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生素数猜想

搜索文档
“半路截胡”张益唐,北大出身的中山大学校长这样做
量子位· 2025-08-21 15:15
张益唐学术背景与成就 - 张益唐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终身教授,因实质性推进解决数论难题"孪生素数猜想"而享誉世界 [3] - 2013年发表论文《质数间的有界间隔》,发现存在无穷多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公式:limn→∞(pn+1-pn)<7×10^7)[10][11] - 该研究突破数学界公认"不可能解决"的难题,并在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上取得革命性进展 [12][13][14] - 获得Frank Nelson Cole数论奖(数论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等荣誉 [19] 加盟中山大学过程 - 2023年6月正式加盟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任首席科学家,举家定居粤港澳大湾区 [2] - 中山大学在张益唐已基本确定其他学校的情况下"半路插进"促成合作 [4] - 加盟过程中校方采取谨慎安排:待其飞离美国国境后才公布消息,并在广州机场安排海关工作人员专程接机 [7] 个人经历与学术渊源 - 10岁独立证明勾股定理,23岁考入北大数学系,师从数论专家潘承彪教授 [18][22] - 博士毕业后因苏联解体导致美国学术岗位紧缩,曾经历七年未获教职的困难期 [28][30] - 1999-2016年在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任讲师,期间保持数论研究 [33] - 与中山大学校长高松有学术渊源:十年前共同参加北大毕业典礼,高松曾引用其言论勉励学生 [5] 学术理念与回国动机 - 强调"做数学不需要受年龄限制",认为科学研究周期延长更需坚持 [17] - 选择回国源于国际环境变化及华人学者回归趋势,且国内对其重视程度令人感动 [3][7] - 公开表示"不看重物质名利",追求继续在数学领域"做点事"的学术理想 [34][35]
加盟中大的数学家张益唐:半生蛰伏经历传奇,喜欢研究大问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04:45
张益唐加盟中山大学 - 世界顶级数学家张益唐已全职加盟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 将在大湾区定居和工作 [1] - 张益唐是世界解析数论领域的领军者 实质性推进了"孪生素数猜想" 并在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上取得重要进展 [1] - 张益唐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 1982-1985年师从潘承彪攻读硕士学位 1992年获普渡大学博士学位 [1] 学术成就与研究领域 - 张益唐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间隙小于7000万的相邻素数对 第一次实质性推进解决"孪生素数猜想" [1] - 2022年张益唐透露关于"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研究进展 该问题与"黎曼猜想"紧密相关 [2] - 山东大学副校长刘建亚表示 张益唐的新成果一旦通过验证 将改写解析数论的教科书 [2] - 张益唐主要研究方向为解析数论 属于纯粹数学领域 专注于攻克重大数学难题 [1] 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 - 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于2024年10月14日在香港科学园揭牌 是内地高校在香港的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 [3] - 该研究院集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 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应用数学和人文社科交叉三大领域 [3] - 2025年6月27日中山大学为张益唐举行聘任仪式 校长高松颁发聘书 党委书记朱孔军为其佩戴校徽 [3] - 中山大学将与张益唐一同攻坚基础数学前沿 推动世界数学学科发展 [3]
陶哲轩罕见长长长长长访谈:数学、AI和给年轻人的建议
量子位· 2025-06-21 11:57
数学与AI的协同关系 - AI正在重塑人类科学范式 在数学和物理的终极问题上 AI将成为人类探索的重要伙伴 但无法取代人类的直觉与创造力 [2] - 复数意义上的人类共同体将创造出最顶尖的超级智能体 比单个数学家更有可能实现数学领域的突破 [3] - 数学的关键在于从几十种可能方法中排除错误答案 而不仅是找到技术路径 [3] 数学研究方法论 - 解决困难问题需采用分阶段策略 类似香港动作片中逐个击破对手的方式 [3] - 数学研究需在结构与随机性之间寻找平衡 大多数生成对象是随机的 仅有少数存在固定模式 [38] - 数学家可通过"策略性作弊"简化问题 即暂时关闭部分困难因素 集中解决核心矛盾 [89] 前沿数学难题 - Kakeya猜想涉及在最小空间内实现物体方向调转 其解与波传播、流体动力学存在深刻联系 [5][6][7][8][9] - 纳维-斯托克斯正则性问题探讨流体运动是否会产生奇点 属于克莱基金会七大千禧年难题之一 [16][17][18] - 塞迈雷迪定理证明在足够大的数字集合中必然存在任意长度等差数列 [41] 数学与物理的差异 - 数学从公理出发关注模型构建 物理由结论驱动注重观测结果 [51] - 物理学依赖观察-理论-建模的互动循环 数学则更侧重理论推导 [52] - 数学允许自由改变规则 这是其他领域无法实现的独特优势 [3] 形式化证明与协作 - Lean编程语言能生成带证明的数学陈述 实现原子级别的协作验证 [94][95][96] - 形式化证明使常数优化效率提升10倍 能快速定位需修改的代码段 [101] - 方程理论项目通过众包完成2200万对代数法则关系验证 展示规模化数学实验潜力 [111][112][113] AI在数学中的应用 - AlphaProof系统通过强化学习解决IMO级别问题 但研究生级问题面临组合爆炸挑战 [121] - 大型语言模型可用于数学引理搜索 在代码补全场景准确率达25% [100] - AI驱动的实验数学可能成为未来研究方向 辅助处理传统暴力计算无法解决的问题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