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
icon
搜索文档
建材、建筑及基建公募REITs周报(10月11日-10月17日):资金端“加码”发力,扩投资稳增长信号明显-20251020
光大证券· 2025-10-20 15: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非金属类建材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3] - 建筑和工程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资金端“加码”发力,为基建投资增长筑牢支撑,政策工具快速投放以扩大有效投资[1][5] - 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四季度进入建设冲刺期,实物工作量有望加快落地[2]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预计能够拉动2.5万亿投资[5] - 中央财政安排5000亿元结存限额补充地方财力,总规模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5] -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点项目2026年一季度建设资金需求[5] 资金端支持措施 - 1-8月我国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为5.4%,较去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截至10月17日投放金额突破千亿元[5] - 以20%项目资本金比例计算,5000亿元工具预计能够拉动2.5万亿投资[5] - 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发行约3.68万亿,占全年限额的83.6%,剩余7000多亿额度有望加快发行[5] 项目开工与建设进展 - 新疆2025年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7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56个重大项目竣工[2] - 安徽2025年全省第四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项目587个,总投资332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9亿元[2] - 高温、雨季影响逐步消退,四季度各地工程项目将进入施工黄金期[2] 投资组合建议 - 新材料方向建议关注:中国巨石(玻纤龙头,切入特种电子布赛道)、国恩股份(改性塑料龙头,战略布局PEEK及机器人方向)、濮耐股份(活性氧化镁业务弹性)、科达制造(非洲建材业务放量,碳酸锂业务见拐点)[2] - 基建地产链方向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东方雨虹、海螺水泥[2]
信用债周策略20251020:长久期城投有哪些机会
民生证券· 2025-10-20 13:55
长久期城投有哪些机会 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在即,发改委正在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财政部宣 布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 5000 亿元下达地方,国务院常务会 议要求加大物流仓储设施等领域投资,物流枢纽、算力枢纽、资源枢纽、金融枢 纽等,目前正在全国特定城市进行布局,未来或将在较长时间里,有助于这些城 市经济发展、产业集群、人才红利的不断形成与渐增规模。鉴于此,可以重点关 注以下三类区域的城投债、产业债、科创债及其他"贴标债"的中长期限品种: 第一,能够获得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的地市区县,其投资领域有助于该区域 "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并能撬动较多银行贷款与社会资本参与, 从 3 年左右的中长期限来看,或将对该区域城市发展与项目融资带来较多助力。 例如,温州永嘉县、广西南宁五象投资集团、新疆昌吉州等。 第二,在 2025 年四季度及 2026 年,能够率先解决隐性债务与拖欠款,并能获 得较多专项债用于项目建设的各省地市区县,其"中长期限"债券品种,也可以 重点关注。例如,吉林省吉林市。 第三,"十五五规划"期间,预计会成为国家"未来产业"的重点布局区域,包括 了物流枢纽中心、算力新城 ...
前三季中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财政收入16.39万亿
长江商报· 2025-10-20 07:49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 [2][3] - 其中税收收入13.27万亿元,增长0.7%,非税收入3.12万亿元,下降0.4% [2] - 第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增幅较前期明显提高 [2][3]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 [3] 中央与地方财政表现 - 前三季度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万亿元,下降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3万亿元,增长1.8% [3]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1万亿元,增长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万亿元,增长2.4% [3] 重点领域支出保障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7% [3] - 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上述6项支出增幅均为近三年同期最高水平 [3] 税收收入结构分析 - 国内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种,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6%,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3.1个百分点 [4] - 企业所得税作为第二大税种,同比增长0.8%,增幅比上半年扩大2.7个百分点 [4]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5.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3.4% [4] 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7万亿元,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9个百分点 [5] -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49万亿元,同比增长23.9% [5]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共支出4.21万亿元,以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5] 地方政府债务支持政策 -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总规模较2024年增加1000亿元 [2][6] - 该资金除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 [2][6] - 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推动政府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7]
增量财政资金支持地方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证券日报· 2025-10-20 01:28
据了解,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是指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限额大于余额的差额,主要是地方通过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安排预 算资金偿还到期法定债务形成的。近年来,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限额内,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适时安排一定 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今年,为进一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财政部将继续 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李大伟表示,一是工作进度上,抓紧履行有关程序,尽早下达限额,便于各地做好 与2026年预算编制的衔接,支持重点项目2026年一季度建设资金需求。二是项目安排上,提前下达的限额重点支持党中央、国 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重点项目。财政部将持续指导督促各地加快做好项目储备,抓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指导专项债券项 目"自审自发"试点地区优化项目审核机制;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加强非试点地区项目审核,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三是 使用方向上,提前下达的限额除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外,还继续支持各地按规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 款,推动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与2 ...
超预期的“结存限额”增量——9月财政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10-19 19:4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央财政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地方,该政策是资本市场未计价的关键变化 [5] - 相比去年4000亿元且仅限于化债和清欠的政策,今年政策不仅规模增加1000亿元,更重要的是使用范围拓展至支持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成为可直接助力信用扩张的增量政策 [5][16] - 5000亿结存限额叠加5000亿准财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当于为地方提供万亿增量财政资金,或存在实物量脉冲的可观察性 [6][18] 财政收支数据表现 - 9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3.2%,较8月的0.3%有所回升;9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2.3%,较8月的6%有所收窄 [2] - 9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2.6%,税收收入增速创年内新高,达8.7% [5][45][46] - 9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转正至5.6%,卖地收入降幅收窄至-1% [67] 结存限额政策详解 - 地方债结存限额是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限额大于余额的差额,2024年末一揽子化债政策后,结存限额达5.3万亿元,在考虑未来化债需求后仍剩余1.3万亿元,足够安排今年5000亿元 [10][27] - 政策主要目的是支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这6个贡献全国45% GDP的经济大省,扭转其预算外收缩态势,以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11][29] - 去年结存限额仅能通过再融资债用于化债和清欠,不直接助力信用扩张;今年则可通过新增专项债用于项目建设,直接助力信用扩张 [13][14][16] 政策对实物量链条的影响 - 项目环节充裕:8000亿两重项目清单7月初下达完毕,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7月下旬基本下达完毕 [18] - 资本金环节有助力:5000亿准财政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截至10月17日农发行已完成1001.11亿元基金投放;一般预算支出中的基建类支出年末或配合赶进度 [19] - 配套资金环节得到补强:5000亿结存限额针对性补强政府债,若全部安排新增专项债发行,四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或增至1.1万亿 [20] - 地方能动性提升:8月以来经济大省预算外扩张已回到去年年底一揽子化债政策后的高点,5000亿准财政也明显向12个经济大省倾斜,已投放基金中的671.36亿元投向这些省份 [17][21]
超预期的结存限额增量——9月财政数据点评
华创证券· 2025-10-19 19:17
政策核心:5000亿结存限额 - 中央财政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地方,规模较去年4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2][9] - 该政策是未计价的关键变化,超预期再次推出且加量升级为增量政策[2] - 结存限额定义为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限额与余额的差额,2024年末化债后结存限额达5.3万亿元[5][20] 政策目的与用途演变 - 主要目的是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非弥补预算缺口或追赶化债进度[6][21] - 去年结存限额仅限用于化债和清欠,不直接助力信用扩张[8][23] - 今年政策范围拓展,除化债和清欠外,还可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直接助力信用扩张[9][31] 资金规模与实物量影响 - 5000亿结存限额叠加5000亿准财政工具,为地方提供万亿增量财政资金[2][10] - 结存限额或主要通过新增专项债安排,全年新增专项债发行或增至约4.9万亿元[13][39] - 政策旨在打通实物量链条的四个环节:有项目、有资本金、有配套资金、有能动性[10][35] 财政数据表现 - 9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创年内新高达8.7%,广义财政收入同比转正至3.2%[1][40] - 1-9月公共财政收入预算进度达74.5%,快于过去三年同期平均水平[40][49] - 9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转正至5.6%,卖地收入降幅收窄至-1%[64][66]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额外安排结存限额5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18 12:25
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文章来源: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10月17日,财政部召开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并回 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部分要点如下: 财政收入增幅逐季回升。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 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1.1%;二季度由降转升,增长0.6%;进入第三季度,7月份增长2.6%,8月份增 长2%,9月份增长2.6%,当季增长2.5%,增幅明显提高。 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49万亿元,同比增长23.9%,主要是各级财政持续加快债券资金 使用,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等资金共支出4.21万 亿元(含以往年度结转债券支出)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提前下达的限额重点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重点项目。 提前下达的限额除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外,还继续支持各地按规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 欠企业账款。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 与去年相比,此次安排结存限额有两方面特点: 一是力度有 ...
财政部:安排5000亿结存限额补充地方财力
证券时报· 2025-10-18 02:50
今年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增幅较上季度明显提高,多项重点领域财政支出增幅达到近3年同期最高水 平。"财政收入增幅的回升,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态势。"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 主任唐龙生在10月17日召开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与去年相比,中央财政此次安排结存限额不仅力度增加,资金支持范围也有拓展——今年5000亿元除用 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外,还安排额 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目前,各地正在抓紧履行有关程序,力争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这部分结存限额的使用,有助于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有力支持地方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 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既有利于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也有利于推动政府债券市 场平稳运行,增强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李大伟介绍,提前下达的限额除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 外,还将继续支持各地按规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
财政部:将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上海证券报· 2025-10-18 02:38
◎记者 李苑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10月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 为进一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财政 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一是工作进度上,抓紧履行有关程序,尽早下达限额,便于各地做好与2026年预算编制的衔接,支持重 点项目2026年一季度建设资金需求。 二是项目安排上,提前下达的限额重点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重点项目。财政部将持续 指导督促各地加快做好项目储备,抓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指导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地区优化 项目审核机制;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加强非试点地区项目审核,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 据介绍,与去年相比,此次安排结存限额有两方面特点:一是力度有增加。总规模较上年增加1000亿 元。二是范围有拓展。今年的5000亿元除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 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 资,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目前各地正在抓紧履行有关程序,力争早发行、早使用、 ...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新华财经· 2025-10-17 22:05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董道勇)17日,财政部召开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介绍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会上,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 伟介绍说,今年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 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 "与去年相比,此次安排结存限额有两方面特点:一是力度有增加。总规模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二是 范围有拓展。今年的5000亿元除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 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更好 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李大伟说。 记者了解到,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是指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限额大于余额的差额,主要是地方通过加强 财政收支管理、安排预算资金偿还到期法定债务形成的。近年来,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地方政府法定债务 限额内,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适时安排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 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在项目安排上,提前下达的限额重点支持党 ...