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处暑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处暑 万物渐染秋意 家家修仓廪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4 21:57
节气特征与自然变化 -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 标志着秋季第二个节气 暑气至此而止 天气开始转凉[1][4] - 仍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 俗称"秋老虎" 体现气候过渡期特征[4] - 田野呈现秋意 庄稼籽粒日趋饱满 果园嘉果盈枝 香气四溢[3] 农业活动与物产状况 - 处满地黄景象 农作物进入成熟期 原野间万物渐染秋色[3] - 家家修葺仓廪 准备迎接岁物丰成 反映丰收预期[3] - 处暑象征耕耘与收获间过渡阶段 承载农业周期关键节点[6] 文化习俗与传统内涵 - 各地存在迎秋 赏菊等传统风俗 勾勒岁时节令文化图景[7] - 节气承载民族传统文化 体现自然与人文的深度融合[7] - 处暑被形容为夏与秋的温柔握手 蕴含季节更替的哲学意味[6]
处暑书意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42
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分析《韭花帖》等古代书法作品 探讨处暑节气对书法家心境和艺术创作的影响 展现季节变化与艺术表现力的内在联系 [1][2] 历史作品分析 - 苏轼《前赤壁赋》记录秋日泛舟怀古感兴 米芾《秋暑憩多景楼帖》咏赞镇江多景楼壮观景色 王羲之《徂暑帖》与王岩叟《秋暑帖》均包含对友人的殷殷问候 [1] - 杨凝式《韭花帖》创作于处暑节气前后 共7行63字 记录品尝韭花酱佐羔羊肉后的闲适心境 作品呈现潇洒空灵的美学特征 [1] 艺术特色解读 - 《韭花帖》字距行距大幅拉开却保持行气纵贯呼应 章法布局清朗宽绰 点画凝而不重疏而不散 形成空灵简淡的美感 [2] - 作品前三行字距行距较密(首行最密集) 后四行趋于宽松 形成前密后疏的节奏变化 暗合处暑节气由热转凉的过渡特征 [2] - 与《秋暑憩多景楼帖》《秋暑帖》《徂暑帖》相比 《韭花帖》的节奏变化更具独特性 有效传递从热烈转向平和的意境 [2] 文化价值体现 - 季节轮换引发书法家心境微妙变化 《韭花帖》通过艺术形式展现岁月宁静与无华 帮助观者远离纷扰感受处暑时节的人文气息 [2] - 韭花酱以韭菜花和盐为主料 可添加白酒、姜、苹果等提升风味 其作为传统食品与书法艺术形成跨领域的文化呼应 [1]
文化中国行丨处暑是夏的收官,亦是秋的启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3 19:5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 因此无法进行相关分析
镜头丨暑云散 秋意浓
农业收获活动 - 江西省宁都县田头镇席草进入收获季 村民抢收 [6] -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辣椒喜获丰收 人们抢抓晴好天气翻晒 [8] - 海南省澄迈县渔船载收获靠岸 为海域添鲜活烟火气 [14] 渔业生产活动 - 厦门琼头社区码头百舸齐发庆开渔 期盼好运和丰收 [11] - 处暑时节是沿海渔民重要收获期 [14] 旅游休闲活动 -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缆车穿梭竹海间 竹叶沙沙带秋日温柔 [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大容山森林公园草木葱茏山风凉爽 晚霞倒映天湖碧水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13]
酷玩推荐官·人间好时节:处暑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3 10:50
节气文化内涵 - 处暑意味着暑气终止和万物收敛 体现季节转折与自然共生哲学 [2] - 处暑三候包含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和禾乃登 反映动物行为变化与农作物成熟周期 [2] - 节气文化成为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 日本存在立秋到处暑期间通过书信传递换季问候的习俗 [2] 地区自然特征 - 喀纳斯白桦林呈现银白树干与斑斓枝叶交织的光影效果 心形叶片在风中沙沙作响 [2] - 喀纳斯河谷松林层叠耸峙 针叶将天光剪碎成跳跃的金箔状光斑 [2] - 草场染上浅金色 牛羊进入归圈周期 图瓦人家出现炊烟与奶茶酥油香气弥漫的现象 [2] 物产季节性特征 - 蜜瓜处于采收期 呈现皮薄汁甜的特质 成为阳光能量的物质化体现 [2] - 禾乃登候相预示田间稻谷进入成熟登场阶段 [2]
处暑意味着不再炎热吗?(把自然讲给你听)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气候特征分析 - 处暑节气标志着暑气渐退但全国多数地区仍存在高温天气 尤其长江及以南地区如上海 长沙 广州 杭州等地在处暑后仍长期出现高温[1] - 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 易因降雨形成"一场秋雨一场凉"现象 北方秋雨呈"凉湿"特征而南方降雨仍保持"湿热"属性[1] - 高温持续主因是副热带高压南退后仍在南方维持稳定 导致晴朗少云天气及地表热量积聚 叠加南方高湿度形成闷热体感[1] 农业影响 - 处暑时节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积累并加速成熟 农事活动需依据天气预报抢抓秋收时机[1]
明日出伏 “秋凉”几时到 苏城本周仍以晴热天气为主
苏州日报· 2025-08-18 08:44
天气趋势 - 苏城本轮晴热天气已持续半个月 高温仍将持续但程度相对温和 [1] - 19日出伏后仍处盛夏阶段 晴热持续且高温会不时出现 [1] - 23日前持续高温 20日预计出现周最高气温38℃ [1] 历史高温数据 - 2022年出伏后出现3个高温日 最后一个高温日出现在10月3日 [1] - 2021年出伏后出现6个高温日 最后一个高温日出现在9月23日 [1] - 2020年出伏后出现5个高温日 最后一个高温日出现在9月2日 [1] 节气变化 - 23日进入处暑节气 系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及秋天第二个节气 [1] - 处暑时节白天气温仍较高 夜晚气温呈下降趋势且早晚相对凉爽 [1] - 南方地区此时酷暑近尾声 但暑热消退缓慢且距气象意义秋天尚远 [1] 近期天气预报 - 新一周除23日有雷阵雨外 其余时段均以晴热天气为主 [1] - 周末受降水和云系影响气温有所下降 [1] - 23日前持续高温天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