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衍生品

搜索文档
极端天气“烤验”大宗商品衍生品工具巧解“气候风险”难题
中国证券报· 2025-07-26 05:07
极端天气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 -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北半球高温创纪录,南半球遭遇罕见寒潮,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显著冲击 [1][2] - 极端天气对农产品、工业品、化工品等多个行业供需及价格产生差异化影响 [2][3][5] - 高温天气导致用电需求激增,刺激煤炭、有色金属和钢铁等板块需求上升 [4][6] 农产品市场 - 高温干旱天气可能导致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和品质下滑,而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大豆、玉米生长 [3] - 2019年超强台风导致东北玉米倒伏,推动玉米期货价格显著上涨 [6] - 极端天气是农产品供应端的最大威胁,需关注作物生长期天气变化 [2] 工业品市场 - 高温天气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用电紧张,影响工厂生产连续性,尤其是铝、铜等有色金属行业 [2][6] - 高温刺激空调需求增长,带动铜、铝、钢材等原材料需求上升 [4] - 煤炭板块指数7月以来累计涨幅达38.47%,动力煤需求季节性增长是重要原因 [3][4] 化工行业 - 高温天气限制化工装置运行负荷,但当前市场供应充裕,影响有限 [5] - 纺织服装行业需求淡季叠加高温,可能降低PX-PTA和乙二醇需求 [5] - 空调需求增长提振PP、PE和苯乙烯等化工原料需求 [5] 资本市场表现 - 7月以来申万一级煤炭指数、有色金属指数、钢铁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7.22%、10.75%、17.94% [3] - 期货市场煤炭板块指数、钢铁板块指数、有色金属板块指数7月涨幅分别为38.47%、11.98%、2.56% [3] - 投资者已提前布局煤炭、有色金属和钢铁等板块 [3] 历史案例 - 2010-2011年俄罗斯干旱导致小麦出口限制,全球小麦价格飙升 [5] -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影响墨西哥湾石油生产,国际原油价格大涨 [5] - 2018年夏季高温引发"电荒",煤炭价格大涨 [6] 风险对冲工具 - 温度指数期货可用于对冲农产品产量下滑风险及煤炭、钢铁等价格上涨风险 [7][8] - 国内已推出"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和区域气温指数,场外天气衍生品逐步应用 [8] - 海外市场已有气象期货、温度指数期货等工具,CME天气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大幅增长 [7]
多方携手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6-25 02:09
期货市场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 海南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建设,设立多个期货交割库及交割品牌,2024年30家期货公司参与"保险+期货"项目,为4344吨生猪、6.1万吨天然橡胶提供价格风险保障,惠及农户近40万户 [2] - 期货市场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产业企业可利用期货工具平抑价格波动,锁定成本、稳定利润,上市公司规范运用期货工具可平滑业绩波动并提升治理水平 [2] - 大商所"大连价格"成为国内豆粕(70%)、豆油(50%)、PVC(90%)、乙二醇(90%)、苯乙烯(90%)现货贸易及8000万吨铁矿石人民币港口贸易的定价基准 [3] 天气衍生品创新应用 - 大商所自2002年研发天气指数衍生品,2023年发布新版"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覆盖23个城市(含海口),落地9个应用项目,如湛江水产养殖高温保险、湖北茶叶寒潮保险 [4] - 郑商所2021年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合作研发气温指数,2024年11月上线首批指数,2025年5月发布第二批覆盖4个城市群的指数,珠三角气温指数与海南4城市温度相关性达0.85以上 [5] 企业套保实践 - 海南矿业2024年通过期货套保对冲40万吨铁矿石贸易风险,建立严格审批机制平衡风险管理与合规要求 [7] - 海南农垦海津益佳牧业通过含权贸易间接参与期货市场管理饲料采购价格风险 [7] - 广东众智粮油采用"基差交易+期权组合"模式在豆油价格震荡中实现稳定盈利 [7] 上市公司参与趋势 - 2024年全国1503家上市公司发布套保公告,参与率近30%,参与数量连续11年增长,恒力石化、五矿发展等成为典型案例 [8] - 当前制约因素包括合规成本高、专业人才短缺,需交易所、协会、企业合力解决 [8] - 海南证监局将以期现联动为主线推动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助力自贸港建设 [8]
欧洲“风荒”拖累风力发电 公用事业公司急寻对冲
智通财经网· 2025-05-27 17:16
欧洲风电行业面临"风荒"挑战 - 过去十年欧洲公用事业公司投资3800亿美元使风力发电能力增加近一倍,但当前面临严重"风荒"问题 [1] - 2025年2-4月欧洲风速跌幅可能是1940年以来最大,德国4月平均日风速创1996年以来最低 [1][4] - 高压天气系统频繁且持续时间异常长导致气候干燥、风速极低,低风速趋势可能持续 [5] 主要风电企业发电量显著下降 - Iberdrola SA第一季度风力发电量仅小幅增长 [5] - Orsted AS风力发电量出现下降 [5] - RWE AG海上风电产量下降三分之一 [5] - Vattenfall AB第一季度风力发电量下降20% [5] 行业应对措施转向天气衍生品 - 风电运营商购买合同对冲实际发电量低于预期的风险,对手方包括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等公司 [6] - 今年夏季风力发电对冲交易数量高于以往,过去两三年兴趣显著增加 [7] - 天气衍生品市场仍不透明,缺乏普及程度数据,交易通常由公用事业公司和对冲公司直接签署 [7] 财务影响与补充措施 - 电力成本仍高于能源危机前水平,弥补电力产出缺口成本非常高 [10] - 运营商需通过购买电力或重启化石燃料发电来填补缺口,但这两者利润率通常更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