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研发
搜索文档
天山电子:前三季度营收13.38亿元 同比增26.48%
中证网· 2025-10-29 19:48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26.48% [1] - 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7.75% [1] - 前三季度归属扣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5.00%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83亿元,同比增长21.21% [1]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触显一体领域定制化液晶显示屏/模组、触控模组、复杂模组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2] - 是专业显示领域具有显示模组系列化、规模化且快速响应等综合供应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构建覆盖RTOS/Android/Linux多系统的深度集成研发能力,实现核心组件的跨平台融合 [2] 客户与市场 - 客户广泛分布于智能家居、智能金融数据终端、通讯设备、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民生能源、健康医疗、车载电子、消费电子等行业 [2] - 与深天马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京东方达成友好业务合作 [2] - 与霍尼韦尔、海康威视、Johnson Controls、LG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 产品出口至欧美、日韩、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2] 研发投入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5952万元,较去年同期的4798万元增长24.05% [2] 未来战略 - 未来将重点突破车载显示、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等新兴场景,拓展增量市场 [3] - 构建涵盖智能家居、车载电子、工业控制及自动化等应用场景的立体化产品矩阵 [3] - 以“定制化研发+全球化交付”双引擎驱动业绩增长 [3] - 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前瞻性布局ASIC+企业级存储模组(SSD+PCM)市场 [3]
从“生产产品”到“定制价值”,利华益重构制造新范式
齐鲁晚报网· 2025-10-11 18:16
公司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为新能源车企定制开发出高黑度高光泽的无卤阻燃PC/ABS合金材料WY-A240BK,用于电池组件,从接到需求到送出样品仅用时两周 [2] - 通过共混改性技术开发的PC/ABS合金产品WY-A240,兼具聚碳酸酯的高耐热、高抗冲特性和ABS树脂的易加工性,符合欧盟环保标准,附加值提升30%以上 [3] - 公司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已开展40余项PC/ABS合金及改性新产品的研发,其中20多个实现工业转化 [3] 公司研发与创新模式 - 公司构建了“企业+高校+平台”的协同创新体系,研发平台包括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一院两站两所三中心” [4] - 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高校负责前沿机理研究和关键技术,公司负责实验开发、中试验证和产业转化,从实验室到量产需经过上百次配方调整 [4] - 公司创新模式以需求倒逼创新,从客户痛点出发,通过开放协同研发降低前沿探索风险 [5] 公司产业链与竞争优势 - 公司通过“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的“三链重构”模式,实现从上游炼化基础原料到高分子材料再到终端制品的垂直整合 [5] - 垂直整合使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响应速度上具备优势,能够从分子结构和基础材料性能入手快速匹配客户需求 [5] - 材料行业竞争焦点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和“准不准”,快速响应定制化、高性能需求成为关键竞争力 [5]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环保化趋势下,传统通用塑料难以满足高端定制需求,材料改性技术正打开新市场 [2] - 公司正从“生产制造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定制化研发是其转型的缩影 [3] - 公司的转型路径是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深处发展的缩影 [7]
“0.01毫米”壁垒是如何突破的?
人民日报· 2025-08-20 13:21
行业地位与技术突破 -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影响制造精度与效率,从螺丝钉到远洋邮轮制造都依赖该设备 [1] - 公司是国内最大中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前身可追溯至"一五"期间的沈阳三大机床厂 [1] - 五轴联动机床被誉为"工业皇冠明珠",能同时控制五个轴实现空间复杂曲面加工,是高端制造自主权的关键 [3] - 2020年中国"S试件"检测方法成为国际标准,系金属切削机床领域首项国际标准,公司提供2000多次实验数据支撑 [3][4] - 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定位精度突破0.01毫米行业门槛,该设备用于制造机床的机床,精度要求比被加工零件高2个等级 [4] 核心技术攻关 - 通过11米长导轨淬火技术突破,解决大型机床核心部件寿命难题,原技术仅支持2米零件加工 [6] - 主轴转速从2000转/分钟提升至8000转/分钟,显著提高作业效率 [6] - 采用"时间测量空间"创新路径研发纳米时栅传感器,突破国外光栅技术垄断,具有抗粉尘油污干扰优势 [7] - 2019年破产重整后构建两级研发体系,攻克高精度主机设计等10余项关键技术,推行"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6][7] 市场应用与业绩表现 - 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出多主轴电池托盘加工方案,效率较普通设备提升4-5倍,2023年获单笔超亿元订单 [8][9] - 风电行业实现"以车代磨"技术,加工工件表面接触率达80%以上,与曲轴/模具龙头建立长期设备+服务合作 [8] - 采用定制化研发+7×24小时服务模式,在新能源领域实现突破并布局人形机器人配套机床 [9] - 2023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500-4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1] 发展战略 - 母公司通用技术集团将高端数控机床列为第一核心主业,目标建设世界一流机床装备集团 [11] - 坚持"技术为要+市场为帆"策略,紧跟中国制造需求进行产品迭代,70年持续突破从普通车床到数控机床技术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