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物量脉冲
icon
搜索文档
超预期的“结存限额”增量——9月财政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10-19 19:4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央财政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地方,该政策是资本市场未计价的关键变化 [5] - 相比去年4000亿元且仅限于化债和清欠的政策,今年政策不仅规模增加1000亿元,更重要的是使用范围拓展至支持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成为可直接助力信用扩张的增量政策 [5][16] - 5000亿结存限额叠加5000亿准财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当于为地方提供万亿增量财政资金,或存在实物量脉冲的可观察性 [6][18] 财政收支数据表现 - 9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3.2%,较8月的0.3%有所回升;9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2.3%,较8月的6%有所收窄 [2] - 9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2.6%,税收收入增速创年内新高,达8.7% [5][45][46] - 9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转正至5.6%,卖地收入降幅收窄至-1% [67] 结存限额政策详解 - 地方债结存限额是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限额大于余额的差额,2024年末一揽子化债政策后,结存限额达5.3万亿元,在考虑未来化债需求后仍剩余1.3万亿元,足够安排今年5000亿元 [10][27] - 政策主要目的是支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这6个贡献全国45% GDP的经济大省,扭转其预算外收缩态势,以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11][29] - 去年结存限额仅能通过再融资债用于化债和清欠,不直接助力信用扩张;今年则可通过新增专项债用于项目建设,直接助力信用扩张 [13][14][16] 政策对实物量链条的影响 - 项目环节充裕:8000亿两重项目清单7月初下达完毕,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7月下旬基本下达完毕 [18] - 资本金环节有助力:5000亿准财政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截至10月17日农发行已完成1001.11亿元基金投放;一般预算支出中的基建类支出年末或配合赶进度 [19] - 配套资金环节得到补强:5000亿结存限额针对性补强政府债,若全部安排新增专项债发行,四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或增至1.1万亿 [20] - 地方能动性提升:8月以来经济大省预算外扩张已回到去年年底一揽子化债政策后的高点,5000亿准财政也明显向12个经济大省倾斜,已投放基金中的671.36亿元投向这些省份 [17][21]
超预期的结存限额增量——9月财政数据点评
华创证券· 2025-10-19 19:17
政策核心:5000亿结存限额 - 中央财政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地方,规模较去年4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2][9] - 该政策是未计价的关键变化,超预期再次推出且加量升级为增量政策[2] - 结存限额定义为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限额与余额的差额,2024年末化债后结存限额达5.3万亿元[5][20] 政策目的与用途演变 - 主要目的是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非弥补预算缺口或追赶化债进度[6][21] - 去年结存限额仅限用于化债和清欠,不直接助力信用扩张[8][23] - 今年政策范围拓展,除化债和清欠外,还可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直接助力信用扩张[9][31] 资金规模与实物量影响 - 5000亿结存限额叠加5000亿准财政工具,为地方提供万亿增量财政资金[2][10] - 结存限额或主要通过新增专项债安排,全年新增专项债发行或增至约4.9万亿元[13][39] - 政策旨在打通实物量链条的四个环节:有项目、有资本金、有配套资金、有能动性[10][35] 财政数据表现 - 9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创年内新高达8.7%,广义财政收入同比转正至3.2%[1][40] - 1-9月公共财政收入预算进度达74.5%,快于过去三年同期平均水平[40][49] - 9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转正至5.6%,卖地收入降幅收窄至-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