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

搜索文档
北京日报社区小板报 | 北京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今起征集意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5 08:15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 - 北京市公安局会同相关部门起草《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6月24日至7月24日公开征集意见 [1] - 修订重点包括强化电动自行车及配件销售管理,完善产品目录制度,鼓励销售小型化、轻便化车型 [1] 赋能园区科协高质量发展项目 - 北京市科协启动2025年赋能园区科协高质量发展项目申报,拟支持20家园区(楼宇)科协 [1] - 项目围绕各区重点产业布局,支持科技园区、楼宇等创新载体开展资源汇聚、产业创新、企业服务等活动 [1] 时尚产业发展方案 - 北京市发布首个《北京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目标打造全球时尚创新策源地与潮流引领地 [4] - 方案提及冰墩墩、LABUBU等潮品案例,以及同仁堂咖啡、智能家电等跨界创新 [4] 科创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 - 北京经开区推出全市首个科创类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对三类不良贷款项目本金给予50%补偿 [9] - 政策通过政府分担风险,鼓励银行向缺乏抵押品的科创企业放贷 [9] 歌华有线频道调整 - 歌华有线6月28日起优化调整北京地区电视频道,关停标清同播信号 [11] - 新增广东卫视和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此前北京卫视超高清频道已于4月22日开播 [11] 医保定点机构变更 - 北京市新增12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包括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等,6月26日起生效 [6] - 5家机构中止医保服务,2家新增"互联网+"医保服务,45家机构信息变更 [6] 医疗机构安宁疗护规范 - 北京市实施《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首次将医务社工纳入核心团队 [6] - 规范提出中西医结合方案,构建"医—护—社"协同模式,开创多学科联动 [6] 百花山葡萄保护成果 - 北京市唯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百花山葡萄从野外2株扩繁至近500株 [4] - 保护工作自2019年启动,分布于门头沟百花山海拔1000-1200米区域 [4]
填补行业空白,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出安宁疗护服务标准
新京报· 2025-06-24 18:57
行业背景 - 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14万,占比23.5%,已进入中度老龄社会[1] - 2023年北京市全域纳入国家安宁疗护试点,近百家医疗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科,床位达1100余张[1] - 行业存在服务标准不统一、操作流程不规范等痛点[1] 标准内容 - 机构资质要求明确临终关怀执业登记,确保服务专业性[2] - 人才队伍采用"核心+补充"模式,核心为执业医护,补充康复医师、精神科医师、医务社工等[2] - 硬件设施标准包括5平方米/床的住院空间、隔帘隐私保护及智能监测系统[2] - 服务流程覆盖门诊咨询至症状干预全链条,融合中西医诊疗与自然医学疗法[2] 创新亮点 - 全国首次将医务社工纳入核心团队,构建"医-护-社"协同模式[2] - 建立"患者及家属共同决策"机制,强化生命末期选择权与知情权[2] - 创新融合中医药适宜技术、冥想疗法等,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北京特色"方案[2] 实施体系 - 开展全市宣贯培训,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3] - 建立区域服务联盟促进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鉴[3] - 启动动态评估机制确保标准持续优化[3] - 配套财政资金与人才培养政策支持行业发展[3]
对话杨洁:当我们可以大胆地谈论死亡时,才能为善终寻得土壤
华夏时报· 2025-06-16 14:27
归元缓和联合发起人、主任、秘书长 杨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文梅 北京报道 18岁的时候,杨洁遭遇了亲人意外死亡,她花了十年时间疗愈自己。亲人故去十周年时,她写了一封长信,签下 自己的名字,跟亲人做真正的告别——"十年了,我想把你放下,让我自己能够好好地开始新的生活。" 近年来,安宁疗护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北京市政府、卫健委对安宁疗护的支持力度都在加大, 2024年底,国家卫健委颁布相关政策,明确安宁疗护可以自主设定区域内的收费标准。杨洁说,收费标准放开, 医疗机构参与安宁疗护的积极性会更好,动力也会更强。此外,北京市要求到2025年所有的三甲医院都应设立医 务社工,这对安宁疗护这一细分领域来说绝对是好事。 不过杨洁认为,总体来看,居家服务还是一个比较大的空白。"家是我们最安全的地方,是不可替代的,居家服务 如果能够做得更好、更完善、更充分,其实能实现更多人的心愿。同时也给我们医疗体系节约很大的成本,对全 社会来说都是获益的。" 《华夏时报》记者问:"从一个金融行业精英到公益人,走到现在,您会怎么形容公益对您生命的影响?" "公益是改善这个社会非常有力的一个 ...
未来10年,这个专业将持续爆火
36氪· 2025-06-12 10:01
高考与养老专业选择 - 高考结束后1300余万考生将进入填报专业志愿阶段 养老产业讨论度逐年上升 [1] - 国家卫健委预测中国将在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未来十年养老相关专业需求将显著增长 [1] - "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反映行业人才缺口现状 [1] 国内养老专业教育现状 -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包含医护知识、老年人心理评估、急救技能等实用内容 [6][12][13]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新兴专业开始出现 课程设置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19] - 部分院校师资力量不足 专业教师多由护理专业转岗 缺乏养老行业背景 [13] 养老行业就业现状 - 一线护理员工作强度大 平均每人需照顾10-15位老人 月薪约5000-6000元 [15][17] - 行业面临3000万护理人员缺口 但目前从业人员仅200万 供需严重失衡 [17] - 高端养老社区出现文娱活动师等新兴岗位 要求具备专业治疗技能 [22][23][25] 国际养老教育经验 - 加拿大文娱治疗专业设置包含15门核心课程和4门选修课 培养复合型人才 [29][30] - 新加坡应用老年学硕士项目涵盖医学、心理学、公共政策等跨学科内容 [36] - 北美已形成完善养老体系 专业设置包含园艺疗法、音乐疗法等细分方向 [25][30] 养老行业发展趋势 - 高端养老社区采用"青春养老人"理念 员工年轻化带动活力养老 [34] - 行业人才需求呈现梯度化 除护理人员外还需研究分析和管理人才 [36] - 险资等大型企业开始布局养老业务 但行业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