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

搜索文档
第一观察 | 总书记科学指引荒漠化防治工作
新华社· 2025-06-17 15:25
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性 - 荒漠化防治事关生态安全、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1] - 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度耦合,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2] - 历史教训表明生态衰则文明衰,如丝绸之路湮没、敦煌古城毁坏等,需吸取教训 [3] 荒漠化防治的成就与经验 - 1978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启大规模治沙,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4] - 我国走出符合自然规律和国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形成"三北精神"、塞罕坝精神等精神力量 [4] - 三大标志性战役(黄河"几字弯"、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取得实质性进展 [7] 荒漠化防治的战略与方法 - 防沙治沙需长期坚持,具有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需保持战略定力 [5] - 坚持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如乌梁素海和石羊河流域的成功案例 [8][9] - 科学治沙是关键,需合理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选择植被恢复模式,避免盲目改造 [10] 未来发展方向 - 锚定2050年目标,深耕2021至2030年规划,兼顾短期行动与长期战略 [6] - 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需强化系统观念,注重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 [8] - 推广宁夏中卫、内蒙古磴口、新疆柯柯牙等科学治沙模式,实现绿富同兴 [10]
塞罕坝下好味道,围场百余种优质农特产品进京“圈粉”
财经网· 2025-05-30 17:30
行业动态 - 河北承德围场特色生态农产品宣传推介暨品鉴对接会在北京物美超市沁山水店举办 主题为"端午寻鲜季 围场好时节" [1] - 围场十余家重点企业携百余种源自森林"四库"的优质农特产品亮相 包括沙棘系列饮品 陈皮杏仁露 塞罕正黄芪茶 马铃薯粉条 灵芝孢子油等 [3] - 活动设置品鉴体验区与产销对接环节 促进消费者体验与商业合作 [3] 生态资源 - 围场拥有816万亩林海 森林覆盖率达60.25% [1] - 负氧离子浓度超世界清新空气标准4倍 亚高原气候形成黄金农产带 [1] - 围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核心区 农牧交错 山水相依 [5] 商业合作 - 物美综超与围场供销集团 金葫芦药业 鑫达商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采用"订单农业+商超直供"模式 [3] - 活动启动围场优质农特产品进京仪式 加速融入首都市场 [3] - 通过物美集团商业渠道搭建产销平台 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流通 [3] 产业发展 - 围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挖掘森林"四库"价值 [5] - 活动深化京津冀协作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为农产品开辟更广阔市场空间 [5] - 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 同时为首都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产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