领域,既是维护国家安全,也是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 这记"核弹"级举措,标志着中国稀土管制彻底完成了质的飞跃。过去的管控还停留在"资源防御"的初级 阶段,核心是守住稀土原矿不流失。 全球稀土产业的格局早就注定了这步棋的威力。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稀土矿产量达24万吨,占全球 68.6%的份额。更关键的是,中国是全球唯一具 ...
域外管辖迈出坚实一步 技术出口管制趋于完善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01:30
加强对两用技术的出口管制是国际趋势。美国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要求美国商务部等加强对"新 兴和基础性技术"的出口管制。美国《出口管理条例》不仅管制技术的跨境转移或传输,还发展出专门 的"视同出口"概念以限制外国人在美国境内获取技术,并限制"美国人"对美国境外的某些活动(例如在 中国等国家开发或生产先进集成电路)提供技术服务等支持。欧盟法律中虽然没有"视同出口"概念,但 也明确管制"无形技术转移"和"技术援助",其中将某些"视同出口"行为纳入管制范围。欧盟委员会还就 研发领域(包括研究、成果发表、国际合作与交流、接待访问学者和留学生等)的出口管制内部合规机制 建设专门发布了一份指南。日本《外汇及对外贸易法》等法律不仅管制技术向境外传输,还与美国法律 中的"视同出口"相似,管制日本居民在日本境内向"非居民"以及"受非居民强烈影响的自然人居民"提供 管制技术。日本除对管制技术出口设定许可证要求外,还于2024年针对集成电路设计或制造相关技术 等"其他国家有意获取且日本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引入事先报告要求。韩国《对外贸易法》也在管制技 术向境外传输之外,管制韩国国民或法人向位于韩国境内或境外的外国自然人或法人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