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券商在华发展

搜索文档
瑞银证券董事长胡知鸷: 紧跟政策深耕在华业务继续发挥好联接中外资本市场的桥梁作用
证券时报· 2025-06-24 02:44
瑞银证券全资控股进程 - 中国证监会已对瑞银成为瑞银证券唯一股东事项准予备案 全资控股进入倒计时 [1] - 公司董事长表示全资控股是深耕中国市场36年水到渠成的结果 后续安排已准备就绪 [1] - 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战略从一开始就是全面铺开的 [1] 发展历程与战略布局 - 2006年耗资17亿元获得北京证券重组后20%股权 看重其全牌照优势 [2] - 2018年增持至51%实现控股 2022年提升至67% 2024年实现全资控股 [2] - 全牌照协同效应使公司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发展路径难以复制 [2] - 参与重组北京证券的决策为全牌照全资路线奠定基础 [2] 瑞信整合与股权处置 - 亚太区资产管理规模突破9000亿美元 中国内地和香港贡献重要力量 [3] - 2023年以30亿瑞郎收购瑞信 中国区高管立即展开证券公司整合 [3] - 整合实现多方共赢:获得监管信任 客户认可 战略伙伴顺利交接 员工合理调配 [3] - 保留瑞信证券14.99%股权 出售36.01%给北京国资公司 [4] 一体化优势与业务协同 - 全资控股后将强化一体化优势 提供专业综合化服务方案 [5] - 全牌照业务优势配合专业团队 能迅速抓住商机 [5] - 成立多个联动小组 建立良性生态圈 打造多业务协作链条 [6] - 扮演"超级联络人"角色 促进中国市场与全球联动 [6] 市场参与与项目案例 - 自2003年首家获批QFII资格起持续引入境外投资者 [6] - 参与华润饮料 古茗控股 蜜雪集团 卫龙美味 宁德时代 哔哩哔哩等港股项目 [6] - 为宁德时代港股IPO引入瑞银资管 频繁出现在优质中国企业股东名单中 [7] 政策环境与未来布局 - 认为稳定透明的监管环境是外资深耕的重要基石 [7] - 持续研究中国市场 基于政策理解制定战略 [7] - 配合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引领长线投资行为 [7] - 进一步强化境内外业务联动优势 已做好充分准备 [8][9]
外资券商2024年业绩出炉!高盛领跑,多家净利翻倍
券商中国· 2025-05-04 07:26
外资券商2024年业绩表现 - 外资券商2024年总资产507.1亿元,同比增长10.2%,营业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13.7%,净利润4.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高盛(中国)证券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158%,摩根大通证券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117.22%,瑞银证券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693% [3] - 摩根士丹利证券2024年盈利0.1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部分外资券商仍处于亏损状态,包括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大和证券、瑞信证券、星展证券、渣打证券等 [4][7] - 星展证券2024年营收5941.08万元,同比增长66.31%,净亏损1.69亿元 [7] - 大和证券2024年营收4726万元,同比减少27.34%,净亏损1.35亿元,亏损幅度扩大 [7] - 渣打证券2024年营收2049.66万元,亏损7808.73万元 [8] 外资券商业务表现 - 高盛(中国)证券、摩根大通证券、瑞银证券经纪业务较强,去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均超5亿元 [4] - 高盛(中国)证券2024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8.71亿元,同比增长57%,投行业务净收入47.75万元,同比减少97%,自营业务收入7126.24万元,同比减少56% [4] - 摩根大通证券2024年营收9.65亿元,同比增长27.37%,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增长,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大幅下滑 [5] - 摩根士丹利证券2024年投行业务净收入1.23亿元,协助战略股东减持A股和多家行业龙头公司在香港资本市场完成股权融资项目 [5] - 瑞银证券2024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5.56亿元 [6] 外资券商在华发展 - 外商独资证券公司已有5家,包括摩根大通证券、高盛(中国)证券、渣打证券、法巴证券、瑞银证券 [9] - 7家合资券商实现外资控股,其中3家外资股东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90%,约10家外资/合资券商仍在排队候场 [9] - 法巴证券2024年3月在上海开业,注册资本11亿元,由法国巴黎银行全资控股 [9] - 瑞银证券2024年4月变更为外资独资,瑞银集团持股比例由67%提升至10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