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营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601211):2025年三季报点评:总资产突破2万亿,各业务伴随市场行情提升
华创证券· 2025-11-02 22:16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国泰海通(601211)的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评级 [2] - 目标价为25.19元,当前股价为19.38元,存在上行空间 [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剔除客户资金后总资产为14,214亿元,同比增加6,786.1亿元 [2][9] - 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剔除其他业务收入)为451亿元,同比增长99.3%;单季度营业收入为217亿元,环比增加84亿元 [8] - 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为220.7亿元,同比增长131.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3.4亿元,环比增加28.4亿元,同比增加18.3亿元 [8] - 报告期内净资产收益率为6.8%,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单季度净资产收益率为2%,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 [2] - 报告期内净利润率为49%,同比提升6.9个百分点;单季度净利润率为29.2%,环比提升3个百分点 [2] 杜邦分析与资本结构 - 报告期末财务杠杆倍数(总资产剔除客户资金)为4.39倍,同比下降0.08倍,环比上升0.4倍 [2] - 报告期内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剔除客户资金,总营收剔除其他业务收入)为3.2%,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单季度资产周转率为1.5%,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 [2] - 公司计息负债余额为9,104亿元,环比增加1,027.7亿元;单季度负债成本率为0.6%,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 [9] 重资本业务表现 - 自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投资净收益-联营合营企业投资净收益)合计为203.7亿元;单季度为110.2亿元,环比增加56.8亿元 [3] - 单季度自营收益率为1.6%,环比提升0.8个百分点 [3] - 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为30.7%,较上期提升5.9个百分点;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为323%,较上期提升33个百分点 [3] - 重资本业务净收入合计为255.8亿元;单季度为130.4亿元,环比增加52亿元 [9] - 重资本业务净收益率(非年化)为2.2%;单季度为1.1%,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 [9] - 信用业务方面,公司利息收入为203.5亿元;单季度为77.4亿元,环比减少1.96亿元;两融业务规模为2,386亿元,环比增加510.5亿元;两融市占率为9.96%,同比提升4.19个百分点 [3] - 质押业务方面,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为577亿元,环比减少149亿元 [3] 轻资本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收入为108.1亿元;单季度为50.8亿元,环比增长64.9%,同比增长269.3%;对比期间市场日均成交额为21,119.5亿元,环比增长67.1% [3] - 投行业务收入为26.3亿元;单季度为12.4亿元,环比增加5.5亿元,同比增加6.1亿元 [3] - 资管业务收入为42.7亿元;单季度为17亿元,环比增加2.8亿元,同比增加7.5亿元 [4] 监管与资本充足指标 - 公司风险覆盖率为269.4%,较上期下降36个百分点 [10] - 净稳定资金率为143.1%,较上期下降5.4个百分点 [10] - 资本杠杆率为20.2%,较上期下降3.3个百分点 [10] - 净资本为1,867亿元,较上期下降3.8%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3元、1.35元、1.45元 [10] - 当前股价对应市净率分别为1.04倍、1.00倍、0.96倍 [10] - 基于2026年1.3倍市净率估值预期得出目标价25.19元 [10]
透视上市券商三季报:业绩高歌猛进,自营、投行拉开差距
第一财经· 2025-11-02 19:09
今年以来,A股市场交投整体较为活跃,让"靠天吃饭"的证券业迎来业绩大丰收。随着三季报披露正式 收官,上市券商集体交出亮眼成绩单。 Wind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收4195.61亿元、归母净利润1690.49亿元,净 利增幅超六成。除西部证券之外,其余上市券商当期均实现增收增利。 从排名来看,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营收、净利双双霸榜,前三季度实现558.15亿元营收、231.59亿元归 母净利润,同比均增逾三成。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业绩紧随其后。包括这3家在内,前三季度,11家上 市券商营收超百亿元,其中5家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 三季度以来,上证指数接连突破重要关口,近期更是一度站上4000点,这让证券业继续迎来强有力的业 绩支撑。前三季度,前述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均实现增收,但在自营和投行业务上拉开了差距,有券商投 行收入大降六成。 百亿营收券商达到11家 "靠天吃饭"的证券业迎来业绩大丰收。 | | | 上市券商三季报业绩表现 | | | | | --- | --- | --- | --- | --- | --- |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前三季度营收 | 营收同比 | 前三李度 ...
方正证券(601901):2025年三季报点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93%,经纪业务显著增长,负债成本率降低
华创证券· 2025-11-02 15:4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方正证券的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 目标价为10.87元,当前股价为8.34元,存在约30%的潜在上行空间[3][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3.3%[6] -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环比增加2.3亿元,同比增加8亿元[6] - 剔除其他业务收入后的营业总收入为90亿元,同比增长67.2%[6] - 单季度营业收入为34亿元,环比增加7.2亿元[6] 盈利能力与效率分析 - 报告期内净资产收益率(ROE)为7.5%,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1] - 单季度ROE为2.8%,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1] - 报告期内净利润率为42%,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1] - 单季度净利润率为41.6%,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1] - 报告期内资产周转率(剔除客户资金和其他业务收入)为4.8%,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1] 资本结构与负债成本 - 报告期末财务杠杆倍数(总资产剔除客户资金)为3.72倍,同比降低0.14倍,环比降低0.2倍[1][7] - 公司计息负债余额为1089亿元,环比减少88亿元[7] - 单季度负债成本率为0.5%,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7] 各业务板块表现 - **经纪业务**:收入为41.7亿元,单季度收入为18.3亿元,环比增长66.4%,同比增长161.3%[2] - **信用业务**:利息收入为31亿元,单季度为10.7亿元,环比增加0.76亿元;两融业务规模达510亿元,环比增加96.4亿元;两融市占率为2.13%,同比提升0.05个百分点[2] - **质押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为72亿元,环比增加35亿元[2] - **自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投资净收益-联营合营企业投资净收益)合计为28.9亿元,单季度为8.9亿元,环比减少0.3亿元;单季度自营收益率为1.4%,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7] - **投行业务**:收入为1.3亿元,单季度为0.3亿元,环比减少0.4亿元,同比减少0.4亿元[2] - **资管业务**:收入为1.7亿元,单季度为0.5亿元,环比减少0.2亿元,同比减少0.1亿元[2] 重资本业务与资产状况 - 重资本业务净收入合计为41亿元,单季度为13.7亿元,环比增加0.9亿元[7] - 重资本业务净收益率(非年化)为2.6%,单季度为0.9%,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7] - 剔除客户资金后公司总资产为1875亿元,同比增加59.3亿元;净资产为504亿元,同比增加33.8亿元[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EPS)为0.60/0.64/0.68元人民币[8] - 当前股价对应市净率(PB)分别为1.32/1.21/1.12倍[8][9] - 基于2026年业绩给予1.6倍PB估值得出目标价[8]
中金公司(03908):2025年三季报点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130%,各业务增长明显
华创证券· 2025-11-02 13:34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2] - 目标价为26.15港元,当前股价为21.14港元,存在约23.7%的上涨空间 [4][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9.8% [7] - 2025年前三季度剔除其他业务收入后的营业总收入为207亿元,同比增长54.5% [7] - 报告期内净资产收益率(ROE)为5.7%,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2] - 报告期内净利润率为31.7%,同比提升10.4个百分点 [2] 杜邦分析与资产状况 - 报告期末财务杠杆倍数(总资产剔除客户资金)为5.08倍,同比增加0.39倍,环比增加0.5倍 [2][8] - 报告期内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剔除客户资金,总营收剔除其他业务收入后)为3.5%,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2] - 剔除客户资金后公司总资产为5873亿元,同比增加764.3亿元;净资产为1155亿元,同比增加66.9亿元 [8] 各业务板块表现 - **自营业务**:收入合计109.7亿元;单季度自营收益率为1.2% [8];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为46.5%,较上期增加7.5个百分点 [3] - **经纪业务**:收入为45.2亿元,单季度收入18.6亿元,环比增长37.6%,同比增长135.5%;但佣金率因量化交易、新增散户等低佣金率交易量提升而有所下行 [9] - **投行业务**:收入为29.4亿元,单季度收入12.7亿元,同比增加4.9亿元,在低基数下略有升温但总体仍处低位 [9] - **资管业务**:收入为10.6亿元,单季度收入3.8亿元,同比增加1亿元 [9] - **信用业务**:利息收入为61.9亿元;两融业务规模为622亿元,环比增加168.8亿元;两融市占率为2.6%,同比提升0.22个百分点 [3] 关键监管指标 - 风险覆盖率为196%,较上期下降8.5个百分点 [9] - 净稳定资金率为139%,较上期下降5.2个百分点 [9] - 资本杠杆率为12.1%,较上期下降0.6个百分点 [9] - 净资本为460亿元,较上期下降0.9%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87/1.97/2.13元人民币 [10]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0.6/10.1/9.3倍 [10] - 基于2026年业绩给予1.1倍市净率(PB)估值,得出目标价 [10]
自营大赚超1800亿,牛市旗手重仓股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22:47
券商三季度持仓概况 - 截至10月31日,47家券商机构出现在373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约为667.28亿元(以三季度末收盘价计算)[1] - 42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自营业务共实现收入1868.57亿元,同比增长43.83%[1] 新进重仓股行业分布 - 三季度券商重仓股中,共有206只为新进个股[3] - 硬件设备行业新进重仓个股数量最多,共新进29只[5] - 化工、机械和医药生物行业新进重仓个股数量也位居前列,分别有18只、17只、17只新进个股[6] 硬件设备行业表现 - Wind硬件设备指数年初至今涨幅超过60%[5] - 电连接器厂商陕西华达、EMS供应商光弘科技、模拟芯片龙头雅创电子等多只个股被2家及以上券商同时新进为重仓股[6] 热门概念个股新进持仓 - 化工领域,电子特气龙头凯美特气股价年内涨超3倍,在三季度获中信证券新进持仓185.72万股[6] - 机械领域,3C设备企业创世纪获中信证券新进持仓1768.07万股[6] 传统板块新进持仓 - 邮储银行被国泰海通新进持有1.26亿股,成为三季度单家券商持仓数量最高的新进标的[7] - 国内综合物流龙头中国外运、西北能源企业广汇能源、调味品龙头莲花控股、华东煤电一体化企业新集能源等27只个股新进数量也均超1000万股[7] 增持行业分布 - 三季度共有63只重仓股获得券商增持[10] - 化工和硬件设备行业获增持个股数量居前,各有10只、7只重仓股获增持[10] 化工行业增持逻辑 - 光大证券研究所石化化工团队认为,当前化工行业整体处于盈利底部,PB估值低位,具备修复潜力[10] - 周期性板块如磷化工、钾肥、MDI、钛白粉等受益于产业链整合与成本控制能力,龙头有望在供需格局优化中率先受益[10] 硬件设备行业增持逻辑 - 硬件设备行业被增持个股主要与"AI"、"人形机器人"等近期热门概念题材有关[10] - 高端PCB龙头奥士康、消防报警龙头青鸟消防、液冷板供应商锦富技术、工业互联网龙头股东土科技等获增持[10] 重点增持个股 - 内蒙华电获东方证券大幅增持2194.07万股,被持股数量突破1亿股,位列单家券商增持数量榜首[11] - 中信证券对东北证券增持786.31万股,持股数量达到7163.23万股,位列单家券商增持数量第三[11] 减持情况 - 三季度共有62只重仓股遭减持[10] - 以"高分红"为特点的传媒股中南传媒被东吴证券减持1691.26万股,为单家券商减持力度之最[13] - "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团和特种冶金企业宏达股份则分别被东方证券减持1500万股、被申万宏源证券减持1336.44万股[13] 头部券商持仓策略 - 头部券商多延续"广撒网"式布局,分散持有多只个股[15] - 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和国信证券所持个股数量居前,分别持有50只、39只和36只个股,持股市值分别达到119.09亿元、141.10亿元、40.31亿元[15] - 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两家券商的持股市值合计占券商总持股市值的近39%[15] 中小券商持仓策略 - 中小券商多采取"集中资源、重点突破"的策略[15] - 首创证券、华龙证券、东海证券、山西证券、金融街证券、财通证券等17家券商集中投资单一标的[15] - 财通证券66.56亿元的持股市值全部集中于永安期货这一单一标的,为后者第一大股东[15] 自营业务收入概况 - 自营业务仍是券商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板块,占营收总收入的44.54%[16] - 37家券商实现正增长,占比近九成[16] 头部券商自营业务表现 - 有6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规模超100亿元,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国银河、申万宏源、中金公司、华泰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16.03亿元、203.70亿元、120.81亿元、119.33亿元、109.66亿元和102.23亿元[18] - 这6家券商合计贡献了全部42家上市券商自营业务过半的收入[18] 中小券商自营业务表现 - 长江证券、国联民生2家中型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倍,分别跑出289.68%、219.16%的"加速度"[18] - 浙商证券和华西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也实现同比翻番,增速分别达到140.91%和122.91%[18] 国泰海通自营业务表现 - 国泰海通在自营业务收入达到203.70亿元高规模的同时,仍实现了90.11%的快速增长[18] - 这是国泰海通披露完成合并重组后的首份三季报[18]
华泰证券(601688)2025年三季报点评:经纪、自营业务同比大幅增长 带动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翻倍
格隆汇· 2025-11-01 19:55
机构:东吴证券 研究员:孙婷/何婷 投资要点 事件:华泰证券发布2025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1.3 亿元,同比+12.6%;归母净利润 127.3 亿元,同比+1.7%;对应EPS 1.35元,ROE 7.2%,同比-0.4pct。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9.1 亿 元,同比-6.9%,环比+36.6%;归母净利润51.8 亿元,同比-28.1%,环比+32.7%。 2024 年三季度公司出售Assetmark 实现62.29 亿元投资收益,若剔除该非经常性收益,2025 年前三季度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89%。 经纪业务同比增长,财富管理头部优势仍突出: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65.9 亿元,同 比+66.1%,占营业收入比重23.7%。前三季度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8723 亿元,同比+108.6%。公司 两融余额1698 亿元,较年初+28%,市场份额7.1%,较年初基本持平。公司持续加强数字化平台能力建 设,积极探索AI 大模型赋能买方投顾应用场景,迭代升级资产配置工具,提升业务整体效能和策略支 持能力。 投行业务显著修复,股权承销规模 ...
自营大赚超1800亿!“牛市旗手”最新重仓股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16:17
券商三季度持仓概况 - 47家券商机构出现在373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约为667.28亿元 [1] - 42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自营业务共实现收入1868.57亿元,同比增长43.83% [1] 券商新进重仓股分析 - 三季度券商重仓股中,共有206只为新进个股 [1] - 硬件设备行业新进重仓个股数量最多,共新进29只,Wind硬件设备指数年初至今涨幅超过60% [1][3] - 化工、机械和医药生物行业新进重仓个股数量分别为18只、17只、17只 [4] - 邮储银行被国泰海通新进持有1.26亿股,成为三季度单家券商持仓数量最高的新进标的 [5] - 中国外运、广汇能源等27只个股新进数量均超1000万股 [6] 券商增持动向 - 三季度共有63只重仓股获得券商增持 [7] - 化工和硬件设备行业获增持个股数量居前,各有10只、7只重仓股获增持 [8] - 内蒙华电获东方证券大幅增持2194.07万股,被持股数量突破1亿股,位列单家券商增持数量榜首 [8] - 中信证券对东北证券增持786.31万股,持股数量达到7163.23万股,位列单家券商增持数量第三 [9] 券商减持动向 - 三季度62只重仓股遭减持 [7] - 中南传媒被东吴证券减持1691.26万股,为单家券商减持力度之最 [11] - 皇氏集团和宏达股份分别被东方证券减持1500万股、被申万宏源证券减持1336.44万股 [11] 券商投资策略分化 - 头部券商多延续"广撒网"式布局,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和国信证券所持个股数量居前,分别持有50只、39只和36只个股 [12] - 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两家券商的持股市值合计占券商总持股市值的近39% [12] - 中小券商多采取集中投资策略,17家券商集中投资单一标的,财通证券66.56亿元的持股市值全部集中于永安期货 [12] 券商自营业务表现 - 自营业务是券商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板块,前三季度收入占营收总收入的44.54% [13] - 6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规模超100亿元,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国银河、申万宏源、中金公司、华泰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16.03亿元、203.70亿元、120.81亿元、119.33亿元、109.66亿元和102.23亿元 [15] - 长江证券、国联民生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倍,增速分别达到289.68%、219.16% [15] - 国泰海通自营业务收入达到203.70亿元,同比增长90.11% [15] - 华林证券、中原证券、华泰证券、国海证券和中银证券5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出现下降 [16]
券商三季度赚麻了,股价却“静悄悄”
经济观察报· 2025-10-31 22:29
行业业绩与市场表现背离 - 2025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业收入4195.60亿元,同比增长17.02%,合计净利润1690.49亿元,同比增长62.38% [2] - 第三季度单季,券商净利润达650.32亿元,同比增长64.69% [2] - 与强劲业绩形成对比,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年内累计涨幅仅为6.05%,显著低于同期沪指(17.99%)、沪深300(17.94%)和万得全A指数(26.38%)的表现 [2] - 截至10月31日,证券板块下跌,头部券商股价集体飘绿,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年内股价仅上涨0.72%和3.91% [1][11] 行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行业集中度提升,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证券总资产双双突破2万亿元,分别达到2.03万亿元和2.01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8.45%和91.7% [4] - 行业竞争白热化,营收与净利润排名座次持续变动,第三季度国泰海通营收与中信证券仅相差7.56亿元,广发证券与华泰证券营收仅相差1.43亿元 [6][7] - 前三季度,9家上市券商净利润增幅超100%,其中国联民生、华西证券、国海证券的净利润涨幅分别达345.30%、316.89%、282.96% [6] - 国信证券净利润已超越申万宏源和中金公司,正向百亿规模冲击 [6] 各业务线表现 - 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是业绩高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1117.77亿元,同比增长74.64% [9] - 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总计1971.63亿元,同比增长44.92% [9] - 投行业务复苏加快,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速为23.46%,其中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中金公司该业务收入涨幅超40%,中信证券、申万宏源涨幅超30% [9] 行业运营与成本 - 2025年前三季度,八成上市券商人均实付薪酬同比上涨,其中国联民生物薪涨幅最高达141.04%,人均薪酬82.58万元位列行业第一 [9] - 国泰海通和中信证券的人均薪酬分别为58.86万元和54.38万元 [9] 股价表现与估值分析 - 个股表现分化,广发证券、长城证券、长江证券年内涨幅居前,分别为39.24%、34.76%、29.33% [11] - 部分券商股价下跌,国联民生、招商证券、第一创业跌幅居前,分别为-18.57%、-9.55%、-7.31% [11] - 券商板块平均市净率在1.50倍—1.56倍区间震荡,尚未站稳2016年以来1.54倍的平均估值之上 [12]
东方证券(600958):各业务线环比均实现增长,自营仍是业绩支撑
西部证券· 2025-10-31 19: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各业务线环比均实现增长,自营业务仍是业绩主要支撑 [1][3]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08亿元和51.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3%和54.8% [1][6] - 报告上调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0.54亿元,同比增长80.7% [3]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6.47亿元,环比下降18.8%,但同比增长38% [1][6] - 2025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ROE同比提升2.19个百分点至6.4% [1][6]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剔除客户资金后的经营杠杆为3.86倍,较年初提升3.4% [1][6] - 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7.74个百分点至49.0% [1] 收费类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经纪、投行和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23.81亿元、11.71亿元和9.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1%、41.1%和下降4.3% [2] - 2025年上半年末客户资金账户总数达313.9万户,较年初增长7.52% [2]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日均交易额(ADT)同比增长107%,预计公司客户数量延续增长 [2] -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完成IPO项目3单,规模排名行业第9;债券承销总规模4472亿元,同比增长18.00%,市场排名第9 [2] - 2025年第三季度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72亿元,环比增长24.2%,同比增长21% [2]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东证资管、汇添富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AUM分别较年初增长22%和30% [2] 资金类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和投资业务收入分别为7.78亿元和70.1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1%和增长57.8% [3] - 利息净收入下滑主要系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3]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融出资金356.45亿元,较年初增长27.1%,两融市占率为1.5%,较年初持平 [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自营投资收益24.23亿元,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25% [3]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TPL)规模较年初增长21.7%,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较年初增长40.6%,主因持有的非交易性股票及永续债规模增加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234.62亿元,同比增长22.3% [4]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0.54亿元,同比增长80.7% [4]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0.71元,市盈率(P/E)为15.93倍,市净率(P/B)为1.17倍 [4] - 对应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A股/H股市净率分别为1.17倍和0.79倍 [3]
中信建投(601066):经纪信用反弹、投行持续回暖
招商证券· 2025-10-31 14:09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中信建投(601066.SH)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8] - 核心观点:公司各项业务持续精进,经纪与信用业务显著反弹,投行业务持续回暖,管理层经验丰富,ROE长期领先 [8] - 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亿/128亿/139亿,同比增速分别为+42%/+25%/+8% [8] 总体财务表现 - 25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65% [1] - 单三季度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79%,环比下降3% [1] - 截至25Q3,公司总资产6628亿元,较年初增长17%,归母净资产1158亿元,较年初增长9% [1] - 年化ROE为10.7%,较24年提升2.4个百分点,经营杠杆为4.44倍,边际提升 [1] 主营业务收入结构 - 25Q3自营/经纪/投行/资管/信用/其他收入占主营收入比重分别为41%/35%/11%/6%/4%/3% [1] - 与去年同期相比,各业务占比变化分别为:自营-2个百分点、经纪+4个百分点、投行-1个百分点、资管-2个百分点、信用+0个百分点、其他+1个百分点 [1] 收费类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25Q3经纪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54%,单三季度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50% [2];截至25Q3代理买卖证券款为1598亿元,较年初增长22% [2] - 投行业务:25Q3投行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3%,单三季度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46%,环比下降5% [3];25Q3 A股IPO募集资金98亿元,同比增长125%,市占率13.1%,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 [3];再融资募集资金750亿元,同比增长854%,市占率9.5%,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 [3];债券承销规模12580亿元,同比增长9%,市占率10.3% [3];截至25Q3,IPO储备项目10个、再融资储备项目21个,行业排名分别为第3和第2 [3] - 资管业务:25Q3资管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3%,单三季度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环比下降12% [3] 资金类业务表现 - 自营业务:25Q3自营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29%,单三季度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6%,环比下降16% [4];截至25Q3,交易性金融资产2053亿元,较年初增长2%,环比增长4% [4];其他债权投资948亿元,较年初增长2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407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74% [4] - 信用业务:25Q3利息净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50%,单三季度利息净收入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1%,环比增长128% [4];截至25Q3,融出资金787亿元,较年初增长25%,两融市占率为3.3%,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 [4][8];买入返售金融资产69亿元,较年初下降15% [4];25Q3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8亿元 [8]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营业总收入25/26/27年分别为25773/29538/31639百万元,同比增长22.0%/14.6%/7.1% [9] - 预计归母净利润25/26/27年分别为10250/12848/13927百万元,同比增长41.9%/25.3%/8.4% [9] - 预计每股收益25/26/27年分别为1.32/1.66/1.80元,对应PE分别为20.2/16.1/14.8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